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认为我旨在讨论二人的竞选,那么你有必要看完此文。
新上任的美国总统特朗普最近占据了头条热点,他的一系列决策令人大跌眼镜。排华排穆,撤换奥巴马一众幕僚,甚至扬言退出联合国……种种举动让人怀疑他是否能胜任总统这一要职。与此同时,美国国内反对特朗普的游行此起彼伏,连他的小叔子也投身其中,大概特朗普是众叛亲离了。那么既然特朗普如此低能,民众为何会选特朗普为总统呢?
特朗普的竞争对手是希拉里,作为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夫人,她有些极其丰富的政治经验和人脉。而特朗普作为一个商人,没有任何从政经验,奥巴马也曾不看好特朗普,但希拉里还是落选了。除却美国下层民众对政治家族和精英阶层的不满之外,社交媒体在总统竞选中的作用不容小觑。
1984年乔布斯在苹果电脑的发布会上,借乔治.奥威尔的《1984》发表演说,他满怀揶揄的说,乔治.奥威尔担心的1984并没有到来。他说的对,“老大哥”独裁的时代越来越远,但人们似乎陷入另一种完全相反的境地,那就是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里所描述的:“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欧阳修在评价后唐李克用时说:“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忠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欧阳修说,灾祸常常是微小的事物累积起来的,忠勇之士也毁于他们所喜爱的东西,不单单是指喜欢唱戏这一件事,欧阳修说的对,现在人们热衷于网络电视媒体。
电视竞选总统始于尼克松和肯尼迪的竞选,当时电视上的肯尼迪光鲜亮丽,尼克松年龄大了,显得老气横秋,让人印象不佳。尼克松曾把自己的一次竞选失败归罪于化妆师的蓄意破坏。无独有偶,特朗普在竞选过程中也责怪竞选顾问没有把自己打扮得过于体面。政治家原本可以表现才干和驾驭能力的领域已经从智慧变成了化妆术。在林肯竞选的年代,总统竞选人乘坐马车四处演讲拉票,选民可以近距离与他们接触,所以,林肯会给小女孩一个拥抱,并且刮了胡子。现在,即使林肯再世,也会在和特朗普的竞选中败北,所以希拉里输得不冤。有才干但是长相寒酸的人在这个时代被判了死刑。我的一位朋友说,美国此次竞选是精英教育的失败,有一定道理。特朗普女儿在竞选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她在社交平台有一篇粉丝,起到了很好的舆论作用,粉丝见到的也只是脸书上青春美丽的照片罢了。
不独是竞选总统,其他行业对于一个人外貌的要求也很高,在镜头面前魅力四射的人更容易获得工作。在网络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它们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媒介,它们传播的内容多是动态的影像,与昔日印刷媒体截然不同,媒介即信息。电视网络由于自身的特性偏爱娱乐性较强和显浅的内容。同时由于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真理会被淹没在汪洋如海的琐碎信息中。我们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之下,习惯于接受直观的形象,不想也不善于进行二次思索,抽象的长篇大论让人阅读起来很吃力,阅读碎片化兴起。在娱乐业勃兴的时代,文章的风格大于文章的内容,人们更喜欢读起来使人轻松,且浅白易懂的文字。一时之间鸡汤四起,这是高考教育的后遗症,是新时代的八股文。它们的主要特征是,断首凝练一句总结语,紧随其后的是以小故事铺陈和赘述,这不正式高考作文的写法吗?文中人物大都叫“叶子”,“小白”之流,就是不肯给他们起个正经名字,那是因为这是随便编的故事,故事随便,名字也就随便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