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伪科普来找茬之浙江自然博物馆

来源:东饰资讯网

No.8

长篇前面的广告比较划算

欢迎小伙伴们把看到的好吃的(煮烂的不行)、好玩的(违法的不妥)、好看的(重口的不回)发朋友圈并@我或者截图发到我们的公众号上,我会给你找到答案。每周我还会从上周@我的内容里精选出好吃好玩好看的整理汇总与大家分享。

上周有几个提问的小伙伴,但是都是几个老问题:金铃子、牛蛙、狗。也就不一一详解了,可以在公众号里查看历史消息。今天想写点正经的科普——关于我们浙江省最大的自然博物馆,数量巨大的标本和姿势的一点点浅见。

作为浙江省最大的自然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馆,自然是科普界的权威,不过也许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很多错误与浙江最大最权威的名号有点不相符。当然我也只是一个普通的爬行动物爱好者而已,本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愿与大家分享、交流。限于本人才疏学浅,本文仅对自然博物馆中爬行两栖类姿势进行探讨,其他物种只能暂时围观。

1、在浙江物种介绍的图片墙上,的照片不是太清楚,但我觉得从体征来说这应该是一只斑鳖,就像古代把斑鳖混淆一样,其实的头部会更小一些。

2、左下的中华鲟就只能呵呵了,这是一条西伯利亚鲟中华鲟的鼻子圆而短,尾巴也没有图中这条西伯利亚鲟这样又尖又长。而且西伯利亚鲟在遥远的俄罗斯,现在由于养殖货多了,在各大酒店里常见。不过店家肯定骗你是中华鲟。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不能吃的,你又不是人大代表。人家养死只东北虎才罚3000块,你吃了就是十五年。

3、在进化论的介绍中,达尔文像前有关于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介绍,配图里的巨蜥其实是海鬣蜥。加拉帕戈斯群岛是没有巨蜥的。而中间的象龟准确点说应该是加拉帕戈斯象龟,以区别于其他象龟。因为加拉帕戈斯群岛远离大陆太久,岛上的物种已经完全独立形成自己的生态体系。

4、很多小清新都喜欢拿些违反自然规律的动物照片来文艺玻璃心。可事实是这些都是源自印尼自然摄影师的摆拍照片。很不幸,自然博物馆也属于这样的小清新之流,还配了一句很low的介绍。不会采用这样的攻击方式,雨蛙也不会用手去抓东西。都是被胶水黏住了。下次看到大自然的照片底下注的是来自印尼的摄影师,那就呵呵吧。

5、右上的黑胸叶龟,这名字是地龟的别称而已,却被用在标本的注释里。作为博物馆,学名与别称还是不应该混淆的比较好吧。而且地龟的背甲不会隆的这么高,这应该是一只锯缘摄龟

6、左中的鲍式动胸龟,这名字真的是日了狗了。看标本应该是三龙骨龟,但这鲍式动胸龟我真是查了好多资料都没有找到有这种新物种啊!

7、还是名字的问题,黄额闭壳龟虽说有个别名叫海南闭壳龟,但绝对不是学名。

8、这明明是安瓿闭壳龟,就因为壳黑变成乌龟中华草龟)了?

9、我只知道很多水龟背甲长出绿藻后都可以叫做绿毛龟,但是单独成种我还是第一见到!

10、黄额闭壳龟终于出现了,可是——这标本应该是一只乌龟中华草龟),而不是闭壳龟吧!

11、响尾蛇因其尾尖有一个发声器官,故名响尾蛇,可是请问这条响尾蛇的响尾去哪儿了?这个标本从头部判断应该是条烙铁头,但具体品种颜色退了无法判断。

12、我不知道是标本褪色还是本就不是赤链蛇,反正所有的蛇类标本都怪怪的,想通过非颜色体征来鉴别对我来说太难了。

13、这么小的个头和颈部的覆盖大鳞片肯定不是湾鳄,应该是条暹罗鳄

14、暂时还不知道有胎生的“四脚蛇”。

15、不知道是标本还是我拍的模糊的原因,但是草绿龙蜥应该是不会有啤酒肚的。

16、同样的原因,制成标本后颜色会有变化,但是这偏差也太大了,而且多疣壁虎的特征深色横斑纹怎么会变成竖斑纹?

17、标本与原物的体型差别可能比较大,体色斑纹也看不清,但是峨眉林蛙长这么胖真的该减肥了

18、泥螈是一个属,但下面还有种,标本是一种——斑泥螈。没有错,只是不够严谨。

19、中国瘰螈没有竖条斑纹,而且背部有长脊隆起,这条……可能标本还是泡多了福尔马林吧。

20、红瘰疣螈最大的特征便是两侧的红色有瘰疣,但是标本既然没有颜色,连突起物也米有了。反而有可能是一条中国瘰螈

21、平胸龟平胸龟,干嘛要扯上我的外号!而且传统风水学里更喜欢叫他鹰嘴龟,神兽中的玄武原型就是鹰嘴龟。俗称不是学名,严谨严谨!

写完这些,回过头再看看,其实问题还不止这些。其他物种类也有很多错误,但毕竟那些物种我并不擅长,而且时间也不够了,光爬行和两栖类的已经资料查到吐血。我同意人非圣贤,但作为一个国家级,又是全国排名靠前的博物馆,保持严谨和认真绝对不为过。甚至场馆的布置也有很多可以改进提高的,虽然已经领先国内其他博物馆很多很多。我知道博物馆的体制问题非常现实,但越成熟就越不会去抱怨那些客观原因。当你想做一件事的时候,真的会有全世界来帮你。当然,我也不是什么权威,可能这些我不赞同的标本真的是没有错误,只是福尔马林的陈年酒香让那美丽的动物们黯然失色而已。

暂时就只能写到这儿了,查资料查到黑眼圈。特别是那些颜色消失了,还没有斑纹和体型特征的标本,加上有些拍的也是不清楚,对照着各种资料对比,用百度还要先把错误的信息去除。希望大家以后去浙江自然博物馆可以留心看看。当然,找茬这事只是刚开始,后面还会去其他动物园和博物馆里要事体,嘿嘿。

最后要感谢在微薄、微信上帮助过我的各位大神,还有翻墙才能看的维基百科和谷歌搜索。科普精神离不开各位大神,也离不开翻越高墙的好奇心。

猛戳二维码加关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