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财富来自于一种思想的状态,以及很少的,甚至没有任何的辛苦劳动

来源:东饰资讯网

世界其实很简单,生活中大多数的烦恼和不愉快常常只有一个根本原因:

钱。

什么烦恼忧愁,什么焦虑失眠,什么暴躁易怒,什么辛苦艰难,什么迫不得已。。。

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我想要有钱”、“我想要更有钱”。

但俗话说得好——“钱这个东西特别挑人”——你的行为对了,才会得到对的结果。而你的行为路径,又是你思维方式的产物。

因此,真正厉害的人,首先是他的思想很厉害,包括“有钱”——这只是他思想的一个结果而已。

巴菲特和比尔盖茨都是非常厉害的人,当然也很有钱,对于人生的成功,两人有个共识叫“专注”。

而专注的另一个意思就是简单。

简单是一种能力,对简单的人来说“简单”很简单。但对不那么“简单”的人来说,“简单”很难,非常难。

世界这么喧嚣,信息是无穷无尽地繁杂多变,诱惑和干扰无处无时不在,在这样的环境当中,人很难不陷入胡思乱想当中。

比如说比尔盖茨,网上流传过一个段子,「比尔盖茨每天赚2000万美元,每秒赚250美元。假如地上有100美金,他完全没有必要弯腰去捡。因为捡的过程需要花去4秒种,这一弯腰的时间他赚的已经超过1000美金了。」

其实盖茨是会捡钱的,段子的意义在于提醒人要专注和不被外界诱惑、干扰。

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个人或你自己,就会发现他/她或你不会在当下一件事情上保持太长的注意力,不是主动就是被动,你们的关注点一定会转移,而当转移频繁地发生几次后,你甚至会记不清楚最早的关注点是什么了。

这个时间如果拉长了看,童年的你,青年的你,中年的你,老年的你,甚至像是不同的物种。所以,人生若只如初见,等闲变却故人心——初心不忘,是很难做到的。

初心,其实是纯心。

而当一个人的心足够纯净的时候,他会变得很厉害、很强大,别人对他的感受浓缩起来的话,可以总结为,又硬又软又简单。

乔布斯就是这样的人。

很多与乔布斯接触过的人都说他有种“扭曲现实立场”,让你不由相信他、相信他的话。他说话做事很简单很直接,不会顾及对方的面子和感受,而他喜欢的合作伙伴也都是被他称之为“A级”的人才,他认为他们之间的沟通最有效率,工作非常愉快有成果。

而普通人跟不上这种节奏,因此常常感觉到乔布斯的“强硬”和不近人情。但实际上,乔布斯这种人不是不近人情,只是他不屑于在其上面浪费时间。

2009年,在结婚20年典礼上,乔布斯对着妻子泣不成声,“20年前,我们相遇,彼此陌生,但我们一见钟情坠入爱河。阿瓦尼的漫天雪花见证了我们的海誓山盟。岁月流逝,儿女长大,有过甜蜜,有过艰辛,却没有苦涩。我们的爱意历久弥新,携手与你相伴走过漫漫人生,我们虽已苍老但更加睿智,任皱纹爬上面容,任沧桑布满心间。”

猛虎也有细嗅蔷薇时,何况人呢?

又硬又软又简单,是杰出人物的处事原则,也是他们的过滤方式。

因为知道自己的时间太珍贵太重要,所以他们不愿意把时间消耗在鸡毛蒜皮上面。

真正厉害的人总是只相信自己相信的、不相信自己不相信的。

明白这点,你会发现他们很好相处——高效、有意义有价值、坦诚相待、保持距离、彼此成就。。。都是他们所喜欢的。

硬,是他们面对干扰时的态度;软,是他们面对珍爱时的态度;简单,是他们为人处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大巧若拙,大智若愚,人生成就的全部智慧,不过是一次次简单的叠加而已。

稍窥此中的境界,你就会发现世间事峰峦叠张、迷惑重重,如果剥茧抽丝的话,外面的张牙舞爪只是虚张声势,就像吃草的动物都有角,终归是掩不住自身的虚弱。

世上的一切事业追求,包括对钱的追求,归根结底,都是对自身思维方式的修炼。

你看巴菲特赚钱那么多、那么厉害,但他人有多复杂吗?他的公司有多复杂吗?事实上,巴菲特的生活很单调乏味,他几十年如一日地住在结婚时候的旧房子里,甚至连自家的厨房都不清楚。对他而言,去公司工作是最快乐的事,赚钱只不过是这种快乐的附属品。

所以,巴菲特说他是跳着踢踏舞去上班的,而他的赚钱秘诀也很简单并公开宣扬了无数次。

然而,由于方法太简单,所以并没有几个人可以真正学到手——他们对抗不了自己的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

安全边际、竞争优势和能力边界,是巴菲特投资的核心理念,就这三样巴菲特不厌其烦地说了无数遍,比如只打“甜蜜球”这招,无数人就做不到——手里有棒子,看到球不打;兜里有钱,看到东西不买——太难了。

你看巴菲特的公司投资的企业横跨多个产业、30多万名员工,三、四千亿美元的市值,但是总部只有20名左右的员工。

厉害到、简单到极致的人,才会有化繁为简地能力。

人思维方式的不同,造成了选择的不同,自然就会产生结果的不同。

举个例子,十几年前有人借钱买房子,有人全款买房子;有人房贷三十年、希望越长越好,有人房贷十来年、希望越早还完越好——这就是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

同样50万,借助杠杆的人可以买到多套房子,而选择全款的人则把资金换成了不动产,只能实现保值,但无法享受财富的快速升值。

再比如,有人问农夫:“种了麦子了吗?” 农夫:“没,我担心天不下雨。” 那人又问:“那你种棉花没?” 农夫:“没,我担心虫子吃了棉花。” 那人再问:“那你种了什么?” 农夫:“什么也没种,我要确保安全。”

还有晒太阳渔夫的故事——问:你为何不去打鱼而在这里晒太阳呢当你打了更多的鱼,赚到更多的钱,就可以买大船,然后就可以躺在沙滩晒太阳了。渔夫说:我现在不就躺在沙滩晒太阳吗?

其他如在山村修管道的故事等等,都说明了财产收人、睡后收入、躺赚的根本是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

拿破仑·希尔说,当你通过思考变得富有,你将会观察到,财富来自于一种思想的状态,一个确定的目标,以及很少的,甚至没有任何的辛苦劳动。

诚如斯言。

当然,巴菲特、乔布斯和盖茨这样的人是不太多的,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是活在半睡半醒、胡思乱想和庸庸碌碌之中。

而庸碌的原因,是由于我们接受了环境渗透、改变我们思想的结果。

所以,心为物转;所以,随波逐流。

愚蠢是愚蠢自身最沉痛的代价。叔本华说过,一旦停止为实际生活操劳,庸俗的人们被打回了原形,只能依靠自身内在时,人生就会被不堪忍受的无聊包围,如同行尸走肉,只有疯狂的激情才能稍微点燃死气沉沉的生活。

对于这种平庸和无聊对人生的破坏,古人早就做出了警醒:“圣贤之乐在心,故顺逆穷通随处皆泰,众人之乐在物,故山溪花鸟遇境才生。”

财富毕竟是外物的刺激,它像海水一样,喝得越多,就越干渴。只有改变自己的心智惯性,才不至于成为被外物操纵的奴隶。

生活中有很多的困难,头绪纷繁,千丝万缕,我们难免会有不耐烦、想逃离和发脾气的时候。

但放纵毕竟无益于解决问题,那只会继续加大。与其像小孩子一样的发脾气,和困难较劲,不如认清现实,学会借力。赌气有什么用呢?脾气是最没用的东西,是软弱无能的表现。《道德经》里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硬碰硬,最多只是两败俱伤,更多时候是你被碰到头破血流——发展才是硬道理。

骨头要硬,身段要软,能够包容别人的人才能成为大器。

都是肉身凡胎,谁还没有点小毛病呢?不要觉得别人怎么着就是别人的错,而你问心无愧,实际上别人经历的情况你也经历过,当时的你也是很鲁莽。所以,还是要理解,要原谅,要成全,要帮助别人成长。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