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育常识|你真的懂教育吗?

来源:东饰资讯网

今天是我在勇气读书会打卡的第11天 ,继续阅读李政涛教授的《教育常识》,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我读完了第18节:教育过程知识,是最核心的教育知识。这一节内容比较多,所以,今天就读了一节,感觉这节涉及的知识概念较多,要好好消化一下。

勇气读书会打卡11天
你真的懂教育吗?

看完这节内容之后,我脑海里的第一反应是,作为一位工作9年的老师,我真的懂教育吗?我一时语塞。

教育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宏观的概念,可教育又渗透在我们日常的生活里,无处不在,从这层面上说,教育其实又是微小的。

对于教育的理解,每个人都能说上三言两语,但又不够全面,不够准确。

书中提到两种人的对“教育”的理解:一种是教育研究者通过外围的看和谈,来做理论研究教育,而教育工作者则通过里面的想和做,来亲身践行教育,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认知教育。我觉得:理论研究和亲身实践最好能做到相互渗透,不要盲从于专家的理论研究,又要让亲身实践者有理论的支撑。

教育过程需要关注什么?

有关教育过程的知识,一定是教育力量影响下的生命生长中,有关“阶段”、“节点”、“困难”、“障碍”的知识。

1.阶段

很多教育学家对儿童的阶段发展需要都做了深入的研究,像柯尔伯格提出了“儿童道德发展阶段模式”,即我们孰知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像埃里克森的“人格八阶段发现理论”,都很好的说明了,关注儿童不同阶段的发展需要的必要性。

接下来,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柯尔伯格提出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模式”理论和埃里克森的“人格八阶段发现理论”。

柯尔伯格提出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模式”理论

一、前习俗水平

这一水平上的儿童已能辨识有关是非好坏的社会准则和道德要求,但他是从行动是遵循服从得到奖赏,逃避惩罚的道德原则。这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阶段1

避免惩罚的服从阶段:儿童凭自己的水平作出避免惩罚和无条件服从权威的决定,而不考虑惩罚或权威背后的道德准则。

阶段2

相对功利阶段:儿童相互之间有公正、对等和公平的因素,但往往是从物质的、实用的途径去对待。所谓对等,实际上就是“你对我好,我也就对你好”,谈不上什么忠诚、感恩或公平合理。

二、习俗水平

这一水平上的儿童已能理解维护自己的家庭、集体或国家的期望的重要性,态度遵从个人的期望和社会的要求。这一水平也包括两个阶段:

阶段3

寻求认可阶段:人际关系和谐协调,愿做一个“好孩子”的定向阶段。好的行为就是帮助别人、使别人愉快、受他人赞许的行为。

阶段4

顺从权威阶段:倾向于权威、法则来维护社会秩序。正当的行为就是克尽厥职、尊重权威以及维护社会自身的安宁。儿童认识到社会秩序依赖个人乐于去“尽本分”和尊重适当建立的权威。

三、后习俗水平

在这一水平上,儿童力求对正当而合适的道德价值和道德原则作出自己的解释,而不管当局或权威人士如何支持这些原则,也不管他自己与这些集体的关系。这一水平也分为两个阶段:

阶段5

法制观念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正当的行为被看作是与个人的一般权利有关的行为,认为依法行事是最好的行为方式。

阶段6

价值观念阶段(普遍伦理原则的定向阶段):公正被看作是与自我选择的伦理原则,要求在逻辑上全面、普遍和一致相符的、由良心作出的决断。人的权利的公平和对等,尊重全人类每个人的尊严的原则。

埃里克森的“人格八阶段发现理论”

(一)、童年阶段

1、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2、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或怀疑)的冲突

3、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4、学龄期(6~12岁): 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二)、青春期阶段

5、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三)、成年阶段

6、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7、成年期(25~65岁):繁殖感对停滞感的冲突

8、成熟期(65岁以上):完善感与绝望期的冲突

2.节点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把握人生的几个重要节点,你就会成功!虽然,这句话并不完全准确,但也从侧面反应了“节点”的重要性。

在儿童的生长过程中,会有哪些至关重要的发展节点,作为教育者,我们一定要清楚,并在这些重要节点上,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不至于错过了这些节点,错过教育的关键期,造成贻误一生的后果。

3.困难、障碍

每个人的生活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当然,我们的教育中也同样的会遇到各种困难,在教学之前,老师要预设到教学过程中的困难,想想如果遇到了,该怎么处理?还有就是,作为老师,也要适当的给学生的学习设置一些困难,让学生自己思考,在遇到困难时,自己会怎么处理?处理的方法、步骤如何?学生也能在思考中获得成长。


写在后面

【勇气读书会21天打卡】,今天是我的第11天,继续努力,坚持阅读!如果你读的也是《教育常识》,欢迎一起交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