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陨落》书评
读完《巨人的陨落》,意犹未尽的感觉。作者很认真,很诚恳,也很严谨,贡献了一部良心作品。这本书展现了一战前后的时代背景和身处其中的人们,讲述了其中几个主要国家及其所属不同阶层的人们的故事。
能够爆发世界大战的时代,必然是社会矛盾非常突出的,不同的阶层之间冲突非常尖锐。比如英国的贵族、资本家与普通矿工阶层之间的矛盾冲突,俄国贵族统治阶级与普通工人阶层之间的矛盾冲突。而剧变时代下的人们,虽然都有各自阶层的局限性,也都凭借自己的个性、能力和追求,从各自的角度出发,主动或被动、有意或无意的参与、推动甚至改变了时代的发展,每个人都走上了自己独特的道路。最终,政治、经济、社会和人们的生活都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时势造英雄,同时,英雄造时势。敢于抓住机会、创造机会,与时代、与命运抗争的人,推动了时代的发展。他们是时代的佼佼者。这样的人,头脑清醒、心态开明、目光长远、有主见、有决断、有担当。这样的人,可能来自贵族阶层,更可能来自矿工、机械工等普通的平民阶层。
沃尔特,德国名门之后,作为年青一代,他思想开明,头脑冷静,敢作敢为,乐于接纳新事物,对事物保持清晰的认识。他跳出上一辈固守的传统阶层观念局限,他的爱国热忱绝不亚于他的上一辈,但他对世界的认识能够更客观。他竭尽所能的效忠于自己的祖国,在战场上机智、勇敢、无畏。同时他也努力的去争取、保护和坚守自己的爱情,赢得了茉黛的忠贞相随、艰苦与共。困难时暂时的,在未来,他必将有新的作为。
格斯,美国议员之子,初出茅庐,以总统身边一个初级职员的职位做起,发挥自己的优势,抓住历史的关键时刻,在不同国家的特定历史节点穿针引线,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甚至对历史的改变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经过职场和战场的磨练,意志更加坚定,头脑更加理性,性格更加稳重。随着他不断地成长,心态也逐渐成熟,从迷恋黑帮家族无脑的年轻美女,到最终找到一直在身边的聪明智慧的记者伴侣,事业、爱情都从青涩走向成熟。
格雷戈里,俄国机械工人,亲眼目睹父母分别惨死,年少便担起家庭重担,努力追求幸福的生活,对家人有担当,能包容弟弟的种种自私,更有勇气反抗暴戾的警察对乡下姑娘的欺凌,在战场上他能够引领和保护同样来自平民阶层的战友。他深刻理解沙皇暴政下底层人民遭受的苦难,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引导了有良知的军队和人民拉开十月革命的序幕,并在革命进程中不断进步,成为一名优秀的革命者。在革命取得阶段性成功后,他并没有盲目的随波逐流,而是清醒的认识到新的问题。在未来,他的命运似乎留下了大大的问号。
比利,英国矿工,13岁的年纪第一次下矿井,就能凭自己的勇气和胆量,应对老矿工对新人的恶作剧捉弄,也赢得了一众老矿工的尊重,同时也让他从普通矿工群体中脱颖而出。随着情节的推动,在不同的关键事件中,他始终保持独立思考,在战场上同样不盲从,客观认识所面对的现实环境,理性分析,不断地磨练,拥有穿透真相的洞察力,勇于说出真相,在遭受军事法庭不公正的审判时,也能够冷静的据理力争,在激烈的竞选中,同样保持豁达的胸襟,平静而理性的陈述,最终成长为一名工人阶级领袖人物。
茉黛,英国贵族,虽然出身贵族,但她思想开明,真正理解女性在当时社会所遭受的不公和压迫,也能够勇于为争取女性平等地位做出不懈的努力。她发自内心的同情平民阶层的妇女,通过慈善诊所、办报纸等方式,真正去帮助底层受压迫妇女,切实的从生活上和精神上帮助她们。她也勇于追求她的爱情,一旦认定,忠贞相守,毫不介意放弃贵族的优渥生活条件,像平民一样,学习料理生活起居,甚至出去工作补贴困难的家境,笃定追随爱人过苦中有乐的生活。
菲茨,英国贵族,他拥有贵族阶层典型的傲慢和固执,死守着传统贵族的眼光、规则和处事方式,不愿意接纳新时代的变化。虽然名义上办慈善,但那只是沽名钓誉,他并不真心的同情平民阶层。同时他也拥有贵族阶层典型的自私,生活不检点,为一己私利不惜大力推动军队私自干涉俄国,甚至滥用私权强行将比利陷害入狱。但他对祖国的确是忠诚的,是真心爱国的,当然他的财富地位也都来自祖国的制度。尽管他苦苦挣扎着想要维护旧有社会秩序,但历史的车轮不会为之停下,他也必将随着他所维护的贵族阶层一起走向没落。
当然,这本书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瑕疵。由于所选取的国家以及代表性的家庭和人物过多,多线的叙事显得平淡且凌乱,不成体系,故事线过多,又无法自如的掌控,似乎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也因为人物过多,因此对人物的刻画不深入、不立体,仿佛每个人物仅仅是为了满足特定节点的剧情推动需求而机械的上场,人物的故事发展线不流畅,都是零散的点。一战背景如此宏大,短短一部小说怎可面面俱到;不同人物的发展何其复杂,如此简单的几点布置怎能尽述其内心的种种。为了求全而勉强求全,又为此牺牲故事性和人物特点,反倒不如狠心削减一些次要的故事线,保留几条脉络清晰的主线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