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DSE失利后的八年逆袭,他如何从专业学院晋升港大硕士

2025-05-05 来源:东饰资讯网

香港,那旮旯儿,地皮贵过金子,学历这玩意儿,直白讲,就是个入场券。前几天瞅见个帖子,一哥们儿叨叨他的八年进阶史,从DSE扑街到港大硕士,这简直是港版“草根崛起”。

DSE考了个11321,这分儿在香港,基本上跟正儿八经的本科say goodbye了。这道道,有点像咱们这儿的“中专-高职-本科-研究生”,但细咂摸,又不是那味儿。

这老哥的第一站是香港专业教育学院(IVE)的基础文凭。听着像个预备班,但又更贴近实操。他说了,最挠头的是啃洋文,毕竟之前英文底子虚。但依我看,更要紧的是,他开始盘算“下一步咋整”。不少人可能觉着,学历拉胯就摆烂,但这老弟不怂,想往上拱。

接着就是高级文凭。这阶段更接地气,直接对接行业需求。赶上疫情那会儿,线上赶考,这哥们儿还算小小“蹭”了波红利,简直是老天爷喂饭吃。高级文凭到手,又是一道岔路口:打工还是深造?在香港,高级文凭找个营生没问题,但想更上一层楼,还得卷。

重头戏来了,非联招(Non-JUPAS)。这玩意儿,通俗讲就是“专升本”,但那竞争,腥风血雨堪比甄嬛传。要跟副学士们抢坑位,GPA要死命刷,面试要磨刀霍霍。这哥们儿也是够虎的,见着大学的场子就去扎堆,脸皮厚着问面试秘笈,还琢磨着让讲师眼熟他,也是够鸡贼的。

熬到大学offer到手,他傻眼了,压力山大。之前是练手艺,现在是搞科研,要啃理论,要做project。这就像打游戏,前面是easy模式,后面直接切到地狱难度。

本科毕业,又到抉择时刻。端盘子?还是继续卷?他梭哈了后者,直接冲着港大硕士去了。申请那阵仗,各种自荐信、推荐信、语言考试,光想想就脑壳疼。

最后,他成了。港大硕士,这在香港,绝对是块金字招牌。

这哥们儿的逆袭,让我寻思,学历这玩意儿到底是个啥?是敲门砖?是入场券?还是洗澡水?

有人说,学历都烂大街了,现在满街都是大学生。但赤裸裸的现实是,好差事、高薪水,还是对高学历情有独钟。单说香港,高学历人群的收入,足以让一众凡人眼红。

也有人嚷嚷,能力才是王道,学历就是个摆设。这话不假,但关键是,在你亮出真本事之前,学历就是你的敲山石。

这哥们儿的故事,与其说是“学历逆天改命”,倒不如说是“死磕改变命运”。他每一步都走得如履薄冰,但每一步都铆足劲儿朝着目标冲。

他的故事,也映衬出香港教育的一些结构性短板。DSE一考定乾坤,给了你一次机会,但也掐灭了不少可能性。IVE这条路,确实能走,但要想走通,依旧是荆棘丛生。

当我们习以为常地把原因甩锅给“个人努力”时,是不是忽略了“阶层固化”这个被忽略的因素?

所以,这不单单是一个“学渣翻身”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阶级、关于教育、关于抉择的故事。香港梦,不好做,但总有人在奋力追逐。就像那哥们儿说的,只要死磕到底,总能撞大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