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接地气的表达是一种勇气

来源:东饰资讯网

为什么很多明显偏离于常识的传言大有市场,逻辑链条看起来很紧密,但是落地到现实情境则不攻自破,但是一旦被流传开,谁都喜欢认可他的正确性和有意制造出了逻辑紧密性,很难启动证伪的思考,这一方面是证伪需要动用更多的信息加工能量,附和是最简单的认知方式,另一方面在于面对现实和具体需要肩负代价和责任,现实不是那么让我们有勇气直视,掉入到理念和想象中,享受信息刺激的按摩,才是最轻松的方式。这就是一个负责人的表达者和一个信息转播者的区别。

让认知停留在尝试上是最轻松的,让表达停留在道理上是最安全的,一旦进入到具体问题就要有平衡就要触及到取舍,触及到他人真实的需求,给自己带来负担。所以面对别人的问题,最好的给出建议的方式就是把它变成一种说教,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一种遥远的案例,一种严密但没有任何价值的逻辑推演,一种不用自己去检验的原则纲领,标签故事。

表达变成表演,就会让自己无懈可击,他们都有一种预设,就是我说出去的话一定会被质疑和攻击,因此要做到滴水不漏,远离人间烟火,在假象的敌人面前,设置自己的防线,追随最安全的方向。

就和2019年阿里巴巴刚推出无人超市的时候,一个记者带着对于新经济的一知半解,想从现实生活中取一些具体的素材来支持他对于未来科技发展的乐观态度,并告知别人自己是一个对未来充满好奇,对技术充满热情的有才有料的记者。不了所有的理想化的问题大妈都不接招,硬生生的把他拉到地上来,进入老百姓真实关系下的问题,这种质朴感让记者开了眼界,见了世面,最后丢盔弃甲。

一个真诚的沟通者,首先有一份心去沉淀在的沟通对象的处境下,把所有的对道理想象去还原到某个具体的问题中,道理都是幻想,只有链接到了具体问题才是目的,这种能力其实和智力无关,只是关乎于坦诚和对沟通目的的忠诚。

其实对于问题来说,任何人都可以说出一二三来,而且方向基本正确,从道理的层面上看,和专家的水平也差不多多,那么为什么专业还有专业的价值?

因为专业化的视角,不是看到一个大体的方向,而是找到更多的限制条件,限制越多,判断就越精准,限制越多,我们发现的关系就越丰富。事物的价值是它和周围的关系中创造的,所以你能够组合出来什么样的稀缺性,来源于你能够整合出什么样的关系。你所能够看到的资源,就是你能够想象到的关系链接,通过建立这种关系,就能够进入事物真实的世界,看到诸多的细节,就有了具体可操作性的指导性建议。

就拿沟通来说,很多沟通原则都是常识,但是懂得人未必能够维护好一个沟通关系,达成一个沟通任务,是因为原则只有放到关系中间,你才能够知道如何应用。一套游泳装备只有你穿了它水了之后,你才知道它的性能,舒适度,细节差距,你才知道那些参数到底是什么意思,是为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的。

在关系中我们进行分类,有轻重,有缓急,能够判断这三者,就可以看到时间维度如何在问题中起到作用,并能够找到节奏,能够拎得清,拿得起放得下。那么事物自然会朝着预期的方向去发展,行动恰当的行动必然带来收获,只看到大体的方向,大概的原则,是最没有价值的一层观察,没有办法给你任何确定性的行动指导,任背负真实重量的感知,并且帮你屏蔽了很多不确定的变化。

如果你真实,你就一定有洞察,如果你不想面对真实,这个世界上就有各种各样的道理来让你的思维疯狂的增长,只要能够躲过真实带来的压力,你一定会变得雄辩滔滔,但是,你的所有思想没有一个可以落地,可以启动一场合作,可以带来现实的变化接收到现实真实的反馈。

一个人的真实和坦诚在沟通中会非常自然的体现出来,因为他会非常的细致,他会非常的有弹性,他会非常的灵活,同时会非常的包容,对于他来说,沟通的方法只有一个,实事求是的做分类,踏踏实实的提意见。

比如说,如果有人咨询你,他目前在职业中面临一个机会,他是外调到其他公司当总经理,去享受更高的头衔,拥有更全面的权利,还是留在本部,拿着一个较低的头衔,只管一个业务部门。这两个选择在未来会给他对接到完全不同的机会,你需要给他的建议就是一个有风险的判断。

面对一个问题一定是确定前提,然后完成分类分步,敢于分类才说明你对事件的实质有所了解。对于这个选择,我们可以为三个角度,第一是人际关系的价值:总部的人脉和到分公司所接触的人脉,肯定是不同的。总部会让你有更多的外部链接,高层链接,有获得更多资源和入口的机会,而分公司的人脉更多的是,市场客户,下级团队。你更需要哪一块?

第二是能力,总部的职位锻炼的是专业性,倾向于在大的项目中间做好配合性的工作,用你的专业作为基点,撬开更多的机会,而外部公司的能力倾向于管控,判断,和市场能力,去激发团队捕捉外部机会,那么你想提高哪一块的能力呢?

第三是风险,总部的市场风险、外部风险比较低,但是可替代性非常的强,因为工作的自由度比较低,你的标签不够明显,那就很有可能面对职业危机,而分公司自由度比较大,但是挑战也比较大,成功了会有更好的机会,失败了你可能根本没有立足之地,你的人力价值没有办法被专业和标准去评价,只能来源于行内评价,标准化的流通性越弱,自然在下次跳槽的过程中间会面临不确定性的风险,那么你当下的家庭人生规划中,更符合哪种风险选择呢?

第四是成本,继续在总部留下去,你的年龄不断的增加,需要用更强的专业性对冲,可是专业性是很难建立的绝对优势,所以做不到无可替代的话,个人的价值就会下跌,到那个时候,你外在的机会可能会越来越少。而如果你选择外调,专业这一块肯定会放下,也只能去做专业方向上面的判定,你的技能这一块将被弱化,这是一个巨大的成本,而且千万不要认为你可以两边兼得,基本不可能。

如果你真的是想去给他提有价值的建议,一定要去做实事求是的分类,帮助他做具体的成本收益考量,为未来所有选择要面临的挑战、困难、收益有一个前期的准备。

所以沟通不是逢场作戏,不是展现谈资,是你愿意把自己捆绑在某个利益关系之下,愿意为此做出自己积累之下的个性化洞察,去为别人做最真实的思考,做最负责任的表达,敢于为你们之间的关系负担于这一份风险,让自己配得上对方的信任,若想拒绝,就直接,想给予,请用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