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M工艺藝
培训教材
何为LCM:
LCM是将液晶显示器件,连接件,集成电路,控制驱动电路和PCB线路板,背光
源结构件装配在一起的组件,由于点阵型液晶显示哭器的引线较多,消费者极不方
便,所以制造商将点阵型LCD和驱动器做在一块板上出售,这种产品称为液晶显
示模块和模块LCM。
LCM的构成:
液晶显示屏,LCD集成电路IC印刷电路板PCB,导电胶条,热压柔性导电带,电
容,电阻待半导体器件,背光源LED,插件接器件。
LCM外引线连接方式:胶条,金属插脚,热压胶片,直接集成连接。
(1) 导电胶条连接:这是一种传统的普通连接方式,液晶的外引线是ITO导电膜,不能焊接,但是利用一条导电却可以轻易而的将LCD与线路板固定在一起,这就压框功能。
(2) 金属插脚连接:由于人们习惯信赖焊接式连接,为此设计了金属连接方式,是将金属脚固定在LCD外引线上,即可以将LCD焊在PCB板上,也可以将LCD插在PCB板的插座上,LCD个引
线需点一点银浆点,再将折脚上固化后在脚上深上一层环气胶。
(3) 热压胶片连接:热压片又称为软膜连接,这是使用方便可靠的最新连接方式,热压胶片是在导电条之间的热压线条,它在一定的温度下经压力可以和玻璃,环氧板等各种牢固粘接在一起,而且,时间越长,粘接越牢固。 这种热压方法:将一编胶面低贴在LCD玻璃上,另端帖 PCB板上,在110~130℃,条件下加压力30㎏/c㎡约5s左右的时间即可。
(4) 直接集成连接:COG,CHIP ON GIASS。
直接集成连接:是指LCD与IC电路直接在一起,而连接后的整理仍然和PCB在一起。将外引线集中设计然一很小的面积上,将LCD专用的LS1-IC专用芯片粘在其间,用压焊丝将各编 点按要求焊在一起,再在上面滴一滴封接胶即可,而IC的输入编则同样也设计在LCD外引线玻璃上,并同样压焊到芯片的输入端点上,此时,这个装有芯片的LCD已经构成一上完整的LCD模块,只要有热压胶处将其PCB连在一起就可以,这是种高度集成,微型,薄型的连接方式,在当前微型化仪表发展中具有广泛的应有前景及极高的使用价值。
LCM制造工艺概述:
LCM制造工艺是根据不同设计求选用合适的加工方法,为液晶显示屏(LCD),配上驱动电路部份,
使其成为具有一定显示功能的液晶显示模块(LCM),LCM制造工艺分为以下几种:
SMT COB HS 组装加工 TAB加工COG加工工艺 上述工艺中,SMT COB工艺是针对LCM所用驱动电路部份加工而言的,可以说LCM整体加工工艺的前道加工工艺,而HS和组装加工工艺是LCM整体工艺后半部分,这两种工艺则是根据屏与驱动电路部分连接方式不同,以不同的加工方法实现屏与驱动电路的连接,从而制出LCM、TAB与COG是近年兴起的新加工工艺,经过这两种工艺中任何一种的加工即可成LCM成品。
(1) SMT工艺:
表面贴装技术:是将液晶显示器驱动线路板,PCB板之一,它是用贴装设备贴装组件(芯片、电容、电阻)贴在印有锡膏的PCB的相应焊盘位置上,并通过回流焊设备实现元器件在PCB板上焊接。
流程:印锡膏→贴片→目检→回流焊→检验→清洗→FQC→包装→入库
(2) COB 加工工艺:
CHIP ON BOAVD该工艺将是裸芯片用粘片胶直接贴在PCB板指定位置上,通过焊接机用铝线将芯片电极与PCB相应焊盘连接起来,再用黑胶将芯片与铝线封胶固化,从而实现芯片与线路电极之间,电气与机械连接。
流程:贴片→固化→压焊→前测→封胶→烘烤→后测→FQC→包装→入库
(3) HS热压:HEAT SEAL 译为热压工艺,它是和斑马纸通过热压设备在一定时间、湿度和压力下加压,加热,而将屏与PCB板相应电极连接起来,从而达到屏与驱动电路部分在机械电气上连接。
流程:屏热压→检查→板热压→检测
(4) 组装工艺:
通过导电胶条与PCB板相应电极连接,从而实现屏与PCB板在机械电气方面连接。
流程:放铁框→放玻璃→放导皮→盖板→锁脚→测试
检验仪器设备及治、工具:
1. 工程图面
2. BOM
3. 卡尺
4. 测机
5. 规格书
6. 样品
LCM显示图标:
1. a:显示区
2. b:非显示区
3. 目视检验者目视与LCM之距离为30㎝,电性测试时视角方向,依工程图标示。
检验项目与判定标准:
1.材料确认: 以BOM为准
2.尺寸确认:
1.以工程图面为准;
2. 其它工程图面未注明时,按内部公差“ (A)”级执行。
3. 外观:
1.LCD外观:以30㎝目视为准。
2.确认LCD颜色:以工令单要求及颜色样品为准
3.1 黑点、红点、白点、线毛暇疵
(1)圆型暇疵
D<0.1 允收须分散
0.1<D≦0.15 显示区允收1个,非显示区允收2个
0.15<D≦0.2 显示区不允收, 非显示区允收1个
0.2<D 显示区、非显示区都不允收
(2)线、毛型暇疵:
暇疵限制 允收标准
长(㎜) 宽(㎜) (A) (B)
≦1.0 ≦0.01 允收(须分散)
≦3.0 ≦0.02 1 2
≦2.0 ≦0.04 1 1
≦1.0 ≦0.06 0 1
>0.06 0 0
距LCM30㎝,以目视可见为准,最多允许3个暇疵,且须分散5㎜以上。
(3).LCD偏光片刮伤、刮背
长L(㎜) 宽W(㎜) 允许刮痕数
0 W≦0.02 不计
L≦3.0 0.02<W≦0.05 1
0 W>0.05 0
距LCM30㎝,以目视可见为准。
(4).LCD彩虹、颜色不均(泛蓝、泛红现象):
1.单点泛色(直径大于10mm)不可有。
2.区块泛色面绩小于1/3可视区面绩,允收.
(5)LCD水痕、水绞现象:
撕起产品保证膜,依产品视角30㎝目视,非反光检查不明显者,允收。
(6)LCD破损现象:
1.不可伤玻璃1TO及框胶。
2.组装后,铁框可盖住破损且电性正常者,允收。
3.2偏光片外观检验:
(1)偏光片贴反、漏贴, 不合格。
(2)偏光片离起,不合格。
(3)偏光片(LCD)脏污,可擦拭者列为良品,不可擦试者以点线标准判定。
(4)贴合气泡:
1.若在可视区内,则依规范:
直径(Φ)㎜ 容许个数
Φ≦0.15 不计
0.15<Φ≦0.30 允许一颗
0.30<Φ 不可有
2.可视区以外忽略不计。
(5)偏光片凹凸点:
1.面板出货:Φ>0.4㎜不可有,Φ≦0.4㎜允收一个。
2.模块出货:Φ>0.7㎜不可有,Φ≦0.7㎜允收一个。
4、模块电性功能检验:以本公司模块测试查为准。
(1)不显示:不合格
(2)断线(缺COm、Seg):不合格。
(3)显示深浅(淡白、淡黑):不合格。
(4)显示乱码,IC用错:不合格。
(5)背光灯列灯暗,颜色错误:不合格。
(6)显示黑点、白点、线毛暇疵:以点线标准判定。
(7)电压、电流:电压或电流超出规格书要求范围、不合格。
5、模块外观:以目视检查为准。
(1)PCB刮伤:允许一处跳线<3㎜、刮伤、撞伤允许一处。
(2)焊接:假焊、冷焊、锡球、锡渣、锡尖不合格。
(3)零件破损:IC零件、电容、电阻、晶体管、振荡器等不可有破损现象。
(4)锡压:
1.锡压零件方向错,不合格
2.锡量过多,短路,不合格。
3.锡量不足,假焊,不合格。
(5)Cable线焊接:
1.方向错,不合格。
2.假焊、锡球、锡尖,不合格。
3.有特殊角度要求时,按要求检查。
(6)点胶:
1.点胶位以圆面及规格书要求检查。
2.胶溢至非点区,不合格。
(7)割线、短路:
1.豁线,短路位置以BOM要求为准。
2.未按BOM要求进行割线,短路,不合格。
(8)锁脚:
1.漏锁脚,锁脚悬空,不合格。
2.锁脚方向错,不合格。
3.锁脚角度在30~45度,起此范围,不合格。
(9)线路印刷:
1.印错,漏印,印字模糊,不合格。
2.线路粗细不均,不合格。
SMT流程自检事项:
(1)检查印锡膏有无偏移。
(2)贴件不可漏件,错件,零件破损,贴件位置歪斜不能超过白色丝印线,无贴件位
置不可沾锡。
(3)过回流焊前目检有无错件、漏件、贴错等。
COB流程自检事项:
(1)擦板检查PCB板金手指有无氧化现象,错件、漏件等。
(2)上片注意胶量的适用,芯片不可倾斜(指定的ICKS0066可向右倾斜5度左右),保持上片棒的清洁度,IC不可有刮伤现象。
(3)烘烤温度上片为150度,10—15分钟,产品放入箱内不可歪斜,注意铝盘高度,轻轻将烤箱门关闭。
(4)邦定不可刮伤IC,偏位、断线、准确设定,时间20-25 功率75-90 压力20-25,
线弧850-900,准确填写流程卡。
(5)测试电压在4.2-4.5V,不可有断线、淡白线、无显示、深浅等。
(6)封胶电热板温度在75-90度,黑胶不可溢在白色丝印线外,大于0.1㎜不可收,
封胶时据丝印圈大小来适用胶量,不可压变或断铝线。
(7)烘烤温度在150度,时间为2H,注意产品的堆栈高度。
(8)后测自检PCB板电阻有无脏污现象,画线有无漏画、断线、淡白线、无显示、深浅等不可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