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红色之旅》:我发现了颜色的秘密!

来源:东饰资讯网

最近看到一本小巧可爱的关于颜色认知的低幼图画书,很喜欢。

想了一星期也不知道怎么描述心里的感觉,就从我第一次和第N次翻开它的感受说起吧。

先来总结一下它的优点:

1,形状小巧,14*14cm的版面非常迷你;

2,硬版装帧,不易撕坏,利于保管;

3,颜色鲜艳,画面清晰,内容简洁;

4,图画与图画之间有关联,让读者有一种翻下去的冲动;

5,故事处处留白,盛得下无数的联想和想象;

6,中英双语印刷单词,便于早教。

第一次读,看它鲜艳的颜色和图画

看了很多的图画书阅读技巧,我知道第一次拿到书应该把封面和封底打开来做一个整体看。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红色的木门和黑色的小猫,故事就这样开始了。门里有什么?

哦有红色的线团。它从哪里来,用来做什么?是小猫的玩具吗?

原来,线团是小熊用来织围巾的,它就住在红色的木门里。但是,右边一坨红色的东西是什么?

翻过来,居然是一瓶撒倒的果酱!果酱瓶为什么会打翻?是用什么水果制作的?它的味道怎么样?

单单看到第三张图片,你是不是就有了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哈哈哈,这种魔力就是郝广才在《好绘本如何好》中说到的绘本的形式技巧,如引导、视点运用、每一页要为下一页做准备等等。

读者的眼睛被颜色鲜艳的红色物品引导,被每一页右侧(或左侧)牵涉到下一页的细节引导,这些引导就是这本书的设计中非常巧妙的线索。

第二次读,发现引出下一页故事的线索

郝广才说,“读者的眼睛需要被引导。”每一本图画书,想要吸引读者,都需要有一条或多条线索贯穿其中。

《红色之旅》的线索有两条:

第一:红颜色。红色是这本书的主色调,每一页的内容都和红色有关。

第二:联想力。前后页的内容怎么联系到一起,需要读者有相关的联想。

先来看这张图片:

男孩拿着火炬在跑道上奔跑,红色的火炬和红色的跑道交相辉映。

下一页,一条长长的鱼钩从右侧甩出来。

在这里有一个疑问:故事怎么从跑道过渡到鱼钩呢?这两者的联系就是读者需要发挥想象力描述的东西。

我的想法是,跑道上方的太阳和大海上的太阳是一样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时间点,不同的地方发生的不同的事情。这就是我的解释。

当然,你也可以有自己合乎逻辑的解释。

第三次读,发现每一张图片的细节

第一次看到下面这幅图片时,会觉得非常简单,就是一个小姑娘在跳舞。

但是如果想发现细节,就应该试着多问几个问题,比如:

小姑娘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跳舞?——对于颜色的指引

她在跳什么舞?——对于腿部细节的指引

她此时此刻的心情如何?——对于面部表情的指引

你还发现哪些细节?——对于手部动作的指引

如果想把书中简单的图片讲成一个好听的故事,更应该注意这些细节。

描述细节,考验的是读者的观察力、表达能力。发现图片之间的联系,考验的是读者的联想力、想象力。把关联的图片讲成一个顺畅的故事,考验的是读者的逻辑思维能力。把中文和英文的单词联系起来认识,考验的是读者的记忆力。

第N+1次读,发现好玩的游戏

现在让我们把其它的意义抛开,看看《红色之旅》里有什么好玩的东西。

文章刚开始我问了一个问题,就是果酱瓶是谁打翻的?看文章的你有没有发现那张图片里有一个小细节指出了始作俑者?

同样,跳舞的女孩后面,会出现什么?仔细看一看那张图片也能够猜个八九不离十吧。

那么,下面这张图片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你会不会猜,落下的苹果砸到哪个小动物的头上啦?哈哈,此处卖个关子吧。

最后,给大家看看这张图片:

细心的小伙伴一定看到,小猫跑向红色的门。那扇门,就是故事最开始出现的门对不对?这是本书的最后一张图片。——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不要激动。

对,这本《红色之旅》就是一个因果关联、首尾呼应的故事。

上面这些发现小秘密和猜猜猜的游戏,都是能够引起大人和孩子之间互动的机会。我相信,亲子之间的亲密和情感就在这些时间中流转。

一本非常简单的图画书到底有什么用,我想就有这些用处吧。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翻了好几篇文章和好几本书。在想一件事,就是一个出版社、一个作者在设计一本书,特别是低幼儿童的读物时,他们的思路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我的第一个想法是:《红色之旅》的主色调是非常鲜艳的红色,用它作为故事的主角,是不是因为对于婴儿和小孩子来说,红色最容易辨认?

下面这张图片是我从《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中截屏下来的一段话。

书中说,婴儿到了四个月大时,就能够像成年人那样把各种不同的颜色归类为同一基本色组——红色、绿色、蓝色以及黄色。

要想很好的处理颜色差异,就要有明确的主色调定位。这可能就是这套《颜色的旅途》的设计思路吧,编者确实是以红蓝绿黄为主色调设计了四套书。让孩子从小接触和认知四种基本色,是帮助他们确认色组的最好方法。

第二个问题就是,怎么给读者呈现一本书?特别是读者还是坐不住的小朋友。

我觉得是明确的吸引力。

对于这本书而言,吸引力除了鲜艳的红色,还有每一页边角部位的细节,每一页人物动作和眼神指向的方向,这些细节会勾着孩子忍不住的翻页过来看看后面到底有什么东西。

对于再大一点的孩子来说,另一个吸引力就是书中的故事。他会问故事为什么会这样发展,会去想故事的前因后果。把孩子的眼睛和注意力牢牢吸引在书上,就成功了一半。

第三个疑问就是:书中除了中英文双语印刷字体以外,为什么没有加上每一个单词的中文拼音和英文音标?

这个问题我就没法回答了。或许编者看过松居直先生的《幸福的种子》,觉得对于小孩子来说,书不是用来读的、用来学习的,而是用来玩的吧。

只要有一个孩子能从书中得到发现秘密的快乐,得到想象力的满足,就是最大的成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