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结果分析
黄丽
广东省中医院体检中心,广东广州
510120
[摘要]体检中心常需要大批量采血,由于采血时条码发送或客人取拿条码有漏条码的情况出现,如果有漏采集标本,务必会增加客人的负担,进行再一次的采血,不仅增加客人的痛苦,而且还会进一步影响到客人对医院的信任度,所以有必要对大批
量采血及个人用户采血防止漏采血进一步进行规范及要求。本文采用一种新的方式,防止漏缺效果比较明显。[关健词]体检中心;采血;漏标本;方法[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2)07(c)-0090-01体检中心常需要大批量采血(如单位体检)及个人体检(如
检验系统中进入标本采集,护士采集标本后立即用条码枪扫条码,标本显示已采集,使标本更加符合国家检验的ISO验证,每一支血标本都有明确的采血时间,更加利于血标本结果的准确性。护士核对时重点核对名字,条码不间断时最前和最后一个名字和客人的名字相符,不需要每个项目核对,只需要核对特殊管的项目,除了分离胶管和无抗凝试管,其它管统称为特殊试管,如K2干粉管2mL(用于全血分析),K2干粉管4mL(用于地贫七项),柠檬酸钠(1∶4)加肝素锂6mL(用于血流变),微量元素管(用于微量元素的测定),一般情况下客人抽特殊管1~3支,核对时只需要看
客人有无特殊管的条码即可,前台护士在完成血标本的采集后进入检验的系统的结果查询,查看是否有标本示完成采集,如经查实后真有标本漏采集,标本确定是分离胶管或无抗凝管,可以用客人其它的血样完成漏采集标本的项目。
VIP)体检,由于抽血条码发送量大,容易造成条码漏打而导致漏抽血标本的情况出现.,现将漏打条码的原因进行分析如下。1体检中心采血条码漏缺原因分析
①体检医生发送条码到打印条码的时间太短,系统还没来及
完全反应,只完成部分条码的发送,如这时候用此条码抽血,事必会造成血标本的漏采集。
②在给客人开单检查时由于客人的需要改变,部分条码作废,
重新开单时造成一定的混乱,导致条码的缺少。
③医生或护士在撕取条码时有漏撕取的情况出现。④客人在交费或在体检过程中有遗漏条码。2新型采血条码防漏缺试验研究2.1对象
体检中心体检客人,抽血项目为10~15支试管
采血前勿暴饮暴食,尤其是喝酒,保证足够的睡眠,抽血前尽量减少运动,早上不能服降糖药,采血前1d,最好洗澡或将双臂洗干净,这样采血时会消毒更彻底,避免伤口感染。采血当天,不要穿袖口过小或过紧的衣服,避免采血时衣袖卷不上去,或采血后因衣袖过紧引起止血障碍而产生皮下血肿。采血过程中应叮嘱患者放松,避免因极度紧张而造成血管收缩,增加采血的难度。对于一些自诉有晕血或晕针的客人,可让客人躺着抽血,不要看着血液流出,减少或避免晕血的可能性。
采血结束后,立即用消毒干棉签按压穿刺部位,需在针眼及向上1~2cm处纵向按压3~5min止血,不能搓揉,不要中途偷看针口,采血后避免在短时间内用同侧手测量血压,以防止造成皮下血肿。24h内保持穿刺手臂清洁干燥。采血后按压时间要充分,因个体差异,每个人的凝血功能不同,凝血功能差的患者需要稍长时间的按压。所以当皮肤表层看似未出血就马上停止按压,可能造成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渗至皮下造成清淤。若有出血倾向,更要延长按压时间,若局部已经出现清淤,24h后可用热毛巾湿敷,以促进淤血吸收[1-2]。采血后患者应休息15~30min,可静坐或躺着休息,若出现晕针或低血糖症状,应立即就地平卧,饮一些含糖饮料,休息30min左右再离开。
3结果分析
两组方法比较(表1),方法2在核对时间、准确率、及客人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方法1。
两种核对方法比较,两组方法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组别方法1方法2核对时间两组方法比较
准确率(%)重抽率(%)后客等候时间(min)3min10s5295100204讨论
2种方法对于防止血标本的漏采集都有一定的帮助,方法1
优点:条码和验单双核对,能基本防止漏采血的情况出现:缺点:
2.22种核对抽血条码的方法
方法1:打印抽血的验单,用以核对抽血的项目,每一项目一
张验单,如护士采血时发现验单数与采血条码数不符合,重新查对,重打漏的条码。
方法2:硬件要求:电脑,安装检验系统,立式条码枪一台。在[作者简介]黄丽(1972-),女,广东省湛江,大学本科学历,广东省中医院
体检中心主管护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医护理。
①浪费时间,护士每一项抽血项目核对,如果客人采血的试管数为10支左右,所耗费的核对时间最少为3min,增加客人抽血等候的时间;②不环保,增加打印纸张,平均每个客人需打印抽血验单为5张左右;③增加耗材,增加科室的损耗④客人感觉不方便,太多的单容易遗失。收费处盖单时也感觉繁琐,而方法2优点:使护士核对时简单化,客人等候的时间缩短,节约人力成本及环保的目的,受到检验科及客人的好评。从2011年1月至今,用了方法2后,客人返回重复抽血率为零。此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值
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悠红.门诊静脉采血的护理体会[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9,18(4):293.[2]蔡立秋,王艳清.静脉采血两种拔针按压法的比较[J].华北煤炭医学院
学报,2010,12(1):15.
(收稿日期:2012-06-27)
90
中国卫生产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