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如果你听歌可眼红——情歌与情歌之外的林夕

来源:东饰资讯网

1

写填词人自然绕不开林夕。

林夕写情是高手,这是公认的。随便扯一首出来,可能就让不少人痛哭流涕过。他曾在访谈中戏谑地说,你爱情幸福的时候哪有时间去歌房K歌呀?当然要悲剧才动人。

哈,这种口气,还真的是不把大家的悲伤当回事呢。是不是也可以反过来说,听歌的人假正经,写歌的人太无情?

不过话说回来,林夕写情歌,究竟比别人高明在哪里呢?

其实情歌常来常去,不过是我爱的人与爱我的人,许常德就写过“爱我的人为我付出一切,我却为我爱的人流泪狂乱心碎”,对比夕爷在陈奕迅《人来人往》中表达的“闭起眼睛你最挂念谁,眼睛睁开身边竟是谁”,前者直白浅显,后者伤心婉转,余味无穷,高下立判。

更别说那句很多人都拿来做过个性签名的“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再比如黄耀明《风月宝鉴》第一句的大意便是“我想念你,我想见你”,但是夕爷是这样写的“想再见一面,谁要见你的面?想细诉思念,谁要你去想念?”

——这个反问有强烈的痛楚感和对自己放不开的憎恨讥笑,简直是含笑插自己一刀,够狠。

同时,林夕非常擅长细节处理,生活中平淡无奇的场景经过他的妙手描述之后,就涂了一层伤感色彩,可谓化腐朽为神奇。

譬如有一首《绵绵》,在林夕的歌里不出名。里面有一句是这样:

”从前为你舍得无聊,宁愿休息不要,谈论连场大雨你窗台漏水,不得了。”

——你有没有曾经日日跟一个人打着电话说闲话,说生活里琐碎无聊的细节也说的津津有味?多么日常化的场景,回顾起来却惊心动魄,它基本贴近了一般人的记忆,某日与你聊天聊到天空发白都已忘记。这个细节越是微不足道,越是生活与家常,越贴近生活,越可怖。

我最喜欢的王菲的约定,先是回忆看似不经意的往事:

还记得当天旅馆的门牌,还留住笑着离开的神态。

当天整个城市那样轻快,沿路一起走半里长街。

还记得街灯照出一脸黄,还记得那份微温的便当。

剪影的你轮廓太好看,凝住眼泪才敢细看。

写的真是细致入微逼真贴切啊,好像都已经看到了那画面。

然后回到现实,斯人已不再呵,

“忘掉天地仿佛也想不起自己,仍未忘相约看漫天黄叶远飞。”

除了戳心戳肝真是没法形容了。

曾看过这么一段话,形容这种感觉,大概最为贴切:

兜兜转转这些年,在城市、在海岸、在旷野、在深山,听见日落钟声、惊涛拍岸,看见斗转星移、白雪皑皑,有过片刻感动,依然无所适从。换了一间又一间小酒馆买醉等困意,出发前渴望终点可到了终点又觉得不够圆满…大概这一种走却走不出的状态,总是因为心中放不下那句再也说不出口的话:你在就好了。

这也是林夕歌词里最打动人心的一块,就是他的感情很重很重,而且时间越久,伤痛越厚,即使一眼看过去已然安然无恙,但是内里全是缠绵的伤口,他一直没找到伤痛的出口,像黄伟文那样放毒的方式,他一直没找到。

到最后,他宣泄的途径只有两条,一是故作淡然,自暴自弃,二是自我安慰,哄过别人,骗不过自己。

最明显的是《再见二丁目》:“原来我非不快乐,只我一人未发觉”,这句话真是怎么说怎么悲,难怪夕爷自己都承认是他最悲哀的歌。什么叫“原来我非不快乐”,难道你还不知道自己是否快乐?是失魂落魄到什么地步才会这样?

后面更可怕,“如能忘掉渴望,岁月长,衣衫薄。”——人活到什么地步才能忘掉渴望?只有这样才能快乐,那是永远也快乐不了了。

林夕自己说,有真情不怕没金句。

而此情之深,之痴,之伤,我刚好觉得这是林夕情歌最打动人心的地方,世间万事,最动人伤人不过唯情而已。

2

不过,其实林夕的歌词也并不都是幽怨的风格的。我觉得林夕是非常擅长给不同的歌手不同风格的歌的,即使是情歌,林夕都是多面的,时而妖娆,时而率真,时而孤勇,时而冷漠疏离,时而沉郁的。

林夕的冷淡疏离感,他给了王菲,既贴合了王菲的个人风格又贴合她的清冷嗓音。

比如《闷》:

“谁说爱人就该爱他的灵魂,否则听起来就让人觉得不诚恳”

“我不要安稳,我不要牺牲,别希望我会爱到满身伤痕,我不怕沉沦,一切随兴能不能”

比如《香奈儿》:

“王子挑选宠儿,外套寻找它的模特儿,那么多的玻璃鞋,有很多人适合,没有独一无二”

比如《打错了》:

“你紧张得想哭,多年后想起今天值得不值得?”

林夕的伤心孤勇,他给了杨千嬅,杨千嬅也许不见得有多么出色的唱功,但是对感情把握非常到位。作为草根港女但奋勇向上的形象代表,杨千嬅确实十分适合唱这样的情歌。

比如《再见二丁目》《假如让我说下去》《烈女》《野孩子》这些曲目都是如此。陷入爱情固然痛苦,但又不能舍弃那一点骄傲。

林夕的沉郁深情和社会关怀,他给了陈奕迅,这也贴合了陈奕迅本人深情浓郁,大胆多变的风格。前者比如《人来人往》《不如不见》《明年今日》,后者比如《六月飞霜》《黑择明》。

林夕的妖娆艳丽,他给了明哥,除了明哥,也没人接得住这个梗了,而且再朴素的歌,明哥也会唱的撩人万分,充满高级性感。

比如《春光乍泄》:

“你以目光感受,浪漫宁静宇宙,

总不及两手轻轻满身漫游,再见日光之后,

欲望融掉以后,那表情会否同样溫柔”,

透彻点看,写的其实就是爱欲,但是这爱欲是温存缠绵美妙的,不带一丝下流。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写好爱欲的,比如你可以去听听刀郎的。“你是我的情人,像玫瑰花一样的女人……”

林夕的率真性感和感性,他给了哥哥,且某种意义上,林夕找哥哥来诠释歌曲,也是诠释自我。

比如林夕最喜欢的《我》:

快乐是,快乐的方式不止一种,

最荣幸是,谁都是造物者的光荣,

不用闪躲,为我喜欢的生活而活,

不用粉墨,就站在光明的角落”

这是写给哥哥的,也是写给自己的,不只是性向而已。

比如《有心人》:

“但愿我可以没成长,完全凭直觉觅对象,模糊地迷恋你一场,就当风雨下潮涨”

假如可以,我愿意永远不成长。这是一首我不管什么时候听了都觉得一颗心瞬间沉到水里去的歌。

所以对林夕的了解仅仅限于《十年》这类歌的人,是非常可惜的。

3

林夕只会写情歌吗?不然。

据他自己说:“歌词大部分,我要迁就歌手的口吻。因为音乐毕竟是很感性的。如果不认识我真人的话,会很容易误会我是一个很感性的忧郁书生,看到一场雪就会感慨。其实我完全不伤春悲秋。下雨的时候如果雨太大我就担心贫民区的那些人会很惨,刮风呢我就会想他们会不会有人命的危险啊,老人家不会不方便啊。我是真的,比较理性的。”

是真的吗?我总有点怀疑,因为歌词感性到这个程度,不像是仅靠迁就别人就能写得出来。不过说林夕也有理性的一面,大约是没错的了吧。

除了大热的情歌,他其实也有很多别的佳作。

早期在罗大佑工作室的《赤子》《母亲》这些,都是很出色的关于亲情的作品。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父亲去世之后,痛定思痛的《赤子》,非常真实,我无意中听到,立即十分喜欢。但是不敢多听,听多了,有点难过。估计到一定的年纪来听,是更有感触的。

“笑笑喊喊里,情绪仿仿佛佛间,谁愿永永远远变得短暂。

冷冷暖暖里,情意亲亲疏疏间,人大了要长聚更难”

早期的《皇后大道东》,与其他作品风格大异其趣,便是林夕自己独特的政治见解和社会关怀。

而1990年写给黄耀明的《四季歌》,人间美景与乐事,信手拈来,美不胜收,妙趣横生。

“桥下流水赶退潮,黄叶风里轻轻跳,快快抱月睡,星星闪耀,凝望谁家偷偷笑”,

写得雅致又生动活泼,我甚至感觉有种周作人散文的闲适感。

而由周华健演唱的《天龙八部》的主题曲《难念的经》,充满禅味,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歌。林夕是信佛的人,常年研读佛经,才能写出这样一首与写尽人间贪嗔痴怨爱恨别离的巨著《天龙八部》十分相配的歌。

“笑你我枉花光心计,爱竞逐镜花那美丽,

怕幸运会转眼远逝,为贪嗔喜恶怒着迷,

责你我太贪功恋势,怪大地众生太美丽,

悔旧日太执信约誓,为悲欢哀怨妒着迷”

再看王菲的《开到荼縻》。

“一个一个偶像,都不外如此,

沉迷过的偶像,一个个消失,

谁曾伤天害理,谁又是上帝”,

当你混过天涯,玩过微薄,你发现,林夕简直是真相帝。

坊间传说,林夕可以24小时写完一首歌。充沛丰盈的才气,娴熟的技巧,让他成为一个高产又优质的词坛神话。林夕曾说,他不害怕江郎才尽,因为他觉得江郎才尽根本是个伪命题。只要还有人找他写,只要他还觉得能写好,他都会一直写下去。词人林夕,一个未完待续的神话。我们都将是见证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