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介绍了2025年度我国部分的双一流高校总体的经费预算。由于是各个规模的大学一整年的经费预算,所以这对于很多体量较小的大学来说并不是很公平,毕竟小而精的办学模式,其实在这种总榜上的排名并不会十分靠前!那么,如果按照生均预算来排名,各大高校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还是要感谢高绩对于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各校办学资源和实力,高绩通过高校部门预算、学校官网简介、信息公开网统计数据等途径,采集到全国“双一流”高校的全日制学生人数,计算得出各高校2025年生均预算经费。(计算公式:2025生均预算经费=各高校2025年度收支总预算/全日制在校生人数)
以上述是公式计算,我们得出了下图双一流高校今年的生均预算经费!从图中我们看到,排在第一的还是我们的清华大学,其作为全国2025年度预算经费最高的高校,在生均预算这块也是以接近85万元的成绩,排在所有高校的榜首!这样的预算也给予了清华的同学无限发展的可能!所以为何清华大学依然是国内外各大榜单中普遍认为的中国最强高校呢?从预算中我们就能够看出一些端倪!
相比较清华大学有着接近85万元的生均预算,我们看到从第二位开始的高校,彼此之间的生均预算的差距就变得比较小了。排在全国第二的是上海交通大学,其生均预算也是清华大学之后,另一所突破60万元大关的高校。但是其仅仅领先身后的中国音乐学院0.66万元,这个数字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而中国音乐学院则是我们上文中提到的小而精的代表院校,作为我国乃至世界上都比较有名的音乐类的高校,中音接近60万元的生均预算,绝对是在世界范围内都排得上号的!但是由于其学校体量的关系,所以中国音乐学院在2025年度预算总榜上的排名并没有很高,但是通过平均值的计算之后,我们发现中音的生均预算还是十分充足的!
排在4-8位的高校分别是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这5所高校在今年度的生均预算也是突破了50万元大关的。要知道我国绝大多数的家庭一年的年收入都是达不到50万元大关的,但是如果你能够考上上述的这些高校,相关部门给予到你的预算就有50万元以上,所以为何学习能够改变命运?充足的预算经费就是你逆天改命最好的物质保障!
而除了上述8所今年度预算经费超过50万元大关的高校之外,还有同济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经费超过了40万元。诸如东南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一众高校,其本年度的生均经费也是超过了35万元,这样的经费预算对于普通的大学生来说,绝对是能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才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