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正是这张海报上那一老一少和与世隔绝的庙宇吸引我决定要看这部电影的。其实整部片子都是在隔世的背景中讲述现世的故事,手法充满禅意,人物台词非常少,大量的留白和充满寓意甚至奇幻的镜头,含蓄地道出人性与轮回的永恒。
春,淘气的小和尚把石头系在小动物身上搞恶作剧,被师傅教诲。
夏,少年和尚与借住在庙里治病的青春少女经不住诱惑偷食禁果,最终,少年和尚追随少女而去。
秋,狂躁的青年因报复情人的不忠而杀了人逃回庙里,老和尚命他用带血的刀刻写心经赎罪,平静下来的青年最终还是被警察带走,老和尚也自焚而尽。
冬,中年人再次返回寺庙重新修行,却有蒙面的少妇前来请求收养一个婴孩,少妇悄悄留下孩子逃跑时失足落入冰窟死去,中年和尚腰系磐石,以负重登山的苦修来赎罪。
又一个春,又一个淘气的小和尚更加残忍地折磨小动物,天真无邪地开怀大笑,罪孽的故事即将重演。
每一个年龄的和尚都由不同的演员担任,其相貌也毫无形似之处,看起来导演并无意指明整个片子在讲某一个和尚。事实上这的确无所谓是谁的故事,主角完全可以就是你我,即使对片中德高望重的老和尚,我们也会怀疑他年轻时究竟有过怎样的经历。从小时候的淘气到长大后的执迷,从微不足道的恶作剧到不可自拔的滔天大罪,这中间一步一步的发展都源自人性中本质的善与恶的冲突。小和尚在师傅的责备中自悔不已,虽然那块为了惩罚而系他在腰间的石头被解下了,看似谆谆教诲已经化解了顽劣性情,而实际上人的欲望却一刻也不曾停息,压在他心上的石头也在一生中变得越来越重。
对比另一部类似题材的影片《Samsara》,其手法则更为直白。极有禀赋的年轻喇嘛熬得过三年闭关清修,却熬不过俗世的诱惑而放弃了修行。他娶妻生子,安家乐业,得到了世间凡夫俗子所追求的一切幸福,却终究在情欲和贪婪中迷失,堕落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恶人,待甘愿回归佛祖门下时却又割舍不断缕缕尘缘,如此万般痛苦,不知何去何从。如果说《春》是那道没有围墙的庙门之内的故事,这部片子则把我们带到庙门之外,用非常丰富的色彩直接展现了喇叭在俗世间的欲望与纠缠。
说起《春》中的那道没有围墙的庙门,正是象征 了佛家与俗世的分界线,尽管处于深山之间,有一水相隔,这座小庙与外界仍然透过这道门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少女随母亲来求医,少年和尚背着一尊佛像逃往外界,杀了人的青年躲回来又被警察带走,少妇前来送婴孩自己却溺死在冰雪中,都是从这扇门穿梭而过。有趣的是,佛堂之内也有一扇没有隔墙的小门,和尚从小都是规规矩矩地走小门,却唯独在夜间偷情时是直接爬出来,逾越了佛门禁忌。片中另一个明显的符号便是佛像,尽管偷情的少年和犯罪的青年都随身带着一尊佛像,他们显然并没有得到宽恕和救赎,甚至内心也不曾有过片刻安宁,直到从冰窟中打捞上来的少妇变成了佛头,负重而行的和尚在山顶面对佛像盘膝打坐,此时佛性才注入人心。还有更多动物的象征,蛇,猫,公鸡,鱼,都在这部画风十分写意的影片里成为画龙点睛之笔。
看完小和尚的经历,不禁引人思考,人是否注定必须经历过一番苦难才能开悟,执念或许无法避免,救赎或许根本不存在。在时间的冬去春来中,佛祖从来不会解答人们的追问,只是把轮回指给我们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