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阮义忠的《在他乡》中读到:“具反省力的摄影人,在揭露不公不义的同时,也向世人以及自己提出了质问:在了解世界的众多黑暗面后,对人性的悲悯与互助是否仍具信心?”
被这句话触动,不禁让我想起鲁迅说的:“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这是鲁迅在当时刘和珍君事件中,表达的愤慨与对丑恶的揭露。与之相反,想到也可以以“最深的善意来推测他人”。
不知道有没有史学家做个这样的分析,纵观历史,随着人类的发展,是光明的面积越来越大了,还是黑暗的面积一直在扩张?我的主观判断是:无论人类文明如何发展,大概黑暗与光明一直相生相伴,拉锯式的存在。
因为人性,我以为不是本善的,也不是本恶的。一个人可以对一只蚂蚁产生怜悯之心,同时也可能是个杀人狂魔。似乎简单的用善与恶来评价所有人性并不准确,也许人性并不统一。有的人善,有的人恶,有的人善恶同体,或者善恶随着一个人年龄增长、环境的变换也会改变。究竟来说,善恶也只是虚妄的概念,应该超越才是。
所以我相信阮先生担心的大概也不会发生,就像我不相信世界会永远和平一样。但是,若让我选择,我更愿意训练自己以“最深的善意来推测他人”,并且,因为这样对于自己的身心大有裨益。
当我以最深的善意来推测别人,看到的世界也变得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