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第三国际成立不到一年,27岁的共产国际远东局特使格列高里.纳乌莫维奇.维经斯基便来到中国,通过北京大学的一位俄语外教谢尔盖.波列夫伊找到李大钊。在李大钊北大红楼办公室里,提出要在中国建立劳动者阶级的政党。李大钊介绍他去上海联络陈独秀。当陈独秀给李大钊去信征询,即将创立的党是否叫"中国社会党"时,李大钊回信说:不,我们的党应该举起"亢慕义"之旗,就叫"中国共产党"。李大钊一锤定音,中国共产党从"亢慕义斋"走来。
"亢慕义斋"取义于德语"共产主义小屋"的译音。1920年3月11日,由李大钊组织发起的中国第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在北大成立,成员有邓中夏、高君宇、刘仁静、罗章龙、张国焘等19人,研究会就是一个马克思著作读书会,当年这些先觉们以德文认真阅读马克思原著,他们把读书的小屋命名为"亢慕义斋"。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贝勒路树德里3号召开,最后一天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进行。参加会议的有7个共产主义小组派出的12名代表。他们是:李达、李汉俊(上海),董必武、陈潭秋(武汉),王尽美、邓恩铭(济南),毛泽东、何叔衡(长沙),陈公博(广州),周佛海(日本),陈独秀指派包惠僧代表他与会(不是正式代表),与会的还有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科尔斯基。代表中最年长的何叔衡45岁,最年轻的刘仁静19岁,平均年龄28岁。代表们以"北大暑期旅行团"名义住在上海法租界的博文女校。
毛泽东是1921年6月接到参加"一大"会议通知的,1921年6月29日下午6时,他和何叔衡在长沙小西门码头暮色中,登上开往上海的小火轮,突然起程,没让亲友送行。
2018.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