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园艺2019年第20期以园艺产业转型升级促乡村振兴发展的对策探讨
2黄璞1,陕西(1杨凌职业技术学院;2杨凌皇普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杨凌712100)摘要院乡村振兴的20字总要求为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产业兴旺、当前的城市差异化发生态宜居是关键和重点。
展已经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但在乡村发展过程中尚未进行大规模的应用,生态宜居、产业兴旺在人口吸引力和发展形式上的选择是实现振兴乡村的关键要素。当前园艺产业作为服务型行业以及基础行业双类型产业具有极大的发展潜能,对于营造区域特色产业具有极大的推动性,园艺产业转型升级对于营造生态宜居环境、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具有极大益处。
关键词院园艺产业;转型升级;
乡村振兴;发展对策园艺产业能够极大地推动乡村产业的振兴和生态宜居环境的打造,不但具有较强经济生态功能,还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只有通过乡村产业的自身发展和壮大,才能够带来经济、区域文化、特色的全面进步。因此,在区域之间保持开放性和接受性并存的状态,同时避免乡村发展患城市病,把握方式方法,以保证区域之间相互兼容,提升综合发展质量。1通过优势产业差异化创新发展
当前乡村领域的发展现状在于观念和基础落后,通过国际先进经验能够看出,对乡村建设采用城市输血的方式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在大部分乡村拓展新产业的过程中,选择的差异性和长远性也导致了投资建设的失败,因此,选择正确的方向尤为重要[1]。通常而言,在生态环境领域乡村发展都具有较大的优势,因为基础环境条件相比城市更加适合于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同时论及经验条件以及对应的产业化适宜性,也更加适合于乡村发展。因此,当前各地乡村建设经常以种植园或与之相关的种植旅游业作为首要,从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以及影响力而言,这是较好的选择,不过在细化的选择范围上如何进行筛选,又需要进行仔细斟酌,以保证达到社会发展、人民幸福的总体目标需求。通过目前的经验模式和尝试结果,园艺产业逐渐在多种选择上具有更高的适配性,产业发展对基础经济条件和经验需求较之其他养殖产业来说都相对较低,并且花卉具有的商业价值相对要高于其他的种植业产品,而且对于生态宜居的环境打造来说园艺产业首屈一指,所以通过园艺事业带动区域乡村的发展是相当具有创见性的选择。2以园艺产业化推进区域经济发展
要让园艺产业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助力,通过区域经济基础进行前期建设就成为了关键重点,首先应当打造区域品牌化。通过市场性的差异化因素,实现单品种的爆款销售,形成区域性的轰动效应,从而对于行业领域内的知名人士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同时通过媒体带动产业化知名度的上升,以网络营销结合官方宣传的形式加强总体效果,这样一来园艺产业在乡村经济中将快速成为支柱,对于打造区域经济关注点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2]。-24-
对于园艺产业来说,创新性和技术性都需要有足够的经验支撑,引进相关人才及对应的教育培训模式都是必要的步骤,同时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应当充分为产业内的参与人员提供对应政策福利条件,包括种植土地优惠以及对应的产业保障,在销售渠道不够通畅的情况下建立有效的收购机制,地方政府机关作为最大的担保人提供经济建设的避风港。对于大部分园艺产业而言,爆款产品需要根据季节以及种植条件进行改换,一般以年度进行轮换是最为常见的模式,园艺产业基地逐渐推出新模式的园艺产品是维持生命力的关键要素,对于乡村经济差异化发展,避开市场激烈竞争具有重要的作用。3开展多领域同调提升乡村生活品质
乡村在综合发展条件的差异上更为复杂,而要将园艺产业化的道路进行到底,更为重要的是引入人脉资源,包括创业人才以及游览人群,这才是真正从收益层面上实现乡村差异化发展的最佳结果。对于乡村而言,在开展园艺事业的背景下,能够形成有效的人员回流效果;对于大部分乡村地区,还可以回引原本流失的人才资源,大力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并提供对应的福利政策,这对于园艺事业的快速进步并形成区域体系化的运营结构具有极大的促进性[3]。另外,需要认识到园艺产业本身对生活品质的极大促进作用,从目前的产业集成模式而言,园艺产品不仅能够满足对外销售需求,同时对于地区建设和区域生活幸福感的提升也具有相当大的价值,以往乡村外部建设缺乏专业化的修饰,通过园艺事业带动高端产业服务业的迅速提升,有利于乡村生活环境以及人民生活幸福感的大幅度上升,综合而言在园艺事业的引领下,能够提升乡村生活的整体品质。4促民生广泛加强社会影响力
对于不同区位的乡村经济发展,园艺类型的事业发展可以选择不同种类的花卉种植园形式,一方面提升产品的丰富度,同时在提升社会影响力的基础上,加强乡村基础建设也是为园艺事业的整体提升带来进步的关键因素,例如交通因素的逐渐便利,不仅能够让乡村经济资源快速流入外部市场,同时也能够让旅游资源以及人群顺利走入乡村,避免因为交通不便和以往经济掣肘等因素,让乡村经济陷入有发展但难以走出去的弊端[4]。2019年第20期现代园艺产业论坛
探究林下经济的现状及主要模式
程贵文
江西(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新余336600)摘要院林下经济是现代林业背景下农林复合经营领域中的新兴产业,发展林下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实现林业经济
转型的必然选择,在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增加林地和农户收入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分析了林下经济现状与主要模提升林下经济效益有所帮助。式,提出了促进林下经济发展的建议,期望对增强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院林下经济;主要模式现状;
,提2012年,国务院发布了《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根据市场出将林下经济发展与其他生态建设工程紧密结合,这充分显示出国家对林需求和当地自然条件发展林下经济,下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林下经济是指在林业发展中综合运结合和利用自然环用经济学、生态学、系统工程等学科知识,境,选择适合生长的动植物进行林冠下种养殖的一种复合多层次的林业生产模式。我国林下经济模式发展型、近年来,阻碍了林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林菌模我国大部分地区林下经济模式主要集中于林禽、降低了林式,使其呈现出林下经济模式和品种单一的现状,下经济产业的竞争力。近年来,虽然林下经济总产值得到了各地区林下经济出现快速增长,但从可持续发展视角来看,不利于林下经济产业结了同质化严重问题,缺乏地区特色,构调整,易增大产品滞销风险。1.3政府扶持力度小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政策政府虽然重视林业经济发展,保护林业资源,但在林下经济发展层面却没有投入充足的财未针对林下经政支持。同时,各区域金融机构缺乏政策引导,济提供便捷的贷款服务,致使林下经济发展面临着资金不足的困境。1林下经济的现状
1.1生产规模小生产规模我国林下经济呈现出各区域独立发展的特点,集中式相对较小,难以对各个区域的林下经济实现规范化、阻碍了林下经济效益管理,导致林下经济缺乏整体性规划,这些的快速增长。同时,大部分林下经济产区位于偏远地区,成为了阻碍林下经济地区交通设施不完善,技术设备落后,规模化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1.2发展模式单一另外,在同地区同省市内的园艺事业发展也要注重差异化的因素。鼓励各地乡村在发展的过程中提升自身创新能力也是一旦形成对应主要的措施之一,创新能力本身不能够模仿,而带动创新意识的能的体系就能够走出不一样的发展道路,因此,在大部分乡村经济力,可以通过学习和教育培训实现。发展过程中,采用园艺技术教导和政府指导培训的方式,能够很好地提升学习效果,也加强了种养方面的专业性。尤其是提升区域经济和人民生活综合品质非常巨大。这也是当前时代背景下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策略选择的一种主要模式,通过平衡和谐的贸易发展,比起冲突式经济将带来更好的合作共赢效果[5]。2林下经济的主要模式
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该林果模式主要分布在浙江、2.1林果模式桉树林、杉木林中模式是将果树套种于林间,如可在松树林、套种龙眼、油桃、猕猴桃、荔枝等水果,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采林果模式在果树套种过程中要保证科学间作、科学施肥,6结语
当前我国农村区域发展需要通过差异化的发展思路提提升城乡发展升区域优势,并且与周边地区进行良性互动,质量,带动乡村寻求正确发展道路。园艺事业具备的特色属能够充分带动区域经济性以及和旅游环保等领域的相关性,对提升社会综合素质、发展,人员就业和社会幸福感有相当大的促进性。在一定意义上,转型升级了的园艺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参考文献
[1]邹学校.科技支撑园艺产业兴旺引领乡村振兴[J].湖南农业科学,2018(6)
[2]李青.加快发展园艺产业,助推西藏乡村旅游[J].西藏科技,2018(11)[3]黎俊亨.乡村振兴战略之农业产业差异化发展路径[J].现代园艺,2018(1)
[4]董菁,毛艳飞,张良.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乡村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研究[J].农业经济,2018(9)
[5]陈湘瑞,张临涛.陕西乡村振兴下休闲农业产业升级的发展研究[J].新西部,2018(34)
[6]李卫东,黄国林,张力.园艺产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6(9)
5培育专业人才是实现持续发展的长效之举
不仅为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中人才振兴无疑是长效之举。提供人才保障,更重要的是能为乡村振兴的持续有效推进提一定供智力支持和智慧输出。因此,在园艺产业转型升级中,旅游规划、运营管理、要注意园艺种植、品种培育、景观设计、培养、储备和运产品文创、品牌打造等多方面人才的吸引、以确保人才流、市场流的导入,促进乡村用,信息流、资本流、振兴战略的高效推进。(责任编辑禾初)-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