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什么是虚假的优越感

来源:东饰资讯网

盲目的自信所导致的虚假的优越感容易麻木自我。


做了一些事情,取得了一些成绩,你是否觉得自己牛逼轰轰,想着周围的人都不如自己,慢慢的优越感。这样的认知很危险,一旦你觉得自己很厉害,只是你还没有遇见比你更厉害努力的人,所谓“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就是这么残酷”。

人其实很容易产生虚假的优越感,当在一个环境中做到游刃有余,个体就会觉得自己已经做的非常棒,所向披靡,可是现实是,你的这个环境(平台)真的是最好的吗?你做到了这个行业(领域)的前20%吗?如果没有,那么我想你只是拥有了一种虚假的优越感。


阿德勒提出的“优越感”,是与“自卑感”相对应的概念。自卑感会促使人去采取行动努力去改变目前的处境,以期获得优越感,但是生活中的有些人只是表现型人格的人,他们所表现出的过程并不能真正去解决问题,只是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来自我陶醉、麻木自己,为自己找到一个合理化的借口。但是实际上造成自卑的场景仍然为改变,问题依然存在,那么逐渐累积的自卑感会演化为心理压力。
例如有些人为了证明自己去过很多地方,在小山坡上摆拍然后回去P图发朋友圈,说自己去了哪个国家旅行,当集齐32个赞,内心虚假的优越感得到无限满足,但事实是ta也许每天过着窘迫的生活。
还有一些人取得小成绩,就大肆宣扬,不断的想证明自己多么厉害,认为周围的人都不如自己,而真相是这个世界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当你看不起周围的所有人,认为他们都不如自己可是却无力跳到更高的平台时,说明其实你高估了自己。人最难的是认清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一直用一种迷雾般的状态去认识世界和你周遭的环境,这是一种逃避,等到问题真正的出现,可能为时已晚。


人天生就是一种趋利避害的动物,喜欢安逸,讨厌冒险,大多数人都喜欢待在自己的舒适圈。舒适圈(Comfort zone),指的是一个人所处的一种环境的状态和习惯的行动,人会在安稳状态中感到舒适,没有危机感。舒适圈是一种精神状态,它导致人们进入并且维持一种不现实精神行为之中,也就是我们说的虚假的优越感,这种情况会给人带来一种非理性的安全感。


舒适圈

从舒适圈的图像中我们可以看出,90%的凡人都是待在舒适圈内部,只有10%的人愿意走出来去追求梦想,获得自我实现。如果内心里有哪怕一点渴望,那么就先从走出舒适圈开始吧。

走出舒适圈.png


不要让虚假的优越感麻木自己,跨出自己的舒适圈,才能看到更多的风景,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

1.正确对待你的负向情绪
当你压力很大、非常伤心难过的时候,我安慰你说多往好处想,会比较好,可能很多人觉得这是隔靴搔痒,一点用都没有。但是我希望你明白的是,有些你知道的道理,只是暂时没有去践行而已,你目前的状态也不是失败,只是暂时没有成功而已。心理学里面有一个蔡戈尼效应,是指人们与生俱来一种做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如果事情没有完成,那么这一动机会让他留下深刻印象。所以,时常“温故”内省,能够更深入的去认识自己的情绪状态,解决问题。

2.先设定一个小目标
走出舒适圈,需要一个目标,不然就像航行在大海的船没有了方向。但我们在设立目标的时候,不可太大,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要相互结合、相互辅助。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将其拆分成一个个小目标,一步步去完成。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人的身心会有一个最佳状态,也就是心流。当你努力不足时,你会感到无聊没劲,自然不会有什么压力,当你努力过度,就会应付不来,最终导致放弃,只有在心流状态达到忘我境界时,你的压力才是刚刚好,表现出的效果是最好的。所以,你的目标要和你的用力相一致,这个需要不断的去调整优化。例如,你想要瘦下10斤,那你不可能一天之内就瘦下来,设立目标之后,你需要制定一个计划表,多长的周期,安排到每天的任务有哪些等。

压力管理曲线

3.马上行动
也许你脑海中有很多奇妙的点子想法,也许你有很多想要尝试的东西,如果你迟迟不去行动,那么这一切都只是你的幻觉而已,你要做的就是马上行动。心理学里有一个脚在门槛内效应。当我们拥有了首次愉快的体验后,我们会觉得这种感觉很好,进而继续做下去,即便做下去的难度会比首次高,但人们仍然乐意。所以,马上行动是最重要的。


有所成就的人通常会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去往更大更高的平台,他们不会满足于当下的小成绩,对外,他们向周围一切的人学习,内观,他们常常自省,不断修炼内功,目标的达成永远不是终点,只是实现人生价值旅程中的一个里程牌,永远不要沉醉于虚假的优越感。跳出舒适圈,去看更美的风景。区域只是帮助你客观的认识自我,如何对待还是得看你自己的心。也就是说,如果你对现在的圈层不满意,那么努力跳到更高级别的圈层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