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格力董明珠公开表态"企业招人不再看洋学历",紧接着教育部4月30日放大招,要求严查境外学历造假。这两件事撞在一起,直接点燃了全网关于留学价值的讨论。
现在这波留学潮确实变味了。2023年教育部预警的"水硕""水博"名单里,马来西亚、泰国等地的私立大学赫然在列。有些机构打着"免雅思包毕业"旗号,把非洲某不知名大学的MBA包装成镀金利器,实际教学水平堪比国内专科。知乎热帖《花50万留学回来,工资抵不过外卖小哥》引发10万+讨论,道出了不少海归的尴尬处境。
不过这次政策调整可不是要一竿子打死。教育部新规定明确要求:用人单位必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官网核验学历,那些野鸡大学的假文凭将无处遁形。问题出在两头。英国《泰晤士报》调查过某中国留学生扎堆的商学院,全班60人45个中国人,教授直接用中文讲课。另一边,部分留学生把两年学制读成"全球旅行打卡",疫情期间还有代写产业链明码标价:本科论文800英镑,硕士论文1500英镑包过。
但真才实学的海归依然抢手。华为2023年校招数据显示,通过严格技术考核的留学生平均年薪28万,比国内顶尖院校毕业生还高10%。大疆创新更是在硅谷直接设考点,用实战项目测试留学生真本事。
有业内人士分析,这波整顿反而是留学生的春天。真正去英美名校读STEM专业的学生竞争力不降反升,像卡耐基梅隆的计算机硕士起薪比去年涨了15%。而那些靠中介包装的"速成博士",在人才市场正在失去生存空间。
说到底,国家这是在帮大家挤水分。就像网友说的:"真金不怕火炼,好学历自然经得起查。"留学值不值,关键看你怎么学。与其花钱买文凭,不如把这笔钱砸在真才实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