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微信团队谨慎地发布了小程序的24小时之后,我终于谨慎地推送了这篇文章。
微博的崛起让马化腾感受到了巨大危机,他需要迫切开发出一款能够与之应对并迅速抢占用户时间的产品,后来,张小龙为他做到了。可以说,微信在很短的时间内,发展为数字社会的主要基础设施——8亿的活跃用户,这个数字意味中国每一个拥有智能手机的人,必用微信。微信成为连接人与人、人与服务甚至是人与商品的纽带。
实现人与人、人与服务和商品的连接,这点微信及其附加的订阅号和服务号已经达到目的了。订阅号的兴起,给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内容获取和服务获取体验,大大留住了微信的用户时间;订阅号也给内容供应者和服务供应者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生态,自媒体因此无处不在,很多公司甚至通过运营订阅号,获得了丰厚投资。
但是在张小龙看来,公众号也有很多的缺陷。公众号成为了一个客服和消息推送器,用户会接收到大量的push信息所骚扰。我在此前的一篇文章里提到,即便微信团队在这几年来做的足够好,但微信的内容过载、人际过载还是让微信面临严峻的社会化挑战。
张小龙自然不会加剧这种挑战。一个网站不能推送给用户,不会骚扰到用户,但是又能让需要服务的人很容易触及到。这样一个载体有很强的需求,是市场空白。他想要通过应用号来弥补服务号在这个领域的不足,给用户更便捷的服务,同时填补这个市场一空白,能够给开发者带来商业价值。
在今天,马云想留住用户时间,马化腾也想留住用户时间,五花八门的互联网产品都在想办法留住用户时间。当初张小龙说,一个好的工具或软件应该是让用户用完即走的。很多人觉得,那是因为微信有足够大的用户和黏性,张小龙才敢这么说。不过现在看来,他确实这么做了。
张小龙就是希望把微信打造成为一个强大的工具,而不是一个庞大的平台。强大的工具,是一个宏大的目标。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就是因为我们学会制造并且使用了各种各样的“工具”。所以既然张小龙要试图要用新产品填补服务号的不足,必定会想到要做应用号,因为应用本身即工具。
张小龙平时深居简出,几乎不公开露面,大部分时间都潜伏在办公室专研产品。前年的公开课他第一次公开露面,宣布微信要做一个应用号,投入到公众号之外新的服务形态,并且他把新产品的上线时间定在了项目启动一年之后的1月9日。
十年前的1月9日,iPhone面世。无疑,张小龙在致敬这款伟大的产品,同时也在暗示他的小程序,也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微信提前信誓旦旦地宣布要做一个产品,这让外界对小程序倍加期待。可是眼看一年快过去了,什么是小程序,大多数人并没有一个具象化概念。
2016年12月29日,张小龙在广州微信公开课上带着他的小程序出现了。他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全面解析了什么是小程序,以及小程序会带来怎样的新形态。
当天,张小龙的演讲前半部分明显有点紧张。这个他酝酿了整整一年的产品,估计连他自己也要捏把汗。演讲中,张小龙提到:
小程序是一个不需要下载安装就可使用的应用,它实现了应用触手可及的梦想,用户扫一扫或者搜一下即可打开应用……应用将无处不在,随时可用,但又无需安装卸载。
随即外界都在猜测,小程序又将如何嫁接到微信上?有什么样的流量入口?可以订阅吗?能够分享吗?等等。
直到今天,小程序才正式向大众揭开神秘面纱。
到此,我的简单理解是:用户关注了一个公众号,就像找了一个app,进去就像使用app,它不会发东西,不会打扰用户,等用户需要的时候,去用就可以了,用完即走。
并且,我们今天也发现了,张小龙兑现了他之前的诺言:小程序没有流量入口,没有订阅关系,不能转发朋友圈等等对于产品权限的控制。小程序没有粉丝,只有访问量,也就是说,没有订阅关系。这点跟PC时代是一样的,你想要访问一个网站,并不需要成为这个网站的粉丝。
我们想要进入小程序,只能够通过线下扫描、搜索和朋友分享(注意不是朋友圈)的方式来打开小程序。
也就是说,微信已经将小程序的线上导流乃至其他功能都控制得很死,这估计让第一批想吃螃蟹的群众大失所望。
微信这样做,无非处于两方面考虑:一是将小程序对用户的干扰降到最低;二是将用户往线下引导。
对于第二点,我们从张小龙在演讲中举的两个例子可以一见端倪:
1.比如我直接扫一盏灯,就可以直接启动它。类似在博物馆的场景,用户可以在不同的内容前面,就可以获知当前物体背后的信息。对小程序来说,用手扫一下就能启动;
2.在一个餐馆点餐,不需要下载他们的程序,扫下二维码就能做排队点餐,吃完不需要卸载,当它不存在就可以了。
事实上,在今天我们现在已经很少用App Store了。张小龙也没想过要做一个小程序商店,这对他来说没有任何必要。APP领域已经过饱,小程序想要的不是分发流量,而是挖掘线下流量。在APP时代,我们需要查找,下载,注册登录才能够应用。而小程序,就像张小龙举的例子,假设你需要购买车票,只要扫一扫就能直接付款,无需关注这个车站的公众号,更无需注册登录。我只需要一台手机,并且手机里有微信,就能快捷地体验到服务,同时它的麻烦程度没有网站那么复杂,也没有下载app那么麻烦。
张小龙所说的不想占用用户太多的时间,其实结果却恰好相反,小程序会让我们的生活更离不开微信,它将实现张小龙的工具产品理念,并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每个个体,或许会是将来互联网的重点。
这便是张小龙的大智慧。小程序出来之后,更多的新的流量以及线下流量将得到挖掘,微信也许会因此而建立起更大的数字帝国。
好了,我说了半天,你们被小程序刷屏了一天,宝宝们还不知道怎么找到小程序的入口?
我来手把手教你们。
简单说一下如何发现小程序:
更新版本
iOS6.5.3版本或Android6.5.3版本
在微信搜索框搜索“小程序”
(我个人是通过线下扫描二维码激活的)
点击这个小程序示例:
恭喜你,到这,你已经打开了新姿势!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方法发现小程序?
1、线下扫码
小程序最基础的获取方式,是二维码。
大家可以打开扫一扫,
通过微信扫描线下二维码的方式进入小程序。
2、微信搜索
在微信客户端最上方的搜索窗口,
你可以通过搜索获取一个小程序。
3、公众号关联
同一主体的小程序和公众号可以进行关联,
并相互跳转,该功能需要经开发者自主设置后使用。
4、好友推荐
当你发现一个好玩的或者实用的小程序,
可以将这个小程序,
或者它的某一个页面转发给好友或群聊。
5、历史记录
当你使用过某个小程序后,
在微信客户端的“发现-小程序”里的列表,
就可以看到这个小程序。
接下来,你会在发现窗口,看到“小程序”
这时候,你再回到搜索页面,搜索一些已经生成小程序的大号。比如我这里搜索“腾讯视频”:
你会看到腾讯视频的小程序,点击进入:
好了,到这里,我就果断把腾讯视频的APP卸载了。(因为我手机只有16g内存)
宝宝们,开玩吧!
推荐阅读:
1、JasonNg《小程序想要干什么》(可能吧公众号,之前几篇小程序爆款文章都是从那出来的)
2、黄有璨《微信小程序开闸,我的一些体验和思考》
3、微信公开课《你好,我是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