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卷好书290《100本互联网人必读》系列:《做事的常识》1:游刃有余不单要手熟,还要懂这个
文/杜豆豆
倾一生之力,读经典好书,写有厚度的文字,过有深度的人生。大家好,我是杜豆豆。欢迎收听我解读的《100本互联网人必读》系列。
自在1
游刃有余,一直是我追求的自在状态。
《庖丁解牛》的故事,但凡中学时好好学习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庖丁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厨师,以杀牛的高超技艺闻名。有一天,梁惠王跑去看他杀牛。他一刀进去,凡接触之处,都发出不同的节奏声,竟然象乐曲的节拍一样和谐;刀子只要轻轻一动,骨肉就分离开来,象一堆泥土一样散落在地。
梁惠王很惊奇,问他是怎么做到的。
庖丁说:“我的技术高超,不只是因为熟练,而是由于掌握了其中的规律,摸清了牛的骨骼结构,所以,我这把刀虽然用了十九年,解剖的牛已有几千头,可是刀口还是像新磨过的一样锋利。因为牛的骨节之间是有间隙的,而刀刃是磨得很薄的,用很薄的刀刃来分解有间隙的骨节,当然是宽绰而有余地的了。”
后来,庄子将这个故事写到了他的著作里,感叹说,庖丁能做到这样,是因为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做事从容,不单要磨刀至无厚,还要懂“有间”。
以无厚入有间,方能顺势而为,潇洒自如。
2
你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还是做事不成功?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以勤奋努力而享誉世界。不过,现在的中国人,比起古人来,那可是越来越努力了。不信你瞧瞧自己周围,经常可以看到大清早有人在公园里大声背英文,地铁里也常见有人捧着本专业书看得津津有味,路上年轻人戴着耳机一边走路一边听书的也不少。
也难怪,现在竞争压力这么大,上了大学出来都不见得能找到工作了,不努力不行啊。可是,还是有很多人发现,自己的努力难以有成效,这是为什么呢?
做了很多事,却没有太好的效果。这叫做“不得法”。不得法,就要想办法分析原因,找到症结,思考对策。
常常有人问我:“豆姐,你怎么读书这么快?还能每天都发文章?你是怎么做到的?”
其实,我并没有什么好方法,我不过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节奏,见缝插针而已。离庖丁的游刃有余,还差得远呢。
想一想,现实中的你会有这样的困惑吗?
每天都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可是真的坐在桌子前,却总是拖延又拖延,等到日落西山了,才发现事情还摆在那里,头疼啊!
想读的书摆了一书架,哪本都想看,好不容易下定决心找了一本,没看几页困得睡着了,看不进去怎么办?算了吧,回头再说吧!
朋友推荐你给一个平台写稿,编辑给你10天,让你写一篇书评,你花了一周才看完书,竟不知如何下笔,抓耳挠腮了好几天终于憋出一篇,编辑给打回来让你重写,你改了又被打回来。打回来三次后,你生气得把笔一丢:我不写了,我放弃!
年终要写总结了,你忽然发现,自己忙了一年,可却没什么值得铭记在案的收获。你不禁感叹:这一年,我到底都忙了些什么?顿觉人生迷茫。
这种类似的事情,其实很多人都会遇到,所以,你一点都不孤独,也没必要自怨自艾。
既然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自然有人就会去思考、想对策。你缺的不是才能,不过是技巧而已。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3
你可能要说:豆姐,给点儿锦囊妙计呗!
说实话,我自认还浅薄无知,没诸葛亮那张口就来、指点江山的本事。思来想去,我决定推荐你读这本书——《做事的常识》。
小仓广《做事的常识》你遇到的这些忙而无功的烦恼,正好这本书的作者——小仓广先生也都遇到了。所不同的是,你是求人帮你出主意,他是反向求自己。
他为了摆脱这些困境,花了5年的时间,痛定思痛,以自己为实验对象,把自己那些失败的糗事翻出来,一件件反省、一条条分析,慢慢修正摸索,最终系统化出了一套做事方法。
他依照这套做法,身体力行地去实践,反复调整,居然收到了奇效。如今,他养成了每天清晨5点早起跑步、写电子专栏的习惯,一步步积累,在事业上也风生水起,成了日本人事咨询顾问公司Faithholdings及Faith总研的董事长,还出版了多部书籍。当然,他更开心的是,生活从容了,自己越来越喜欢自己,也因此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在这本书里,他会教你一个特别简单实用的方法:三步循环+两柱支撑,这就是“做事的常识”。
哪三步呢?——“开始、坚持、重复”。
哪两柱呢?——“心态、行动”。
4
向伟人学道,向过来人学术。
很多人很喜欢看伟人传记,试图跟着学点儿成功秘诀。我倒觉得,如果你生来是个普通人,天资平平、运气一般,向伟人学点儿宏观的“道”就好了。如果是学技巧,真不如向一个曾经和你我一样犯懒、如今完全蜕变的当代人讨教。
小仓广先生曾经也是个难以自律的普通人,因为有过做事上的教训,所以更有细节的感受,甚至连某些场景都可能是你熟悉的。比如,他提到的读书、运动、抵御网瘾方面的感悟,我就深有同感。
当然,他的方法适合他,但未必就一定合你的拍,你也不太可能全盘照搬,但他所呈现的这些案例场景、考虑问题的思路,的确对我们思考自身的问题很有启发价值。这点在阅读上还是需要灵活变通的。
日本人写书很有特点,总让人有一种“如入禅堂闻得茶香”的感觉,平和中有精致。小仓广这本书也一样:细致入微,不厌其烦;娓娓道来,不急不慌。而且,结构也很清晰。
前面,他帮你分析在“开始、坚持、重复”这三步中,你会遇到什么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存在?以及心态和行动这两个支柱的重要性。
接下来,他分了三个篇章,分别按“开始、坚持、重复”这三个步骤,分别讲述每一个问题对应的解决方法。
故此,我会在接下来的四天,按照原书的结构为你解读这本书,讲述其中的重点。
以无厚入有间,才能做事游刃有余,活得从容。
从容好了,今天就为你讲解到这里。倾一生之力,读经典好书,写有厚度的文字,过有深度的人生。我是杜豆豆,感谢您的收听。下次我们继续解读《100本互联网人必读》系列的第九本书《做事的常识》,欢迎持续关注。
(未完待续)
创作不易,非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觉的文章有用,别忘了在文末点赞哦。
。欢迎您加入“万卷好书读书会”:。有兴趣的简友请加微信dudoudou189联系我。读书会座右铭:在浮躁的时代,安心读书写作,养育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