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好好吃饭,我就不要你了。
再不听话,就让医生给你打针。
再不回家,我就丢下你不管了。
......
家长在育儿过程中,为了让孩子听话,总会有意无意的出言“威胁和恐吓孩子”。我女儿才一岁7个月,这一招涵爸和家人就用过多次了,虽然孩子有时候甚至听不懂,也不会听,但我们还是“乐此不彼”。
大家现在都讲究科学育儿,年轻父母摒弃了很多育儿陋习。但是“恐吓孩子,代代相传”,我们从小都是被“吓大的”,我们也喜欢用这种方式教育孩子,甚至没觉得有何不妥。
01
有人说:威胁和恐吓孩子,这是“最无能”的育儿方式。
孩子因此而顺从的时候,其实是因为害怕,势必会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
然而,更多的时候,孩子也不傻,他们知道你是在故意吓唬他,根本毫不在乎,我们的恐吓当然也并没有卵用。往往只是家长“图个口快”,表示对熊孩子的无奈罢了。
孩子们的“聪明”和毫不在乎,其实是值得庆幸的,这也是我们从小被“吓大”,心理没有出现问题的原因。如果孩子对家长的“威胁和恐吓”都当真了,那才可怕,细思极恐。
02
不可否认的是:威胁和恐吓孩子,对于约束他们的行为偶尔有效。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听话,会变着法子吓唬他们。一招不灵,就看看孩子现在最害怕什么,就拿什么吓唬他们,屡试不爽。
经常性的被恐吓和威胁,孩子容易产生恐惧心理、被遗弃感。比如有的家长,在教育宝宝的时候会说:“再不听话,我就送你去幼儿园,让老师教训你。”结果孩子真的惧怕上幼儿园了。
03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是只有“恐吓”这一招,有时候正确的引导他们很重要。
涵爸记得一个育儿节目中提到过: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攻击”孩子本身。比如,在育儿过程中,不要说“你真不听话”、“你真没礼貌”之类的话,给孩子贴士标签,据说他们更容易破罐子破摔。
有时候,我们把“你真不听话”换成“宝宝最听话了”,把训斥孩子变成赞美(你预想的效果),然后再接着引导教育,据说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一招我试过,效果还不错哦。
最后,希望所有家长,在育儿过程中,可以少用“威胁和恐吓”的方式教育孩子,因为效果确实不太好。即便有效果,那也是建立在孩子的恐惧心理上。育儿之路,大家共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