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激情

来源:东饰资讯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激情

作者:于波

来源:《新闻世界》2013年第12期

【摘 要】激情, 是新闻记者的宝贵品质。失去了激情, 也就失去了记者的生命。激情是新闻工作的一块基石,是新闻工作的动力源泉,是新闻工作的灵魂。 【关键词】激情 灵魂 奋发有为

如果说新闻工作是船,那么激情就好比是帆,只有激情扬帆,工作之船才会破浪远航。著名记者、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曾说:“激情, 是新闻记者的宝贵品质。失去了激情, 也就失去了记者的生命。”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就要始终葆有激情!激情是一种积极的工作态度,同时也是一种向上的生活态度。一个人在工作中抱有什么样的态度,他的工作最终就表现出什么样的结果。激情拼搏带来的是欢欣鼓舞,工作和生活充满阳光,而懈怠敷衍带来的是郁闷无聊和一事无成。 激情是新闻工作的一块基石

“一个人成功的因素很多,而首要的因素就是激情”,卡耐基这样认为。他称激情为“内心的神”。

正像人们从事任何事业一样,无论是艺术创作、科学研究,还是工业建筑,农牧业生产,激情是奋发有为的起点。激情对于做新闻工作的记者来说,有着基础性的重要地位。 相信很多人听说过这个小故事:曾有人问三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没好气地说:“砌墙。”第二个工人想了想说:“我在赚工资。”第三个工人哼着小调高兴地说:“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特色的房子。”后来,前两个工人一生都是普通的砌砖工人,而第三个工人却成了有名的建筑师。

很多人都在干一种相同的工作,往往因为态度的不同,也就有了不一样的工作结果和不一样的人生。

一名记者只有满怀激情,不是把工作仅仅当成谋生的饭碗,才会对自己从事的新闻事业充满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执著,才会有行动上的不懈追求,才能在深入社会、贴近生活中,创作出一件件充满感情和力量的作品,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激情是新闻工作的动力源泉

新闻实践告诉我们,激情有利于记者工作面貌的常新,是做好新闻工作的强大动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激情如前进奋斗的引擎,带着激情去工作,就会自我加压,激发干劲,产生韧劲,获取动力。相反,缺乏激情的人,同时也会缺乏敢想敢闯的进取精神,缺乏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缺乏自定任务、自加压力的积极性、主动性,缺乏在工作方法上的创造性,就不会有工作结果的高标准高质量。

一个人真诚热爱自己的事业,就会把强烈的责任感和进取精神融入所从事的工作中,把工作当成乐趣,积极主动,充满热忱,想方设法把事情做好。作为一名记者,深深热爱他所从事的新闻事业,就会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潜能得以充分释放,就会满怀激情地工作,由此带来工作质量的改善、数量的提高和工作绩效的增长。现实生活是优秀新闻作品的源泉和基础。鲜活的题材、典型的事例、详实的内容,无不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际、来源于基层,只有激情满怀的记者,才不会坐在办公室里搞策划、从互联网上凑稿件,他会践行“脚板底下出新闻”的理念,以顽强的意志和高度的敬业精神,到实际生活中去“捕活鱼”、“捉大鱼”,不断拿出精、新、深的好作品来。

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中国铁道建筑报》总编辑、高级记者朱海燕,从一名战士开始,便参与了青藏铁路建设,后来又成为一名资深记者,依然没有离开过青藏铁路,可以用两个关键词来总结他,那就是“30年”、“百万字”。不顾高原禁忌的糖尿病、高血压、心梗等病症,他不畏艰辛6次翻越唐古拉山,在生命禁区沿着千里青藏铁路线采访,写出了一篇篇无愧于新闻记者职业的优秀新闻报道。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从事记者工作二十多年的郑忠杰以一个记者的执着和惊人毅力,挑战一个又一个困难,采访足迹遍及和五大洲20个国家,他的极地探险成为他生命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像他们这样有作为的当代新闻记者还有很多,从他们身上不难看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激情无限、深入生活。

如果一名记者因为价值观扭曲丧失了新闻理想,或是因为肤浅浮躁不愿付出,或是因为多种利益诱惑失去职业道德,就会导致工作激情的缺失和泯灭。这样的人工作往往习惯于按部就班、安于现状,敷衍塞责、贪图安逸,当岁月的霜雪染白两鬓时往往发现,人生的追求和理想已成泡影。老一辈新闻工作者梁衡这样写道:“记者就是报社的采购员,出门跌一跤,也要抓把土,出门去就是要能拿回东西来。战士有每战必胜的信念,记者要有每采必得的思想。采访是一件很苦的事,一个记者如果没有这种顽强的意志和贪婪的意念,便会平庸众生,一无所获。”

激情是新闻工作的灵魂

激情是新闻工作的灵魂,没有灵魂就难以创新。满怀激情,常常能激发潜在的创新灵感,迸发创新的火花和冲动,产生创新的思路和举措;激情是困难的克星,带着激情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会知难而进,充满自信,想方设法攻坚克难。满怀激情,就会不断学习新技术、更新思想更新观念,跟上时代飞速发展的步伐;满怀激情,就会对生活充满热爱,对世界永远充满求知探索的渴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闻记者的职业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它要求记者不能囿于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简单重复,而是要进行不断创造,要敢于创新,积极用最新的传播方式方法去反映和报道最新的重要事件及各种社会资讯。在记者这个“永远行走在路上”的职业中,时间越久越会深切地认识到:有激情才会创新,创新也会孕育和保持激情。记者的社会责任和职业追求,要求我们要深入生活,要终身学习。一个一年也不能正经地坐下来读几本、即使坐下来也不能读几本正经书的记者,他的新闻职业生涯将难以为继;一个四肢不勤、固步不前的记者,他的作品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对新闻工作的激情是记者的一种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人们不难看到,不少记者在刚刚参加工作的前两年,满心欢喜、看什么都感到新鲜,工作起来也是干劲十足,可是过了七八年以后,逐渐丧失了入行之初的激情,职业的倦怠感、焦虑症袭来,作品平庸不再追求高标准,工作懒散不再积极进取。我们说,对待工作的激情是一种精神境界,而不是心血来潮、兴之所至。能不能充满激情地做好工作,需要记者脚踏实地、持之以恒的具体表现,是灾难危机面前的无私无畏和不辱使命,更是平时日常工作的勤勉敬业和无私奉献。

斯诺,一个美国记者跋涉万里到当时战火不断的中国采访,给新闻史上留下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样跨越历史时空的巨著;范长江,从灯红酒绿的大城市来到硝烟弥漫的抗日前线,从国统区到根据地,留下了记录一个时代的足迹,更留下了他作为一名杰出新闻工作者的激情之作。纵观中外新闻史,从范长江、邵飘萍、邹韬奋,到爱伦堡、李普曼、法拉奇,没有哪一个优秀记者不是内心充满责任感和激情,没有哪一篇影响深远的新闻作品不是饱含激情之作。 穆青、范长江、邹韬奋等一大批新闻前辈,用他们丰富精彩的新闻生涯和闪光的新闻作品启示我们:有激情的记者才会写出有激情的新闻作品,有激情的新闻作品才会感染人、有影响力。记者要在不断提高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的过程中培育激情,要在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和强烈的责任感中创造激情,要在心灵的成长和情感的积淀中中保持激情。

“每天早晨醒来,一想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开发的技术将会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变化,我就会无比兴奋和激动。”比尔·盖茨的这句话阐释了他对工作的激情。新闻工作光荣而辛劳,充满激情是对记者工作态度的基本要求,也是一种积极生活态度的要求。作为一名记者,让我们在激情工作中拼搏奋进,努力创作出无愧于自己、无愧于群众、无愧于时代的作品。□ 参考文献

①童宁,《电视记者新概念》[J].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9

②王海咏,《大美青海,是我献身广播事业的富矿》,《长江自有后来人》(第二辑),群言出版社,2010:416-417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③梁衡,《出门跌一跤,也抓一把土》,《没有新闻的角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141-142

④王文勇,《二问新闻激情是如何丢失的?》,《新闻实践》,2011(5) ⑤李国文,《带着激情上路》,中国军网记者频道,2012-12-4 ⑥周黎,《“激情”——新闻记者的灵魂》,《魅力中国》,2013(11)

(作者:于波,内蒙古兴安广播电视台时政记者,获第八届内蒙古十佳新闻工作者荣誉) 责编:姚少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