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电厂三大主机机组设备概述

来源:东饰资讯网
电厂三大主机机组设备概述

1.1 锅炉设备概述

内蒙古电厂2×300MW机组选用锅炉为东方锅炉厂制造的DG1025/18.2-4型锅炉,该炉为单炉膛∏型布置、亚临界、自然循环、一次中间再热、单炉膛、平衡通风、摆动式燃烧器四角切圆燃烧,固态排渣、露天布置、全钢构架、燃煤汽包炉。炉膛深度13335mm,宽度12829mm,炉顶管中心标高61000mm,汽包中心标高65000mm。制粉系统为双进双出正压冷一次风机直吹式,采用二台容克式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二台上海鼓风机厂生产的静叶可调轴流式引风机,二台上海鼓风机厂生产的动叶可调轴流式送风机,二台兰州电力修造厂制造的双室五电场静电除尘器,锅炉炉底渣采用经单台水浸式刮板捞渣机连续捞出后,直接输送至渣仓储存,定期由汽车送至灰场或综合利用用户,省煤器、静电除尘器的飞灰用正压浓相气力输送系统分别输送至粗、细贮灰库。

制粉系统采用正压直吹式冷一次风机制粉系统。每台锅炉配有二台上海鼓风机厂生产的离心式冷一次风机,三套沈阳重机生产的双进双出钢球磨系统,每套制粉系统包括一台双进双出球磨机、两台给煤机、公用的密封风机、八个煤粉燃烧器(直流燃烧器),以及各自的原煤及煤粉管道、挡板等。设计燃料是50%新安煤和50%义马煤的混煤,属于中高挥发份烟煤。为了扩大锅炉对煤种的适应范围,设计时还考虑了校核煤种。校核煤种为30%新安煤和70%义马煤的混煤。燃烧器采用四角切圆布置,两个假想切圆的直径分别为φ681mm和φ772mm。燃烧器型式为低NOx的百叶窗式水平浓淡摆动式直流燃烧器,分A、B、C、D、E、F六层,每组燃烧器喷嘴拥有各自的摆动连杆,通过摇臂装置和主连杆由摆动气缸装置驱动上、下摆动,除顶层二次风喷口能上下摆动15°外,其余各层喷口均可上下摆动30°。燃烧器在炉膛内布置成切圆燃烧方式,燃烧时炉内气流的强烈旋转上升,可使煤粉气流的后期扰动混合仍十分强烈,煤粉的燃烬条件较好,同时对煤种的适应范围也较广。油燃烧器三层布置,位于AB、BC、DE三层二次风风室内,一、二次风呈间隔排列,煤燃烧器采用等间隔布置。每个煤燃烧器喷口布置有周界二次风(燃料二次风),油燃烧器喷口布置了油配风,辅助二次风有九层,在燃烧器最上方配有燃烬二次风喷口。锅炉点火方式主要采用等离子点火,利用等离子发生器的电弧来直接点燃煤粉,等离子燃烧器为环形浓淡燃烧器,布置在A层燃烧器内,每炉四台。另外仍保留高能点火器-主油枪-煤粉燃烧器的两级点火方式;当燃用设计煤种时,锅炉不投油最低稳燃负荷为40%BMCR。

锅炉过热汽温度采用三级喷水减温调节,再热汽温度采用摆动燃烧器调节。另外,在再热器入口设有事故喷水减温器,壁式再热器出口设有微量喷水减温器。锅炉保证额定过热汽温的负荷范围为70%~100%BMCR,保证额定再热汽温的负荷范围为60%~100%BMCR(滑压),在上述范围内运行时,过热器出口汽温和再热器出口汽温能保持稳定在额定值,偏差不超过±5℃。受热面金属不超温。

饱和蒸汽引出管 水平烟道侧包墙与底包墙 顶棚进口集箱 顶棚管 水平烟道上集箱 顶棚出口集箱 水平烟道下集箱 汽 后竖井前包墙连接管 后竖井侧包墙前部上集箱 包后竖井前包墙下集箱 饱和蒸汽引出管 后竖井侧包墙下集箱前部 后竖井顶棚管 后竖井前部侧包墙 后竖井后包墙 低温过热器垂直段 低温过热器水平段 低温过热器进口集箱 顶棚旁路管 后竖井侧包墙后部上集箱 后竖井后部侧包墙 后竖井侧包墙下集箱后部 低过出口集箱 减温器进口连接管 减温器进口连接管 大屏出口集箱 一级减温水减温器 大屏过热器 减温器出口连接管 大屏进口集箱 二级喷水减温器 减温器出口连接管 后屏进口集箱 后屏过 热器 减温器出口连接管 高过进口集箱 三级喷水减温器 高温过热器 减温器进口连接管 高过出口集箱 后屏出口集箱 出口导管

锅炉给水系统采用左、右两侧进入省煤器进口集箱,通过97片省煤器加热,经由12

根连接管进入汽包后,再分两路进入沿汽包长度方向布置的给水分配管中,然后炉水分四路直接进入四根大直径下降管,使从省煤器来的欠焓水和汽包中的炉水在下降管中混合,另外,汽包内下半部采用内夹套结构,夹套内充满了流动的汽水混合物,把省煤器来的给水和炉水与锅筒内壁隔开,避免给水与汽包内壁金属接触, 减少了汽包内外壁和上下壁的温差热应力。在4根下降管的下端均接有一个分配头,由分配头引出74根下水连接管。将循环水引入水冷壁前后及两侧下集箱,下集箱共分为24个回路,炉水经24个回路662根水冷壁管子上升加热,逐渐形成汽水混合物,最后经出口联箱和94根导出管引入汽包,在汽包内借助导流式旋风分离器和、百叶窗二次分离元件及均汽孔板使汽水分离,分离后的炉水再次进入汽包下降管,干蒸汽则被16根蒸汽引出管引入炉顶进口集箱,进入过热器系统。

从汽包顶部引出的饱和蒸汽进入炉顶进口集箱,为了减少顶棚至包墙系统的阻力,将入口集箱的蒸汽分为两路,主路为116根炉顶管,从炉前一直延伸到后水平烟道进入顶棚过热器出口集箱;旁路由顶棚入口集箱引出4根管子从锅炉两侧引至后竖井包墙上集箱,旁路蒸汽流经后竖井侧包墙下行进入环形集箱(侧后),主路蒸汽经顶棚过热器后再分两路:一路经水平烟道包墙管进入水平烟道包墙下集箱,再由6根连接管引入后竖井包墙下部的环形集箱,另一路经后竖井前部侧包墙管进入环形集箱,两路汇合至烟井环形集箱前半部分,再经烟井前墙和顶棚及烟井后墙汇至环形集箱后半部分。后流经102片低过至出口集箱,然后将蒸汽引入一级减温器,而后分成两路至四片全大屏,出全大屏后蒸汽引入二级减温器,蒸汽经19片后屏进入后屏出口集箱,由两根连接管左右交叉进入高过进口集箱,连接管上设有三级减温器,蒸汽经76片高温过热器后,由一根主蒸汽管道引出至汽机高压缸。

自汽机高压缸排出的蒸汽,分二路经事故喷水减温器引入墙式再热器,出口蒸汽通过二根连接管引至29片中温再热器,连接管上接有微量喷水减温器,蒸汽经中再后进入58片高温再热器,二者之间不设联箱引出至再热蒸汽管道,进入汽机中压缸。

1.2 汽轮机设备概述

内蒙古电厂有限公司2×300MW抽汽供热机组,采用哈尔滨汽轮机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CN300/200-16.7/537/537型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双缸双排汽、单抽供热式汽轮机。

结构特点:汽轮机通流采用冲动式与反动式组合设计。本机高中压汽缸合缸由合金钢铸造,通流部分反向布置,采用双层缸结构,主蒸汽及再热蒸汽进汽部分集中在高中压缸中部。是整个机组工作温度最高的部位。低压外缸全部由钢板焊接而成,为3层缸结构。低压缸为

双缸双排汽、对称分流布置。

高中压转子是整锻结构,材料30Cr1Mo1V耐热合金钢,总长7268.8mm;低压转子为30Cr2Ni4MoV合金钢整锻结构,转子总长为8181.5mm。高压转子由一个冲动式调节级和12个反动级组成,中压转子由11级反动级组成,低压转子由正反向各6级反动级组成。调节级与高压叶片反向布置,中压叶片正向布置,高中压转子设计有3个平衡鼓,机组在额定负荷运行时保持不大的正推力。推力轴承位于前轴承箱处,与推力盘形成轴系的膨胀死点。高中压转子与低压转子、低压转子与发电机转子均采用刚性连接。在每根转子的中部和前后各有一个动平衡面,沿每个平衡面圆周分布螺孔,可以实现不揭缸动平衡。

配汽机构:本机设有两个高压主汽调节联合汽阀,两个再热主汽调节联合汽阀,均采用落地式,左右两侧对称布置。高压主汽调节联合汽阀上设有1个高压主汽阀TV和2个高压调节阀GV, 4个GV通过4根高压导汽管与高压缸相连,TV与GV对应位置如下图;再热主汽调节联合汽阀上设有1个中压主汽门RSV和1个中压调节汽门IV,2个IV通过2根中压导汽管同中压缸连通;在中压缸上部进入低压缸连通管上设有1个供热调节蝶阀LV。在采暖抽汽工况下,可根据采暖参数的要求,逐渐关小连通管上的蝶阀LV的开度,使中排区域的压力逐渐升高,一部分蒸汽从中压缸下部2个Φ1000mm的抽汽口供热网加用汽,一部分蒸汽进入低压缸,排入冷凝器。

汽轮机轴承为四点支撑。高中压转子和低压转子分别由1、2号和3、4号轴承支撑,1、

2、3、4号支持轴承均为可倾瓦轴承,整个汽轮发电机组共有6个支持轴承。1、2号轴承无顶轴油,3~6号轴承下瓦上各设有顶轴油孔。

推力轴承位于前轴承箱处,推力轴承采用自动平均分布载荷的均载式轴承,每块推力瓦块负载均匀分布。工作推力瓦和定位推力瓦分别位于转子推力盘的前后两侧,承受轴向推力,成为轴系的相对死点。

滑销系统:低压缸由与外缸下半一体的并向外伸出的坐在台板上连续撑角支撑。低缸两端两个轴向定位键,同撑脚两侧两个横向定位键中心线的交点形成低压缸绝对死点(即低压缸中心处)。以膨胀死点为中心,高、中压缸及调端低压缸向前(前箱方向)膨胀,电端低压缸向后(发电机方向)膨胀。高、中压外缸采用“猫爪”中分面形式支撑。高、中压外缸前后两端与相邻轴承箱之间采用定中心梁连接,定中心梁保证了汽缸相对于轴承座正确的轴向与横向位置。

盘车装置位于低压缸和发电机之间的轴承座上,采用链条、蜗轮蜗杆、齿轮复合减速机构和摆动齿轮啮合机构形式,盘车转速为4.1rpm。盘车由单独的PLC控制,当启动条件完全满足后才允许启动盘车装置。当汽轮机转速大于盘车转速时,盘车就能自动脱扣。为减少盘车电动机启动力矩,设有顶轴装置。

主蒸汽及再热蒸汽均为单元制系统。汽机旁路系统采用高、低压串联旁路,其容量按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的35%设置。

给水系统采用单元制。每台机组设置三台50%容量电动调速给水泵。三台高压加热器采用大旁路系统。给水操作台旁路容量为30%BMCR。给水系统还为再热器减温器、过热器减温器及高压旁路系统提供减温水。

一次中间再热与三级高压加热器(内置蒸汽冷却段和疏水冷却段),一级除氧器和四级低压加热器组成八级回热系统。1、2、3级抽汽分别供给三台高压加热器,4级抽汽供给除氧器,同时还具有供不小于20t/h厂用汽的能力。5、6、7、8级抽汽分别供给四台低压加热器。5级抽汽在采暖期同时供两台热网加热器。7、8号低加为共用一个壳体的复式加热器,卧式布置在凝汽器喉部,各级加热器疏水采用逐级自流。

凝结水系统采用中压凝结水精处理系统,每台机设3台55%容量凝结水泵。从凝汽器出来的凝结水依次经过凝结水泵、凝结水精处理装置、轴封冷却器和4台低压加热器进入除氧器。

供热抽汽的热网加热器疏水通过热网加热器疏水泵进入除氧器。

1.3 发电机、主变压器设备及系统概述

发电机是哈尔滨电机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QFSN-300-2型三相隐极式同步发电机。发电机主要由定子、转子、端盖及轴承、氢气冷却器、冷却器罩、出线盒油密封装置、座板、刷架、隔音罩等部件组成。本型发电机由汽轮机直接拖动,转向从汽轮机端看为顺时针方向。

发电机定子铁芯由高导磁、低比损耗的无取向冷轧硅钢板冲制的扇形片叠压而成,每张冲片的两面均经绝缘处理。其定子绕组选用无氧铜。定子线圈由实心股线和空心股线编织而组成,绕组槽内部分采用540°罗贝尔换位。定子绕组经主引线及高压瓷套端子引出至出线盒外部。相组连接线、主引线、中性点引线及密套端子均直接通水冷却。

发电机转轴采用高强度高导磁率合金钢整体锻件。转子绕组采用含银铜线,其端部由高强度元磁性钢护环包住以承受离心力作用。

定子绕组、转子绕组、定子铁芯的绝缘均采用F级绝缘,但按B级绝缘的温升考核。 发电机冷却方式为水-氢-氢,发电机采用定子绕组水内冷,即定子绕组(包括定子线圈、定子引线、定子出线)的冷却水由水冷泵强制循环,并通过水冷器进行冷却。转子绕组氢内冷、定子铁芯及其结构件氢气表面冷却,即氢气则利用装在转子两端的浆式风扇进行强制循环,并通过发电机两端氢气冷却器进行冷却,在机内密闭循环。集电环采用空气冷却。

发电机设有完善的温度监测系统。在定子绕组汽端及出线盒出水汇流管的水接头上埋置铂热电阻元件,用于监测定子绕组的出水温度。在定子每槽的上、下层线捧之间埋置二只铂热电阻(Pt100)元件(共108只,54只工作,54只备用),用于监测定子线圈的温度。在定子铁芯中埋置铂电阻测温元件,用于监测铁芯齿部、轭部的温度。在端盖、机座中央、进出水和供油管路上均装有双金属温度计,用于以监测氢气温度和油、水温度。

发电机励磁系统为ABB公司的UNITROL 5000型静态励磁系统,包括一台励磁变压器,一面AVR柜,一面灭磁开关柜,三面整流柜,一面交流进线柜。起励方式为交流起励。

主变压器为广州维奥伊林变压器有限公司生产的SFP-370000/500型三相双绕组、强油导向风冷、无励磁调压升压电力变压器。

高厂变为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生产的SFF9-CY-50000/20型三相双绕组、自然油循环风冷、无励磁调压低压绕组分裂电力变压器。

两台机组以发电机-变压器组联合单元接线方式出一回500KV线路接入洛阳牡丹500KV变电站。发电机中性点采用经单相变压器高电阻接地方式,主变中性点为直接接地(死接地)方式。

两台机组共用一台启备变,启备变电源引自我厂原165MW机组的110KV母线。

每台机组6KV厂用电系统设1台高厂变和两段6KV母线,除供电给对应机炉负荷外,全厂6KV公用负荷分别接于两台机组6KV母线上,不再另设6KV高压公用段。6KV母线工作电源由接于相应主变低压侧的高厂变引接,启备变低压分裂绕组引出线分别跨接于两台机组6KV母线上,作为启动/备用电源。6KV系统为中阻接地系统。

低压厂用电系统采用PC-MCC供电接线方式,每台机组设置1×728KW柴油发电机组作为事故保安电源,每台机组设置一套UPS装置。UPS装置电源由两路交流电源及一路直流电源供电。交流电源其中一路来自保安Ⅰ段,另一路来自保安Ⅱ段。厂用380V系统中性点采用直接接地和高阻接地方式(汽机变、锅炉变和公用变中性点采用经高阻接地方式、其他辅助厂用变压器中性点采用直接接地方式)。

每台机组直流系统设置三台充电器(两台工作一台备用)、两组220V蓄电池组。直流系统向直流油泵,断路器操作回路、直流事故照明及UPS装置等负荷供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