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学生习作及点评《你好,—— 》

来源:东饰资讯网

你好江南

娄佳慧

缠绵望不尽的是江南的水,零星下不完的是江南的雨,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是江南的风光,错落有致的是江南的青砖白瓦墙。

淡雅诗韵的江南,是我心中最美的地方。

小时候读白居易的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脑海中总能浮现出一幅格外美丽的江南日出图:晨曦初照,美丽的江南宛如一个羞涩的女孩,调皮地露出半边脸,另一半若隐若现,撒下梦一样的色彩。美丽的江南时常在我的梦里徘徊。

“江南雨,风送满长川。碧瓦烟昏沈柳岸,红绢香润入梅天。飘洒正潇然。朝与暮,长在楚峰前。寒夜愁敲金带枕,暮江深闭木兰船。烟浪远相连。” 在我看来,江南烟雨比别处的烟雨更多了几分诗意,它虽然没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那种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却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晶莹着我的心,分抢着我的梦,荡涤着我的灵魂。我痴迷着江南的烟雨蒙蒙,在我的梦里尽情做着无数关于江南烟雨的美梦。

我最喜欢乌镇西栅的夜景。

乌镇,一个历经千年风吹雨打的枕水古镇,是一个充满无限魅力的江南古镇。乌镇的西栅傍水而居,到处是古色古香的建筑。每当夜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挑着灯来到了乌镇的上空,一条条小船就会打起灯笼,像极了千千万万只萤火虫在飞舞。再看街道上,桥洞里,水中,亮着无数盏灯,白的,红的,绿的,紫的……宛若散入人间的点点繁星,给古镇穿上了华丽的外衣,打扮成了一个灯的海洋。

这就是我所爱的江南。她仿佛一个温婉的女子,小桥是她弯弯的眉毛,流水是她清澈的眼眸。她可能比不上北国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但却有她独一无二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江南,无数人梦中如诗如画的家园;江南,时时牵动我心中的思念。小桥流水,田园如绣。我的心像一簇微风中的幽兰轻轻颤抖,淡淡的忧郁,轻轻的愁绪,一切的一切尽在不言中。

你好,我梦回萦绕的江南!   

这篇短文,大量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如诗如画的江南美景。 诗词的引用,更增添了一份文学韵味。江南之美,美在风景;江南之美,美在诗意。


皮影戏,你好

钱梦笑

小时候,我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农村。那里没有高大的楼房,没有繁华的街道,那里的生活闲适而又充满了情趣。

逢年过节,村子里总会有些艺人来表演。记忆中有一次,夕阳西下,空中的太阳少了份中午的凌厉,多了份娇羞。橙红色的光芒洒在泥路上,路两边的植物也罩上了一层橙红色的外衣。爷爷骑着三轮车,我与奶奶一同搬了个板凳坐在三轮车上,一起去看戏。太阳渐渐褪去了光亮,消失在了世界的那一边。那时村中还没有路灯,只能借着月光看路。突然眼前一亮,远处明亮的灯火映入了我的眼帘。我知道那是为表演亮起来的灯火,心中高兴极了,站在三轮车上指着那灯火的方向,高兴的说道:“奶奶快看,我们要到了!”奶奶嗯了一声抱着我说道:“坐好了,别摔下来。”听了奶奶的话我便耐着性子坐了下来。

 到了表演的地方,表演刚刚开始。这一次表演的是皮影戏。全村的小孩子都喜欢看皮影戏。有的小孩挤到前排,有的小孩则是骑在大人的肩上。我也一样挤到了前排。只见几个表演的艺人搬来一个台子,台子上有一层白幕布,那便是皮影戏的关键,皮影戏的小人儿便会在这个白布后面作出一系列的动作。接着那人又拿来了几个皮影小人,小人们都十分精致。每个小人都是由兽皮做出来的,并且手肘和膝盖之间都有一个圆环相接,使皮影小人的动作更加灵活。

“哐”一声锣响,台下原本议论纷纷的人们立马安静下来,坐等着皮影戏的开始。白幕布后的人一亮嗓,皮影小人也就在白幕布后露出了形态。定睛一看,这个皮影人一身黑衣,头顶还戴着个帽子。这不就是武松吗?那皮影戏的唱腔也是十分独特的,许多的戏剧唱腔也运用了皮影戏唱腔的方法。

  “哐!”又是锣声一响, 只见武松一棒打下,刚才还张牙舞爪的老虎便瘫倒在地上。“啪啪啪!”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次愉快的皮影戏表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幕幕画面让我回味无穷,难以忘怀。

今年暑假,我来到了皮影戏之都——陕西。在这里,皮影种类丰富多样,让我大开眼界。为了欣赏皮影戏的美,我特意去了西安的皮影博物馆。走进这博物馆,我就被满墙的皮影人震惊了,真是美不胜收,让人眼花缭乱。这里不仅有皮影小人,还有皮影小车、皮影灯笼这一类物品,不仅有陕西本地特色的皮影,还有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外地皮影。最让我叹为观止的是,那一幅由皮影技法做成的清明上河图,图中街边的人、桥上的人,来来往往,惟妙惟肖,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古老而焕发青春的皮影戏,承载着我儿时的欢乐,寄托着我未来的希望。皮影戏,你好!

文章饶有兴趣地记叙了一次随爷爷奶奶看皮影戏的经过,童年的经历给小作者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并进而对皮影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武松打虎”和“清明上河图”的描述较为细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