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终于结束了,休息了近半个月,又接受了新的任务:看高中语文学考试卷,地点是湘潭大学,为期一周左右。
这项工作其实挺累的,有的学校干脆推掉了。
报到是先生送我去的,办好手续以后,到酒店休息了一会儿,先生在科大的同学请我们吃了自助餐,先生就前往长沙办事去了。我独自在华银国际大酒店休息。
第二天,就按作息时间正式工作了。早上六点二十起床,简单洗漱完毕,七点去华银国际大酒店二楼吃早餐,七点五十统一乘车前往湘大计算机中心,先熟悉评分标准,并完成试评卷一百份,十二点到湘大学生食堂吃午饭,然后去土木系A217会议室休息,上百号人挤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想眯会儿眼只能伏在硬梆梆的会议桌上,以手为枕,睡到十几分钟手就又麻又痛,或者只能背靠椅子,坐着睡,有的老师干脆睡在主席台上。即使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也有人很快睡着了,不一会儿就响起了无拘无束的高分贝鼾声。
会议室里混杂着各种气味,更加刺激了我那脆弱的胃,只觉一阵翻涌,几乎要吐了出来,好不容易才把这股逆流压了下去,然后就想睡个十来分钟,可左睡也不是,右睡也不是,最终选择了伏睡,这可苦了我那两只皮包骨的胳膊,硌得真疼啊,甩了甩手,调整一下睡姿,想再睡一会儿,却无法入眠,拿出手机来看了下新闻,时间就滑向了一点五十,匆匆起身,睡眼惺忪,趔趔趄趄地走向四楼阅卷室,又投入了紧张的战斗。
平时特别讲究、注重形象的女老师们,有的直接坐到了电脑前,既没梳头,也没洗脸漱口,手指灵巧轻快地敲击着键盘;有的小步快走上个厕所,然后用清水洗把脸,给头发打点水摩丝,就快速登陆改卷了,阅卷室里一片清脆的键盘敲击声。
下午从两点一直工作到六点,中间基本没休息。好不容易熬到六点,赶紧收拾东西去食堂吃饭。打了饭以后,在售菜窗口转很久都没发现特别想吃的菜,打了个粉丝和一个青椒炒肉,找了个座位坐下来,虽然肚子里饿得咕咕叫,嘴里却硬是吃不下去。看上去较为可口的粉丝居然是凉的,我那渴望温暖的胃对这种凉的食物非常排斥,饭菜入肚并没有那种熨贴的感觉,勉强吃了几口就食不下咽了。
晚饭后,约七点统一坐车半小时才到达宾馆,稍事休息就洗澡洗衣,等到一切妥当,已是晚上九点了。这时才迎来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光,身心彻底放松,背靠床头,给老妈和先生打打电话,然后看看手机,累了,就沉沉睡去。
第三天是第二天的重复,唯一给我们惊喜的是一根香蕉。下午三点多,湘大一位温柔的女老师面带笑容,给每位阅卷老师送上一根黄灿灿的香蕉。高强度的脑力和体力劳动,已使我们疲惫至极,阅卷室里气氛沉闷,而这根珍贵的香蕉,让一潭静水翻涌起美丽的浪花,让闷热的空气变得清爽。我们舍不得吃掉这根香蕉,把它放在桌子一角,累得不行的时候瞧它一眼,闻一闻它散发的清香,疲劳就消除了很多。
到下午五点左右,感觉头晕脑胀,腰酸颈僵,快撑不下去的时候,就是吃香蕉的时候了。轻轻地撕去它的外衣,露出细腻淡黄的果肉,吃到嘴里,觉得清甜馨香,丝滑软糯,美味的香蕉让我干渴的嘴里和胃里得到滋润。有了这根香蕉,终于完成了第三天的工作任务。
我以连天的哈欠迎接第四天的工作,那种辛苦无法言说。平时阅个九百多份的月考卷,颈椎都要遭受一次摧残,何况是数量庞大的学考卷呢?
负责阅卷监管工作的领导不时地催促,百般嫌弃我们的速度,我们不敢交流,不敢松懈,一路狂奔,既要提高速度又不能“草菅人命”,我们的潜能又一次被激发出来。
下午,闷着头大约工作了三小时,负责阅卷工作的女领导又一次光临阅卷室,面带寒霜,一开口就是严厉的批评,接着以“湘大一研究生一个下午就阅了三千多份”的事例,无情地教训老师们:“别人一下午就看了三千多份,有的老师来了三、四天就看了四千多份,你们的工作效率怎么那么低?照这样看下去,什么时候才能看完?”这一下,老师们立马炸锅了,大家的自觉性和敬业精神天地可鉴,她几句话就把大家的功劳全部抹杀了,我们情何以堪?
有好几位老师当即就冲到讲台上,与女领导据理力争。有些老师脑瓜子就是转得快,他们像计算机一样快速运算:每阅一份试卷都设定了限时提交,即使是0分卷也要等待,提交时不能早一秒,也不能晚一秒,早了提交不了,要重新提交,反而耽误时间,必须盯着电脑屏幕,拿捏时间,精准提交,不浪费一秒,而且网络不能出现一丁点故障,老师们须得不上厕所不喝水,这样推算出的完美理想数据也只有2400份,像这种人工操作且经常掉线的网络,撑死了半天也就能阅个1200份。不经大脑思考、拿着毫无理论支撑的数据劈头盖脸教训人,老师们谁能受得了这种窝囊气,大家群情激愤,女领导醒过神来,明知数据有误,还要强词夺理,以维护其威信,只是明显底气不足,只能是勉强支撑,却不愿放下架子,承认自己错了。
后来网络也关闭了,试卷提交不了了,老师们心里也很郁闷,于是大家差不多提前了一小时下班。
第五天,大家怕又挨批评,没人讲话,也很少喝水上厕所, 卯足了劲想大干一番。大家的眼睛一瞬不瞬地盯着电脑,精确把握提交节奏,不浪费一秒,可惜网速不争气,经常“定住了”,这时,老师们也表现出了顽皮的一面,一个劲地敲击键盘,口里还嚷嚷着“死了”,一会儿,又能提交了,老师们又嚷道“又活了”,不多久,“又死了”、“又活了”、“死去活来”的声音此起彼伏,这也算是艰苦工作的调味品吧。
让我们意外的是,本是下午发放的水果却在上午发了,以为阅卷中心看我们实在太辛苦,增发了一个水果,事实上是负责发放水果的老师怕我们上午阅完了,剩下这么多香蕉吃不了,于是就提到上午发了。其实,任我们怎么开足马力,上午也是看不完的。
下午继续。老师们心里明显焦躁了很多,不时地打听阅完了百分之多少,总也得不到准确的数据,多想电脑中出现“已无可评试卷”啊。大家闷着头耐着性子又猛看一阵,还是没出现这句亲切的话语。
时间已是四点半了,大家想:“难道又要干到六点?”我们已是身心俱疲了,让我们彻底崩溃前结束这痛苦的工作吧。正在大家近乎窒息的时候,有位老师激动地大叫起来:“已无卷可评了”。这句话犹如一剂兴奋剂,使疲惫不堪的老师们顿时来了精神,键盘噼里啪啦一阵敲击,不时有老师高兴地呼喊:“阅完啦!”
我都紧张得发抖了,可是我的电脑里还是能不断地调出试卷,这也太不公平了,想多留我一天吗?就在我焦虑不安的时候,那句世界上最美丽的“已无可评试卷”终于出现了,我像见到了亲人,眼泪都差点流出来了,盯着这句话看了很久,反而不急着离开了。
然后就是集合,发放学分证和优秀阅卷者证,发放交通费。
至此,为期五天的学考阅卷终于结束。湘大校园卡里的生活费还没用完,多想留下这张卡作为纪念,可还是被工作人员收走了。在这里生活五天,居然没有时间参观湘大校园,没有逛一逛湘潭的商店,没有赏一赏湘潭的美景。
我已归心似箭。别了,湘大!下次再来细赏你的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