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怎么看透对方是什么样的人

来源:东饰资讯网

有一种很神奇的法术叫读心术,虽然是虚构的,但是人人都想拥有这项技能。怎么才能轻而易举地识破别人的想法?最近有个公众号“社会学了吗”教了大家一招:通过投射效应了解别人的想法。我们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先说说什么是投射效应。大文豪苏东坡有过这么一个段子,有一次他拜访佛印和尚,两个人坐着喝茶聊天,苏东坡对他说我看你像一堆狗屎,佛印和尚听了,非但没生气,反而说看苏东坡像一尊金佛。苏东坡还以为自己占了大便宜呢,回到家还跟朋友吹嘘,结果朋友一听,说你太丢人了,佛家有个说法,你看别人是什么,你自己就是什么,这不明摆着人家是尊佛,你是坨狗屎吗?苏东坡这才明白了。段子里这种把自己的心境投射到别人身上的效应,就叫投射效应。

那你可能要问了,这不是一种佛家的境界吗?我们普通人也会这样吗?是的,我们确实经常把自己的想法和心情投射到别人身上。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群大学生分为两组,给其中一组放喜剧电影,让他们心情愉快;给另外一组放恐怖电影,让他们产生害怕的情绪。然后,给这两组人看相同的一组照片,让他们判断照片上人的面部表情。结果,第一组普遍觉得照片上的人很开心,第二组却普遍认为照片上的人害怕紧张。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这样,不自觉地就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归属到他人身上。比如说,一个妈妈带着小孩在街上走,妈妈边走边打电话,孩子一不小心撞到了电线杆上,这个妈妈只好不甘心地挂了电话,还责备女儿怎么不好好看路。妈妈的这个行为就是把自己的能力投射到了孩子身上,完全没有考虑到孩子还小,走路不小心撞到东西很正常。其实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我们经常认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也会喜欢啊,父母总会根据自己的意愿给孩子设计前途啊等等,这些都是心理学上讲的“投射效应”。

总结起来,投射效应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指个人把自己的特性加到了别人身上。比如,自己仇恨别人,就觉得对方对自己也有敌意;自己喜欢的人越看越喜欢,讨厌的人怎么看都讨厌。很多男生在追女生的时候都会犯投射的错误,自己喜欢对方,就觉得对方也喜欢自己,直到表白被拒绝都觉得是对方不好意思说出来。

第二类投射效应是把自己的缺点加到别人身上,让自己更加心安理得。比如,一个考试爱作弊的人就更容易发现其他同学作弊的行为,发现之后他会觉得,我作弊理所应当,因为别人在作弊,我不作弊就亏了;再比如,爱乱扔垃圾的人也会找借口说,别人也在乱扔,凭什么说我。也就是说,自己有某些缺陷或不良品质的人,会不自觉地对别人相似的缺点更敏感。有些人还会特别关注偶像的某些缺点,比如有人批评年轻人不应该吸烟,他可能会说,你看电影里的大人物叼根烟,多潇洒啊;你说他应该在大学期间好好学习知识,他可能说,比尔盖茨就没念完大学,也一样当了世界首富。这就是第二种投射效应。

既然投射效应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么普遍,下次你想了解一个人的时候,不妨仔细观察一下他不经意间的言谈举止啊,待人的态度啊等等,基本上就可以画出他的特征肖像了。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社会学了吗”(通过投射效应,学会“读心术”)

音频稿:张帅冰

讲述:韩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