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业开始,产品方向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选择对了方向能少走很多弯路,特别是在创业初期,能为创业节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在我几次创业过程中,做过2B的业务,也做过2C的业务,都经历过产品方向选择的问题,今天主要以2B的业务分析为主,下一次深入讲解我对2C产品的理解。
一次失败的产品方向和模式选择
从阿里巴巴出来后的第一次是做2B的服务,基于我在阿里的成功经验,希望将运维自动化产品提供给传统企业(特别是金融企业)来使用。在我从阿里出来之后,跟合伙人经过较长时间探讨就开始了干活,几乎是将阿里巴巴的经验照搬过来,我和团队花了将近9个月的时间把我在阿里做的产品核心重新实现了一遍,将产品第一个版本做出来了。但我们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就是阿里巴巴的体量、环境、运维业务是传统企业无法相提并论的,用个简单的比喻来说明:运维领域的发展,整体行业是非常慢的,除了互联网行业,其余行业的运维水平跟十年前没什么区别,除了偶尔会使用一些新出来的运维工具,但运维思想和理论是几乎没有任何进步的,相当于阿里巴巴的运维水平已经到了20岁青年的水平,传统企业还是在2、3岁婴儿的水平,我将在阿里巴巴适用的系统拿来给传统企业使用,无异于给婴儿提供摩托车、汽车等工具,他根本无法驾驭。
反思后的方向
这次的产品方向就是完全做错误的,最核心的问题是不了解客户的真实场景和需求,根据自己的经验自以为是地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做产品,如果重来一次,我会这样做:在阿里已经有了相对传统企业更高阶的成功经验,形成整体运维自动化建设的方法论,并且将整个运维自动化体系拆分成不同的模块和阶段,对于简单能立即使用的模块,采取开源免费策略,让更多的传统企业能用起来,解决一部分浅显而有效果的问题,进而让传统企业对运维自动化有信心,从企业高层入手,从上而下建设运维自动化。在这些使用免费产品的企业名单中,选择意愿很强并且有行业特点的企业跟我们共同发展,签订付费服务合同,从而能根据企业的自身业务流程进行定制开发,那么产品的适应性会更强,而且我们自身也会因为有收入不至于资金压力大,很庆幸,在我创业失败后,我的好友采用这种模式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
B2B的体验在于“多、快、好、省”
标杆客户的寻找
在选择好服务方向上后,更重要的是要寻找标杆客户,2B的业务必须是一个整体提供服务,跟2C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此,2C可以先提供整个系统中的一个痛点,让用户爽了之后再迭代提供其他服务,最终形成一个整体,但2B的业务是整体的,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就动不了,所以一定要在开始的时候就找到标杆客户,可以亏钱做产品服务,甚至免费提供服务,目的是为了打磨产品,适应企业的真实业务场景,一旦标杆客户案例成功后,在推而广之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