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的警示

来源:东饰资讯网
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的警示

泡沫经济是指虚拟资本过度增长与相关交易持续膨胀日益脱离实物资本的增长和实业部门的成长,金融证券、地产价格飞涨,投机交易极为活跃的经济现象。泡沫经济寓于金融投机,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最后必定泡沫破灭,导致社会震荡,甚至经济崩溃。 一般认为泡沫经济产生于虚拟资本的运动,这也是泡沫经济总是起源于金融领域的根源。此外,作为不动产的土地,其特殊的价格构成使土地资产成为了一种具有虚拟资本属性的资产,同时金融业与房地产业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使得每次经济泡沫的产生都必然伴随着地产泡沫的产生。

在历史上,泡沫经济破灭对一国的打击是巨大的。当上世纪80年代西方人赞叹日本即将取代美国时,它却在1990年之后迎来了“失落的10年”。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经济出现了泡沫经济极度膨胀而后迅速破灭的戏剧性变化。在泡沫经济破灭后直到现在,日本经济始终处于低迷不振的情况,可以说泡沫经济的恶果极为严重。我国目前已进入境外资金大量流入、人民币升值预期较强以及流动性比较充裕的时期。在房地产市场、证券市场等方面已经而且正在产生泡沫,再加上面临发达国家人民币升值威胁,贸易摩擦不断等因素。情况和当时的日本非常相像,那么中国会不会重蹈日本的覆辙?尽管目前经济学界,经济学家们的预期乐观,认为这样的情况不会发生,但忽视这种可能的后果也是极度危险的。下面是我查到日本泡沫经济的史实并对其进行分析,以期吸取他们的教训,避免我国进入泡沫经济的泥潭。 日本的泡沫是如何发生的呢?

日本1987年至1990年初所经历的泡沫经济时代正是日本经济迎来新一轮增长的阶段,实际GDP的增长率、矿工业生产指数的上涨率即使低于高度经济增长阶段的极佳表现,也各自达到了平均5.5%和7.2的高水平。尤其是对经济贡献最大的固定设备投资的增长率几乎达到了高度增长期的20%水平。而个人住房投资与随之而来的家电消费也迎来了一个繁荣的时代。但是,不能掩饰的是当年资金在日本的资本市场“沉淀”的烙印:首先受资金影响冲在最前面的是股价表现,而且在对美国股灾的影响做了“技术调整”后,股价更加凶猛地站上高峰,89年12月末迎来了38915的日经指数峰巅。在房地产市场,土地价格不断上涨。当时普遍的观点是日本国土有限、买房安居的强烈文化意识等因素将支持房地产刚性需求,房价必涨无疑,(这一心理无疑在我国也相当普遍)监管模式的落后也为银行过度放贷提供了“良机”。银行业、保险业、实业公司、国外资本纷纷追逐房地产市场,在泡沫破灭前,日本的房市泡沫已经积累到惊人的地步,东京的地价之和已经超过美国低价的总和!

可是好景不长,1990年日本股市开始下跌,房价也随之下跌。至1994年,日经平均指数降至8000点;地价跌为最高值的20%左右;在1992年到2001年期间,各银行的不良债权损失总额高达90万亿日元,约占泡沫期贷款增量的80%。日本经济的一蹶不振也不难想象了。

直接催生出日本泡沫经济的则是出口导向、货币升值、金融自由、宏观失控四大因素。日元在1965年就宣布可自由兑换,但金融体系没有放开,国家控制相当严密,国际资本无法自由进出。美国压迫日本先开放金融市场,再把日元升值,一直持续了14年,日本节节抵抗,却节节败退,最后全盘放开,顷刻瓦解。仅仅是货币升值,并不会产生严重的泡沫经济。华盛顿共识不限于宣布日元升值,而是一个一揽子新自由主义改革计划,包括开放国内市场、实施弹性的金融政策、更有力地推动金融体系和日元的自由化等。 一时放宽的金融管制造成了金融行业的过度向外投资,当时的楼市阳光灿烂,使得银行方面以为只要有土地抵押的贷款将是万无一失的。政府则完全没有意识到经济泡沫的危

险,继续执行放宽的货币政策。在经济泡沫已经破灭后,政府却并没能进行合理的救市退市,使得泡沫经济后遗症久治不愈,最终影响了经济长远的发展。

日本的挫折根本在于:第一,没有完整的主权,在外力压迫下被迫升值和改革;第二,错误地应用新自由主义理论;第三,没有处理好货币升值、经济增长和体制改革的关系;第四,沉浸于经济高速增长思维中不能摆脱,不能解决结构性问题,在经济转型期出现了严重的泡沫经济。

最大的启示就是莫过于中央决策部门在经济处于风险状况的时候要充分认识到它的潜在的发展方向,要做出明智的“防患于未然”的决策方针。千万不能寄希望于事后的补救。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日本政府在泡沫形成期间无所作为。对于中国决策部门而言,一定要充分认识到以下这点至关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一旦流动性过剩真的带来泡沫经济的崩溃,决策部门互相之间“事前”对其管理责任的不明确和风险认识的不统一等就会“事后”给中国经济将造成不可收拾的麻烦。

其次,千万要注意不能在金融资产泡沫风险没有完全释放的情况下,去刻意推动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进程。因为后者是“双刃剑”,尤其是在监管模式跟不上、而市场又表现出过于自信或被急功近利的短视投机行为所主宰的时候,金融自由化比如、市场准入和资产价格放松管理等和金融创新比如,股指期货等,不仅会导致各个合法的经济主体,而且也会包括不合法的热钱和洗钱者,都有可能无意或有意地去采取对中国社会不利的道德风险的投机行为,从而放大本来不会造成更大麻烦的市场风险。

最后,要坚持走独立自主的经济发展道路,决不能让他国来决定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的问题,无论国内国外利益集团如何进行威逼利诱,都要审慎的研究经济问题,作出科学的判断而不是跟着别人的屁股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