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那些书,那些道理,那些爱。

来源:东饰资讯网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一样的书,会给我们不一样的心灵震撼,也许一时我们无法了解书中所讲述的道理,但随岁月的变迁,那些曾经看过的文字悄然浮现,我们会慢慢发现生活的样子。感恩读书,让我慢慢懂得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来自网络
《末等生》

喜欢,是否就一定要行动?如果只是默默关注,会不会像故事中的慧子一样,永远等不到了,故事相似,结束是否也会一样?是该行动,还是放弃,到现在依旧举棋不定。喜欢就一定要得到?多么无私,高尚的话啊,可我们,毕竟不是慈善家,多少人能够做得到,为此,又会有多难受。问题的根本是什么?是我们不够优秀,不够自信!我们想拼命的往前追,可又彷徨,那时候,喜欢的人还会是原来的样子吗?是否会有了新的依靠的肩膀,还是从未想过自己会如此喜欢她而感到无措。这一切,终究怪我,只是一个末等生!

不敢恋人,不甘朋友,不敢与不甘,实则不敢承担,不甘放下。

《丑陋的中国人》

忍让是一种美德吗?还是我们只是怕事,而用忍让二字使得自己心理平衡!有时,我们所怕的是据理力争,而又想包装好自己,所以说大丈夫能屈能伸来伪装自己的懦弱,我们为何太在意自己的外表,外表的包装,那应该是我们内心的贫瘠,太在意那些无足轻重的东西。正视自己的丑陋面,我们要放下所谓的自尊,不去用华丽却又易破的金箔来包装自己,这样,终有一天,我们会学会什么才是真正的尊严,我们才会据理力争!

不要让温柔敦厚成为懦夫的遮羞布,也成了认真的哭丧棒!

中国人只讲礼,不讲理,我们是个聪明的民族,却缺少了颗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只是关注社会的丑陋,庸医,贪官,无师德的老师,对于他们之中有些下流无底线的行为我们义正言辞,过后我们认为没有好医生,好老师。这样的我们是不是太过一概而论了。也或许因为我们过得并不好,又看到这丑事不断的社会,怨天尤人,将自己的不得志强加于社会的丑陋面上,满口的仁义道德,可自己就真的洁身自好了吗?中国人,很情绪化,主观理念很强,对事情的认识总是以自我所看见的表象作为判断标准。可事实或许并非这样,我们是否可以学着看事情全面点,从不同的角度去挖掘。学会冷静,客观的看待事物。从寻常的小事做起,留心生活,反思自己,只有认清缺点,才能自救。

愿世界没有多少键盘手,而多了更多真男人。

《人未约,黄昏后》

情到深处似水淡——生活的平淡,感情却时不时泛起波澜。

不管如何争吵,牵着的手永不分开,不管走多远,在外有多折腾,总有一条路永远最熟悉,总有个人会跟你说:“记得回家~”羡慕这般純朴但不平庸的爱,何时我们也可以沉下心,去追求这般简单自然,却又真真切切的爱呢?

vow the vow, walk the walk.

《寒色》

人,一个一个走掉,通常走的很远。在很长的岁月里,只有一年一度,屋里头的灯会特别灿亮,人声特别喧哗,进出杂沓数日,然后又归于沉寂。留在里面没走的人,体态渐孱弱,步履渐蹒跚,屋内愈来愈静,听得见墙上时钟滴答的声音。栀子花开着,只是在黄昏的阳光里看到它,怎么看都觉得凄清。然后其中一个人也走了,剩下的另一个,从暗暗的窗帘里,从窗外看,仿佛看见,有一天,来了一辆车,是来接自己的。她可能自己锁了门,慢慢走出去,可能坐在轮椅中,被人推出去,也可能是一张白布盖着,被抬出去。

这段话,摘自原文。简单平实的文字,却含盖了多少人的后半辈子,或悲凉,它是现实,或震撼,因为有爱。再多评论都显得苍白无力,里面包含的情感只能靠你们自己去体会。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以上,是至今令我最有感触的文章和书,恋情,爱情,亲情,人性。有些杂乱,希望能够得到你们的批评和交流,反正你们再怎么说我也不会改,哈哈~(开个玩笑)。简书的第一篇文章,希望能够得到你们支持与评价抑或是打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