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抗拒的东西。
有的人抗拒与他人交流;有的人抗拒接受真相;有的人抗拒自己做不好一切……
我们越是怕它,它就越会成为我们的负担。
比如,我有一个朋友,她抗拒读书。
她是一个全职太太,有了娃以后全职带娃。为了把娃教育好,她在网上读了很多关于教育的文章,她知道要想教育好孩子,最基本的就是让孩子多读书。
可网上说了,让孩子读书,自己首先必须给孩子创造这样的环境。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她买了很多儿童的书,也买了很多适合自己看的书。
书是有了,接下来就是创造环境了。
可她拿起书本,眼皮就会打架。有时读着读着,自己先睡着了。等她睁开眼,发现孩子的手里早就把书本换成了奥特曼。
朋友大怒,照着孩子屁股就是几巴掌。
愤怒之余,她又开始反思自己。自己又何尝不是抗拒读书呢?要是刷手机的话,她可以刷一整天也不觉得累。可只要面对书本,她就像霜打的茄子。
但是,孩子不能不看书,不学习啊!于是,她走回了传统家长的老路,逼迫孩子必须看多少页,必须写多少字,做不完这些事就不能玩儿。
孩子每次都会被逼哭。环境没有创造,脾气倒是涨了不少。
然后她说,我从小就没有读书的习惯,这来自于小时候我父母对我教育的失败,我觉得自己很难培养起来了。
所以,我必须加把劲培养自己的孩子。
很多时候,我们把自己所抗拒的事物或情绪推给外界,他人,或者原生家庭身上。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替我们解释自己的内心到底为何抗拒,并试图得到他人的理解。
可我们并不知道,我们抗拒的事物,其实并没有那么恐惧,只是不熟悉它而已。
2
讲一个我自己的例子。
我现在整天写观点文,大约写了一两百篇。很多人问我,你怎么总是有东西写,怎么能写这么多呢?
说实话,没有人知道我之前是抗拒写观点文的。
为什么?
首先是我内心恐惧。我觉得我不会写,我害怕写,我怕自己写不好,我怕得不到读者的认可……
每次我打开word,就不停地去厕所。我紧张得要死。
怎么办,怎么办?
可文章还得继续啊!就像朋友读书一样,她是见到书本就睡觉,我是看到word就紧张到不行。
但是我知道,我想要进步就必须去做。必须克服这个困难。因为别人能做到,别人对它不恐惧,为什么我会恐惧呢?
如果把这件事放到别人身上,觉得这太正常不过的事了,可就我不行,这说明是我自己的问题。
我硬着头皮写。
写了一篇不太好,改;写了第二篇,也不好,继续写;第了第三篇,不好,继续写……
持续了大概两个多月,我终于在写这种类型的文章不会紧张了。以至于现在写文章,是很爽的。
所以,当我在做一件事,如果我觉得自己做不到时,我就幻想一下放到他人身上会怎样。如果别人能轻松应对,而我不能的话,我就会省察自己。
一个不爱讲话,恐惧社交的人,尽管内心渴望与人交流,但他还是不敢与人交流;一个内心拒绝读书的人,尽管他知道读书是好的,但他还是不会去读书;一个明知道老公已经有问题的女人,尽管她想知道真相,但她还是愿意骗自己……
有句话叫:越是怕什么,就越来什么。
其实不是怕才来,而是我们预知或感应到它已经要来了,我们内心恐惧它来而已。
但很多事抗拒是没用的。不是我们闭眼不看,耳不听,它就会绕道而行。
我们能做的只有战胜自己。
3
还有一句话叫:算命再灵验的人,算不了自己的命;再牛的心理医生,解决不了自己的心理问题。
每个人最终都是人,自己的心理问题需要和大众一样去克服。但克服它并没有那么困难,只要直面面对它,最终都会变得简单。
你可能会说,我为啥要克服它呢?反正它的存在,也不会影响我的生活。
确实,很多人抗拒着各种各样的事,生活也没发生任何改变。反而去克服困难时,却发现自己问题重重,甚至生活都变得一团糟。
但我们要知道,我们看似正常的表象下,其实是不正常的。
因为我们会痛苦、会不快乐、会抱怨、会纠结、会怨恨他人……
这统统来自于,我们无法战胜自己和困难。
不是有句话说:人的一切痛苦,都来自于自己无能的愤怒。
当痛苦、不快乐、抱怨、纠结……聚集到一起的时候,我们的人生是一团糟的。很多事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
而抵御恐惧,主去做我们所抗拒的小事,正是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快乐的一个点。
如果这个点能做到,并做好,它就能撕开一个口子,解决人生很多问题。
比如,如果你很自卑,那你知道很多人还很自信呢,那你就坚信自己通过努力也一定能自信起来;如果你经常抱怨,那你也知道自己通过努力一起能变得正能量起来。
它是你实战的第一步,有了这一步,你会迈出第二步,第三步……
然后你就会知道这个心理的演变过程,再做其他事情时,就会越来越简单。
不是事情变简单了,而是你知道这个事情的流程,觉得它不困难了。所有的事,你都知道如何去克服它了。
4
之前我一直怀疑一件事。一个老师自己的作文可能写得都不好,如何教孩子学好作文呢?
有一个人给了我一个答案说:虽然老师不一定会写,但他一定会看,知道什么是好的就能指点了。
就像一个教画画的老师,虽然他不是成功的画家,但是他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不一定学生就不能成为大画家一样。
可是有一天,我听到蔡志忠先生说:一个老师自己都不是成功的画家,是没办法让自己的学生成为画家的。
他的话我反思良久,一直不得要领。
直到有一天,一个从没写作过的编辑开了一个培训班,他教学生的时候,我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一个没有写作过的人,他知道学生写作哪里不好,哪里有问题,哪里不足,但是,由于他自己没有写过,他没有办法告诉你,如何去改正,如何去克服这个困难。
他能说的,只有多写。
也就是,他能看到原因,但找不到真正的方法。而这个方法,只有亲自写作过的人,才能指点学生。
就像一位大书法家教学生写字。书法家只有自己写出如“如云似雾”的字时,他才能教学生如何写出这种字。
作为一个旁观者,即使我们懂得如云似雾的意境,但也帮不了别人的手。一个字的动作,笔锋,手腕与笔的配合,一招一式,即使自己将来能摸索,但要走很多很多的弯路。
走到这一步,再往前走是什么?只有过来人才会知道。
所以,术终究要去做一做的。
而我们去做自己抗拒的事,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是像书法家写字那样,去执行的一个过程。它需要你亲自尝试后才知道流程,知道每一步是怎样的感受与感觉,知道克服它后的喜悦……
它并不困难,只要你想去做,真的很简单。
�{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