孔子高祖官至大司马,因妻子太美被杀,小儿子的决定成就了孔子! ( 跳动的历史——第6期 )
孔子,中国历史上地位最高的文化人,名列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高祖,也就是孔子的爷爷的爷爷,姓子,名孔,字父嘉,大家都称之为孔父嘉。
孔父嘉在宋国官拜大司马,掌管宋国兵权,是一个非常有实权的人。当时的宋国国君,名叫与夷,号为宋殇公。
宋殇公的父亲宋宣公,宋宣公和他的弟弟感情非常好。所以宋宣公死的时候传位给亲弟弟,就是宋穆公。宋穆公死的时候又想起哥哥的恩情,十分感动,又把国君的位子传给了侄子。
宋殇公虽然即位,但是心里不踏实。因为宋穆公的儿子,公子冯躲在郑国阴谋夺位。
宋殇公忌惮公子冯在郑国,于是多次出兵伐郑。宋国太宰华督从小就与公子冯交情深厚,看着宋殇公一次次对郑国出兵,口中虽然不敢谏阻,但是心里非常不高兴。孔父嘉是大司马,每次都是他领兵伐郑,所以华督非常怨恨孔父嘉。
宋殇公屡次用兵,国内人民都有怨言。华督又暗暗派人散布流言说,“屡次用兵,皆出孔司马主意”,国人深信不疑,都怨大司马。
孔父嘉新娶妻子魏氏,美艳非常,天下少有。有一天魏氏回娘家外出扫墓,正值春天风景非常秀丽,魏氏忍不住揭开帷幕来一睹春光,恰好华督也在外面游玩,正好看见,一下子就被魏氏的美貌惊呆了,忍不住惊叹:“世间有此尤物,名不虚传矣!”
华督自从见到魏氏的美貌后,日思夜想,恨不得立刻杀了孔父嘉,占有魏氏。
正值周恒王在位十年,约定诸侯国举行阅兵盛典。孔父嘉正忙于整顿宋国兵马,华督趁机在军中散布谣言:“孔司马又将起兵伐郑,昨天商量好了,所以今日治兵”,一时间军心惶惶,三三两两都跑到太宰华督府前诉苦,希望华督能劝谏主公,不要再动干戈。
华督故意闭门不出,门外军士越急,越聚越多。士兵在外边见不到太宰华督,内心焦急呐喊不已。华督看时机成熟,于是当门而立,先假慈悲抚慰一番,然后说“孔司马主张用兵,殃民毒众。主君偏于信任,不从吾谏。三日之内,又要大举伐郑。宋国百姓何罪,受此劳苦”,众将士群情激昂,纷纷大喊:“杀!”
于是华督率众人来到孔父嘉府上,孔父嘉正在屋里喝酒,听到外面叩门,刚打开门被一屋子军士包围,华督早已登堂,大叫:“害民贼在此,何不动手?”话音刚落,孔父嘉人头落地。杀完孔父嘉,华督疾奔内府寻找魏氏,可惜魏氏宁死不从,已经自我了断了。
孔父嘉一家被杀,只有小儿子木金父逃了出来,木金父看宋国已然无法容身,于是逃到鲁国,为躲避追杀,于是取孔父嘉三字中的孔为姓。木金父生孔防叔,孔防叔的孙子叔梁纥就是孔子的父亲。鲁国是一个礼仪大邦,是周朝礼乐制度建立者周公的封地,文化氛围浓厚。于是武将之后的孔子在这片土地上出生成长,终于成为一个一代圣人。
孔子高祖官至大司马,却因妻子太美被杀,其小儿子的决定出奔鲁国却间接成就了后世的孔子,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