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五周作业/人人皆可做慈善

来源:东饰资讯网

    谈起做慈善,让我想起前两天看到一则博人眼球的新闻:“亿万富翁去世留遗产,家乡村民都成千万富翁。”

据《每日邮报》报道,一个沉寂的西班牙村落全部80位村民一夜之间都成为了千万富翁,但他们的好运并不是因为赢得了彩票,而是因为那里是著名啤酒商安东尼诺-费尔南德斯(Antonino Fernández)的出生地,费尔南德斯小时候家庭贫困,14岁辍学,在里昂镇与妻子结婚,结婚后移居墨西哥,从事酿酒工作,凭借自己努力奋斗,几年后他的Corona Extra是美国第二大进口瓶装啤酒品牌,年销售额高达6.93亿美元(约为48亿人民币)。他不仅是一位成功企业家,还是知名的慈善家。因为慈善事业,他还曾被西班牙前国王胡安-卡洛斯(Juan Carlos)授予过荣誉。今年8月,99岁的费尔南德斯去世,根据他的遗愿,他将1.96亿英镑留给他出生和长大的村庄居民,每个村民继承了大约200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1700万)。

费尔南德斯生前常做善事,身后不忘故乡,他是一位知名的慈善家,却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故乡。在自己富了,同时也带动家乡建设。有如中国老话:先富的人带动没富的人。在这里验证了。品质高尚,爱国爱民的企业家,家乡人民更爱戴他,厚德载物。因为他的胸怀超出常人,所以才能成为巨人。

我们敬佩这种人,以这种人为荣,在这的同时边努力。一位懂得感恩的人,懂得回赠社会,是值得尊敬的。不懂得感恩的人真的很可悲,在中国朱之文就是一个例子,捐款修路修桥建学校,可村民还是不满足!要买车再给钱!

外国人富翁留给自己子女的是挣钱的能力和自食其力的骨气,所以钱可以做善事,所以有很多家族长久不衰败。中国富翁教育不了自己的子女,只会培养一个个富二代,所以只能把钱留给他们让他们挥霍,所以富不过三代。中国的教育模式已成形,想让孩子节约自食其力都难,不部分都只懂得索取,但是万恶之源是父母,只因他们怕孩子再受穷。

富人“投资”于慈善事业,既然不图出名,那又是持怎么一种心理呢?从几位富人身上依稀可以看到不同的答案。潘石屹说善举净化心灵;张缘之说慈善心为求安心,“今世求安心,来世求福报”;王军说自己富了,要给家乡的建设出点力,不能忘故乡;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边成长一边懂得,等我们到了那个年龄我们的心态和想法又跟现在大不相同了。

那是不是只有富人才能做慈善呢?当然不是,爱心善举不分大小,不分富贵贫穷,只要心怀单纯的仁爱之心,人人皆可做慈善。

2008年汶川大地震,有一个乞丐老人徐超共捐款444.01元,“灾区的群众比我还困难,我要尽自己的努力多帮助他们一点,这些钱是最近几天过路好心人给我的,我全部捐给灾区。”老人的善举深深地感动了在场工作人员和排队捐款市民。还有那些在汶川灾区工作前线默默的无私奉献的青年志愿者。他们用自己如蜡烛般的光亮照亮黑暗,为困境中的人们送去久违的温暖。

慈善事业是崇高的人道主义事业,是充满爱心,充满激情的事业。慈善事业又是人人可做的平凡的事业。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日行一善,就这么简单,让行善从自己开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爱传递下去,我相信人间会变得更温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