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对一个人投入了期许和赞美,那么人们就会因为受到鼓舞而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心理学家将通过赞美、信任、期许等积极情绪使愿望成真的现象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老公,麻烦你去拖地。”
“老公,我觉得你的力气非常大,由你来拖地肯定能把地拖得很干净。你看那里好脏,我总是没办法把污渍去除掉。”
这是两句不同的话,表达同样的目的——希望丈夫能帮忙干家务。可是,生活中,很多人会因为省“口水”选择说第一句话。我们会习惯地、简短地要求对方去做某件事。结果,我们会发现对方常常不情愿地帮我们干某件事或者直接拒绝。
而第二句话正是妻子的赞美(力气大)、信任(一定会把地拖干净)和期许(我没法去掉的污渍,你一定能),才使丈夫不仅心甘情愿干家务活(拖地),而且千方设法干好家活。
罗丹说过一句话:“美无处不在,缺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再讲个案子
有一个男人结了两次婚。某天,他的前妻和现任妻子坐到了一起聊天。前妻关切地问:“你累坏了吧,那男人可是条大懒虫。”
现任妻子疑惑地说:“不会啊。”前妻不相信她的话,认为她是在为前夫做掩饰,便说:“怎么可能,我就是因为干家务这事跟他争吵不休才离婚的。对于他的懒惰,我实在忍无可忍。”但现任妻子表示男人是个勤快的男人。
前妻还是不相信,提出要秘密观察的要求,现任妻子想了想,也就答应了。于是前妻躲在房间的衣柜里秘密观察男人下班后究竟有没有干家务活。
结果,不可思议的现象发生了。男人拎着大袋小包的菜回到家里。刚进门,男人就对妻子说:“宝贝,你快来看,我买了很多特价菜。”这个时候,男人的妻子也翻开袋子,对男人说:“天哪,亲爱的,你太厉害了。怎么能买到这么便宜的食物呢(赞美)!”
男人非常得意,就对妻子说:“你赶快到厨房做一顿丰盛的晚餐吧,我来拖地。我要让你瞧瞧什么叫作能照镜子的地面。”于是,男人的妻子乐呵呵地跑到厨房里准备晚餐,男人就挽起袖子开始拖地。
这时,躲在柜子里的前妻泪流满面地走出来,说:“天哪,我怎么不知道你有这么勤快的一面。”临行前,这位前妻还向男人的妻子请教了“驭夫术”,并表示一定会经营好现在的婚姻。
其实,哪有“驭夫术”,她只是在无意中巧用了皮格马利翁效应。这位聪明的妻子通过不断地赞美和期许,让男人变得按照期许的方向去发展。男人每次从事妻子夸奖的事情,都期望能干得比妻子期许的还要好。
他会想:“我要让你瞧瞧,我能买到更便宜的食物,我能拖出比昨天更干净的地面。”
我们每个人来到世上都需要得到他人的夸奖、鼓励和赞美,它是一剂良药,好的言行是有价值的,让我们如沐春风,魅力源于远处的赞美,夸奖是一种心理暗示,积极暗示的力量让我们变得更优秀,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