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种新型涂布机胶液填充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来源:东饰资讯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1359441 U(45)授权公告日 2020.08.28

(21)申请号 201921716142.2(22)申请日 2019.10.14

(73)专利权人 巩义市奔腾辊业有限公司

地址 451283 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回郭镇

柏峪村(72)发明人 刘继刚 刘卫星 

(74)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1111

代理人 陈大通(51)Int.Cl.

B05C 11/10(2006.01)B05C 9/14(2006.01)B01F 7/24(2006.01)B01F 15/06(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11359441 U(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新型涂布机胶液填充装置(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PE塑料薄膜生产技术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新型涂布机胶液填充装置,保证填充胶液上胶前的充分搅拌均匀性能,保证PE薄膜的生产涂覆质量;该填充装置包括机架本体,在机架本体的两端相互对称设置有胶液填充接头,在机架本体的外部设置有与胶液填充接头相连接的复合式搅拌装置,该复合式搅拌装置包括安装机架,在安装机架内设置有填充罐体,在填充罐体内设置有填充胶液,在填充罐体内还设置有进胶胶管,在安装机架上还设置有支撑横架,在支撑横架上设置有搅拌电机;在搅拌电机上安装有搅拌主轴,在搅拌主轴的两端还设置有相互对称的副搅拌装置,该新型胶液填充装置满足了填充胶液在寒冷气温下的正常填充过程,提高了胶液填充效率。

CN 211359441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新型涂布机胶液填充装置,包括机架本体,在机架本体上分别设置有涂覆胶辊和牵引辊,在涂覆胶辊和牵引辊之间设置有张紧过渡辊,在机架本体上涂覆胶辊的下部还设置有胶液填充槽,其特征在于:在胶液填充槽上横跨安装设置有胶液填充管,在胶液填充管上均布设置有多个胶液填充口,在机架本体的两端相互对称设置有胶液填充接头,胶液填充管的两端与胶液填充接头相连接;在机架本体的外部设置有与胶液填充接头相连接的复合式搅拌装置,该复合式搅拌装置包括安装机架,在安装机架内设置有填充罐体,在填充罐体内设置有填充胶液,在填充罐体内还设置有进胶胶管,进胶胶管与胶液填充接头相连接,用于填充胶液的上胶过程,在安装机架上还设置有支撑横架,在支撑横架上设置有电机连接座,在电机连接座上设置有搅拌电机;在搅拌电机上安装有搅拌主轴,在搅拌主轴上设置有主搅拌螺旋,在搅拌主轴的两端还设置有相互对称的副搅拌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涂布机胶液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搅拌装置包括在搅拌主轴的外端面上焊接设置的平键连接块,在搅拌主轴的外部还设置有L型结构的外盘传动套,在外盘传动套上设置有与平键连接块相匹配连接的平键连接槽,在外盘传动套的下部安装设置有搅拌副轴,在搅拌副轴上设置有副搅拌螺旋;在外盘传动套的外端部还设置有安装定位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涂布机胶液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填充罐体的外部还包裹设置有渐变式加热片,该渐变式加热片包括在其内部设置的且呈不同间隔距离上下布置的发热电阻丝,在发热电阻丝外部的上方和下方还分别包裹设置有上导热层和下导热层,发热电阻丝分别与上导热层和下导热层相互贴合设置;在发热电阻丝上连接设置有电源接线端子,电源接线端子与外部电源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涂布机胶液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电阻丝在渐变式加热片内部从上到下的渐变间距呈相邻发热电阻丝位移渐变或呈相邻分组发热电阻丝位移渐变。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涂布机胶液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发热电阻丝外部上方和下方分别包裹设置的上导热层和下导热层均为导热硅胶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涂布机胶液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胶液填充管上还连接设置有增压进气管,在增压进气管内通入压缩空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涂布机胶液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增压进气管上还设置有气体减压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涂布机胶液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安装机架的底部还设置有万向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涂布机胶液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填充罐体内设置有填充胶液为水性压敏胶。

2

CN 211359441 U

说 明 书

一种新型涂布机胶液填充装置

1/4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PE塑料薄膜生产技术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新型涂布机胶液填充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涂布机是涂装设备系列机械中的一种重要设备,其具有油漆损耗小、生产效率高、维护简单方便;可以和流水线很好的对接,组成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线;涂布机可将成卷的基材,如:纸张、布匹、皮革、铝箔、塑料薄膜等,涂上一层特定功能的胶、涂料或油墨等,并烘干后收卷;PE薄膜,即聚乙烯薄膜,是指用PE薄膜生产的薄膜,在涂布机生产PE薄膜等软性基材的过程中,其具体工艺包括涂胶、烘干、收卷和张力的控制等;然而在涂布机的涂胶工艺过程中,往往都是采用人工上胶的添加方式,这样一来不但工人的劳动强度大,上胶效率低,而且胶液在长期存放过程中会产生沉降凝絮,要将其重新搅拌均匀后在进行涂布机的上胶过程;并且胶液在天气寒冷的冬季将会加速凝结成块,在企业填充胶液前还需要将其先进行加热,待凝结胶液融化后在进行胶液填充,如此给生产企业的上胶过程带了极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

[0004]主要是为了提供一种新型涂布机胶液填充装置,不但保证填充胶液上胶前的充分搅拌均匀性能,避免涂布机填充胶液在上料过程中出现的凝絮现象,保证PE薄膜的生产涂覆质量,而且特别保证了填充胶液在寒冷气温下的正常填充过程,进一步提高涂布机胶液的生产填充效率,降低工人在填充胶液过程中的劳动强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0006]提供了一种新型涂布机胶液填充装置,包括机架本体,在机架本体上分别设置有涂覆胶辊和牵引辊,在涂覆胶辊和牵引辊之间设置有张紧过渡辊,在机架本体上涂覆胶辊的下部还设置有胶液填充槽,在胶液填充槽上横跨安装设置有胶液填充管,在胶液填充管上均布设置有多个胶液填充口,在机架本体的两端相互对称设置有胶液填充接头,胶液填充管的两端与胶液填充接头相连接;在机架本体的外部设置有与胶液填充接头相连接的复合式搅拌装置,该复合式搅拌装置包括安装机架,在安装机架内设置有填充罐体,在填充罐体内设置有填充胶液,在填充罐体内还设置有进胶胶管,进胶胶管与胶液填充接头相连接,用于填充胶液的上胶过程,在安装机架上还设置有支撑横架,在支撑横架上设置有电机连接座,在电机连接座上设置有搅拌电机;在搅拌电机上安装有搅拌主轴,在搅拌主轴上设置有主搅拌螺旋,在搅拌主轴的两端还设置有相互对称的副搅拌装置。

[0007]所述的副搅拌装置包括在搅拌主轴的外端面上焊接设置的平键连接块,在搅拌主轴的外部还设置有L型结构的外盘传动套,在外盘传动套上设置有与平键连接块相匹配连接的平键连接槽,在外盘传动套的下部安装设置有搅拌副轴,在搅拌副轴上设置有副搅拌

3

CN 211359441 U

说 明 书

2/4页

螺旋;在外盘传动套的外端部还设置有安装定位套。

[0008]在填充罐体的外部还包裹设置有渐变式加热片,该渐变式加热片包括在其内部设置的且呈不同间隔距离上下布置的发热电阻丝,在发热电阻丝外部的上方和下方还分别包裹设置有上导热层和下导热层,发热电阻丝分别与上导热层和下导热层相互贴合设置;在发热电阻丝上连接设置有电源接线端子,电源接线端子与外部电源相连接。

[0009]所述的发热电阻丝在渐变式加热片内部从上到下的渐变间距呈相邻发热电阻丝位移渐变或呈相邻分组发热电阻丝位移渐变。

[0010]在发热电阻丝外部上方和下方分别包裹设置的上导热层和下导热层均为导热硅胶层。

[0011]在胶液填充管上还连接设置有增压进气管,在增压进气管内通入压缩空气。[0012]在增压进气管上还设置有气体减压阀。[0013]在安装机架的底部还设置有万向轮。

[0014]在填充罐体内设置有填充胶液为水性压敏胶。[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6]该结构设计的新型涂布机胶液填充装置,不但保证了填充胶液上胶前的充分搅拌均匀性能,避免了涂布机填充胶液在上料过程中出现的凝絮现象,保证PE薄膜的生产涂覆质量,而且特别保证了填充胶液在寒冷气温下的正常填充过程,进一步提高了涂布机胶液的生产填充效率,降低了工人在填充胶液过程中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式搅拌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副搅拌装置的连接配合结构示意图;[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渐变式加热片的结构示意图;[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发热电阻丝的结构示意图;[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增压进气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0022]图中;1为机架本体;2为涂覆胶辊;3为牵引辊;4为张紧过渡辊;5为胶液填充槽;6为胶液填充管;7为胶液填充口;8为胶液填充接头;9为复合式搅拌装置;10为安装机架;11为填充罐体;12为填充胶液;13为进胶胶管;14为支撑横架;15为电机连接座;16为搅拌电机;17为搅拌主轴;18为主搅拌螺旋;19为副搅拌装置;20为平键连接块;21为外盘传动套;22为平键连接槽;23为搅拌副轴;24为副搅拌螺旋;25为安装定位套;26为渐变式加热片;27为发热电阻丝;28为上导热层;29为下导热层;30为电源接线端子;31为增压进气管;32为气体减压阀;33为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详细的描述。[0024]如图1~5所示,提供了一种新型涂布机胶液填充装置,包括机架本体1,在机架本体上分别设置有涂覆胶辊2和牵引辊3,在涂覆胶辊和牵引辊之间设置有张紧过渡辊4,在机架本体上涂覆胶辊的下部还设置有胶液填充槽5,PE塑料在涂布机上经过牵引辊的牵引作用下进行涂胶工艺过程,在涂胶过程中PE塑料贴附在涂覆胶辊上,经过在涂覆胶辊下部设

4

CN 211359441 U

说 明 书

3/4页

置的胶液填充槽,使得胶液涂覆在PE塑料表面;在胶液填充槽上横跨安装设置有胶液填充管6,在胶液填充管上均布设置有多个胶液填充口7,在机架本体的两端相互对称设置有胶液填充接头8,胶液填充管的两端与胶液填充接头相连接,该设计提供的涂布机胶液在填充的过程中通过横向设置的与胶液填充槽宽度相匹配的胶液填充管,以及在胶液填充管上均布设置的胶液填充口,通过外部胶液注入胶液填充管内,然后通过胶液填充口均布的流入胶液填充槽内实现涂布胶液的填充过程;为了有效的提高填充胶液在上料前的搅拌均匀性,在机架本体的外部设置有与胶液填充接头相连接的复合式搅拌装置9,该复合式搅拌装置包括安装机架10,在安装机架内设置有填充罐体11,在填充罐体内设置有填充胶液12,在填充罐体内还设置有进胶胶管13,进胶胶管与胶液填充接头相连接,用于填充胶液的上胶过程,在安装机架上还设置有支撑横架14,在支撑横架上设置有电机连接座15,在电机连接座上设置有搅拌电机16;在搅拌电机上安装有搅拌主轴17,在搅拌主轴上设置有主搅拌螺旋18,在搅拌主轴的两端还设置有相互对称的副搅拌装置19,该复合式搅拌装置采用主搅拌装置和副搅拌装置相结合的搅拌方式,不但提高了填充胶液的搅拌效率,而且扩大了搅拌装置在填充罐体内的搅拌面积,使得搅拌过程更加均匀充分。[0025]优选地,该副搅拌装置在与主搅拌装置的配合连接过程中,所述的副搅拌装置包括在搅拌主轴的外端面上焊接设置的平键连接块20,在搅拌主轴的外部还设置有L型结构的外盘传动套21,在外盘传动套上设置有与平键连接块相匹配连接的平键连接槽22,在外盘传动套的下部安装设置有搅拌副轴23,在搅拌副轴上设置有副搅拌螺旋24;在外盘传动套的外端部还设置有安装定位套25。[0026]优选地,为了保证填充罐体内设置的填充胶液在寒冷冬季的及时上料过程,在填充罐体的外部还包裹设置有渐变式加热片26,该渐变式加热片包括在其内部设置的且呈不同间隔距离上下布置的发热电阻丝27,在发热电阻丝外部的上方和下方还分别包裹设置有上导热层28和下导热层29,发热电阻丝分别与上导热层和下导热层相互贴合设置;在发热电阻丝上连接设置有电源接线端子30,电源接线端子与外部电源相连接,采用渐变式加热片结构既能够保证对凝固胶液的加热保温,同时又降低了企业生产能源的消耗。[0027]优选地,所述的发热电阻丝在渐变式加热片内部从上到下的渐变间距呈相邻发热电阻丝位移渐变或呈相邻分组发热电阻丝位移渐变,保证发热电阻丝的分布间距距离,提高渐变式加热片的加热保温效果。[0028]优选地,在发热电阻丝外部上方和下方分别包裹设置的上导热层和下导热层均为导热硅胶层,导热硅胶是以有机硅,及聚硅氧烷聚合物为基础原料;其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化学物理性能稳定而且具有优异的导热性、电绝缘性、耐高温、耐老化和防水特性。[0029]优选地,填充胶液为粘性液体,在胶液的填充过程中提高胶液在填充管道内的流通性能,避免胶液堵塞胶液填充口,提高胶液的填充效率;在胶液填充管上还连接设置有增压进气管31,在增压进气管内通入压缩空气。[0030]优选地,在增压进气管上还设置有气体减压阀32。[0031]优选地,在安装机架的底部还设置有万向轮33。[0032]优选地,在填充罐体内设置有填充胶液为水性压敏胶。[0033]该结构设计的新型涂布机胶液填充装置,不但保证了填充胶液上胶前的充分搅拌均匀性能,避免了涂布机填充胶液在上料过程中出现的凝絮现象,保证PE薄膜的生产涂覆

5

CN 211359441 U

说 明 书

4/4页

质量,而且特别保证了填充胶液在寒冷气温下的正常填充过程,进一步提高了涂布机胶液的生产填充效率,降低了工人在填充胶液过程中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00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00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做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6

CN 211359441 U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图2

图3

7

CN 211359441 U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4

图5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