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5中考作文主题系列:成长类之奋斗

2025-03-22 来源:东饰资讯网

#教育创作激励计划#

成长类之奋斗

【类题集锦】

1.很快就要参加中考的你,也许时常会感慨——“我太难了”。又是一年毕业季,你所在的学校发布了主题为“奋斗的青春”毕业专刊约稿启事,请你联系自己的经历或感悟,写一篇字数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或演讲稿投稿。

2.蜡烛点亮了无边的黑夜,灯塔点亮了澎湃的海洋,星星点亮了浩瀚的天空。在我们人生中的很多黑暗时刻,点亮我们人生希望,照亮我们前行之路的,可能是一句鼓励,一个问候,一本书,一部电影,一种精神,一个人……

回想一下你的生活中,那些点亮你的人或者事物,写下在那些时刻你的思考、感受及感悟。请以“点亮”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题目自拟,作文内容完整、具体,描写生动细致,有真情实感,字数600字以上。

3.如果觉得弹琴这件事本身就很美好,那么你会专心学习演奏技巧,并且很愿意为此投入精力和时间,也不会害怕练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如果觉得滑雪这件事本身就很美好,那么你会努力提高运动水平,你会愿意不断挑战新的难关,而不会在意一时的得失。

将追求美好作为人生目标,能让我们拥有美好人生。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需要出现自己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方法点拨】

一、原题再现。

很快就要参加中考的你,也许时常会感慨——“我太难了”。又是一年毕业季,你所在的学校发布了主题为“奋斗的青春”毕业专刊约稿启事,请你联系自己的经历或感悟,写一篇字数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或演讲稿投稿。

【提示和要求】(1)自定立意,自拟题目;(2)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二、题目解读。

本题是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干通过一段材料设置了情境,然后布置写作任务。写作时,应从材料中提炼出明确具体的任务指令,再从指令出发确定立意、选材。

材料由两句话组成,第一句关键词“太难了”,不仅唤醒了学生的记忆,还为写作提供方向。第二句明确了写作者的身份是初三学生,写作对象是全校师生,故应以第一人称来行文,且设置了具体情境-向“奋斗的青春”毕业专刊投稿。此外,题干还对文体进行了限制,要求写一篇记叙文或演讲稿。

主题为“奋斗的青春”,需围绕“奋斗”“青春”两个关键词展开写作。“奋斗”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做某事。联系背景“太难了”,应是克服遇到的困难、摆脱困境,从而理解“青春”的意义,实现“青春”的价值。立意时应重点抓住“青春”,其特征是“奋斗”,行文时也要注意突出这两个关键词。

“联系自己的经历或感悟”要求写作时从真实生活出发,鼓励学生把对关键词的理解与自身的经历和体验结合起来,写出真情实感。如果选择写演讲稿,要遵循演讲稿的写作特点,要有明确的态度、清晰的思路、充实的内容,所演讲的内容要紧扣演讲者身份与听众的特点。

三、满分作文点评。

青春因奋斗而闪耀

青春是萤火绚丽的流动银河,短暂却也极致灿烂。

——题记

熬过漫漫长夜拥抱黎明,这是星空的奋斗;历经凛冽寒冬傲雪绽放,这是寒梅的奋斗;流过曲折河道汇进大海,这是小溪的奋斗。我们正当青春,意气风发、鲜衣怒马,但只有奋斗了,拼搏了,青春才更加闪耀。

青春,因中考体育的奋力一搏而闪耀。

黑压压的乌云盘踞在四月的天空中,微凉的风拂过少年的发梢。这是万众瞩目的体育中考。我们站上跑道,在发令枪响后迅速冲出。心脏怦怦搏击着胸腔,领跑的我渐渐呼吸急促,心生恐惧脚步慢了下来。【运用细节描写,对自己跑步时体能的变化进行细微的刻画,表现出自己当时的畏难心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与此同时,同学们奋力奔跑,大声鼓励着我:“加油!我们一起赢!”我心头涌现出那些在操场上挥洒汗水的日日夜夜,脚下不再迟疑,铆足全身力气,拥抱迎面的风,将其化为前行的力量。终点就在前方,我奋力一搏,冲过终点……这才是奋斗的青春。

青春,因书桌前的披星戴月而闪耀。

初夏的夜,倦意潜入蝉虫的喧嚣,月色织进万物的梦乡。【运用想象和拟人的手法,不直说自己困倦,而说困倦找到蝉虫,月色织进梦乡,将自己的困倦之感扩大化,表达诗意动人。】面对桌上自主安排的学习任务,我心生倦怠,上下眼皮开始渴望相拥……“中考倒计时仅剩36天。”眼前的一行字瞬间惊醒了我,我立即坐直身子,埋头书海。夏斟得太满,萤火虫携着小宫灯飞舞,我在小小的屋里,伴着微光,不断成长……这才是奋斗的青春。

青春,因考场上的攻坚克难而闪耀九年级下学期,无数次的自主练习填满了课程,每当我忐忑不安地坐在考场上,面对复杂的数学压轴题时,内心便会紧张不已。小心翼翼地尝试求证,思绪却还是乱成一团。只能放弃吗?我看着窗外明净的蓝天,太阳洒下万丈金光。还没有结束!我仔细重读题目,反复思索,厘清思路……当阳光爬上桌角,我终于找到正确的思路,细细写下奋斗的成果。不放弃,这才是奋斗的青春。

新的号角已经吹响,火热的盛夏朝我们奔来。窗内,我们将查斗书写在页页笔记、行行文字中;窗外,蒸蒸日上的祖国将奋斗镌刻在城市乡间,世界舞台。青春因奋斗而闪耀,让我们乘时代春风,在祖国的万里长空中,放飞青春梦想,共续时代华章!【结尾点明奋斗的主题,从个人的奋斗联想到祖国的奋斗,从小我到大我,升华了主题。】

【点评】①叙述自然,抒情直接。文章巧妙使用总起句,既自然串联起三个事例,又简洁地点出每段主题,叙述自然,在事例结尾抒情,醒目亮眼,生动自然。

②善用修辞,文笔优美。题记和首段使用比喻、排比的修辞,遣词造句或富有诗意,或蕴含哲理;结尾紧扣时代脉搏,诗意的语言避免口号式表达的空洞和单调。

四、笔法点拨。

本文巧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文章开头运用排比,诠释了奋斗的内涵,突出只有奋斗的青春才更加闪耀;接下来运用“青春,因中考体育的奋力一搏而闪耀。”“青春,因书桌前的披星戴月而闪耀。”“青春,因考场上的攻坚克难而闪耀。”三个排比段,具体叙述三件典型事例,凸显“青春因奋斗而闪耀”的主题。

【在线演练】

一、文题再现。

1982年,北京和泉州因各自丰厚的城市底蕴一起成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进入新时代,两座世遗城市一起快速发展。借北京冬奥会“东风”,开幕式视觉艺术总设计师泉州人蔡国强、泉州企业赞助的冰雪装备以及德化生产的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等泉州元素也大放异彩。

各具魅力的两座城市一起成长,“一起向未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主题口号)。“一起”,就是齐头并进,是团结一致,也是相互成就。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与感悟?请以“一起”为标题,写一篇文章,参加学校文学社举办的“未来有你我”主题征文比赛。

要求:自定文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字数不少于600字。

二、题目解读。

本题为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干材料以北京和泉州两座城市的联系为起点,以冬奥会的举办为契机,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口号“一起向未来”引出作文的题目-《一起》。该题目既照应了时事,又贴合学生的学习生活,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地域文化特色。

写作时,首先要关注“一起”这一关键词。“一起”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进行的活动。对于“活动”的具体内容,导语中也给出了提示和限制-“一起”就是齐头并进,是团结一致,也是相互成就”,这里的“一起”特指双方并肩前进,携手互助,共同进步。

其次,需要思考题干对作文的第二重限制-文章要用来参加学校文学社的征文比赛,比赛主题是“未来有你我”。“你我”恰好和“一起”构成意义上的重叠和共振,把两者结合起来分析,文章应指向“你我”二者的携手互助、共同进步。“未来有你我”中的“我”可以理解为自己,也可以理解为用第一人称表达的具体或抽象事物;“你”则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可以是自己的同学,也可以是广大青少年们,还可以是民族、国家。

总之,应选取一个目标对象作为“你”,重点落在“你我”双方一起努力、互帮互助,从而创造美好的明天上。

针对“征文比赛”的适用性,文章应写得有感染力、感召力,既有理性的思考,又要洋溢着奋斗的激情。

三、满分作文点评。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但相逢时互放的光亮,却足以温暖彼此,让我们一起向前奔跑。【引用徐志摩《偶然》中的诗句,奠定了本文的抒情基调,并用简洁的语言总括全文内容。】

初见,是在一个偶然的深夜。那天,当我正在题海的风浪与困倦的沉重中挣扎时,我不经意抬头看见了对面窗口灯光下的你。那天深夜,周遭楼房灯火早已次第熄灭,唯有你家那抹暖黄,从阒静幽深的夜空,一直弥漫到我心里。

从那时起,我便会在深夜疲乏时,看一看对窗的灯影。你我的灯光,都无一例外地亮到深夜,又像达成了某种共识,一起熄灭。对面的窗帘上,时常晕着你的身影。有时,你站起身来,那影子便时长,时窄,时圆,时扁,大概是你遇到了一个艰深的问题,起身在房间焦灼地来回踱步,直到终于悟透才欣然坐下;有时,你的影子也会消失,但又很快折回来,也许你也不愿浪费掉弥足珍贵的时间,哪怕是上厕所也要争分夺秒……对面的光影,像是我自己奋斗的投影,亦如一位同行的伙伴,陪我向前走去。心灵的小舟,亦似被灯塔柔软漾湿的光托起,轻盈了几许。【“小舟”“灯塔”写出了对面光影带给我的温暖和力量,有了对面灯光的陪伴,“我”由困倦沉重变得平和宁静,并巧妙地呼应了开头的诗句。】

明月装饰着窗子,你装饰着我的梦。你或许也注意到了我的存在,于是约定在每个深夜一起奋斗。直到灯火阑珊,笔下渐渐流出辉煌的黎明,纸上缓缓写就光明的梦想。

六月后,你的灯光没有再“如约”亮起。但高考放榜后,我听说对面楼有个学生考上了厦大。

我祝福你,也感激你。虽然素不相识,但你夜夜亮起的灯光却让我明白,在奋斗的海浪中,我并不孤独。即使我们道路不同,但依旧可以相互鼓励,同行共进。

也许还有千千万万个“你我”,在朝圣未来的旅程中,一起向前。个人如此,城市、国家亦如此,就像北京与泉州,曾因历史文化而同路,又在新时代借各自特色,融合交响出和而不同的和谐乐章。【回扣文章,勾连材料,由个人至城市、国家,点明“一起”的重要意义,升华了文章主旨。】

你我构建未来,未来需要你我。不妨同千万人一起,在搏击风浪中,奏响未来的号角。

【点评】①以小见大,选材新颖。文章叙述作者深夜学习时,发现对面窗口同样亮着灯光,以想象完成与对方、与自我的对话,单一却不单调,由个人上升至家国未来,立意深刻。

②文采斐然,情感充沛。恰当引用诗句,增添了文章的文学韵味;丰富的想象与心理描写,将“你”的影子描写得生动真实。文章情感逐层递进,显得真挚充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