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
【十年真题】
知识点一 文艺复兴
1.(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3)图3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欧洲( )
图3 15世纪欧洲出现印书坊的城市
A.文化趋于活跃 B.政治变革加速 C.市民阶级出现 D.新教传播广泛 【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15世纪欧洲很多地区都出现了印书坊的城市,印刷术的发展推动文化的
繁荣,这是欧洲文化发展活跃的表现,故选A项;17、18世纪欧洲各国纷纷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政治变革加速,与图片时间不符,排除B项;中世纪伴随欧洲城市兴起出现了市民阶级,与图片时间不符,排除C项;新教传播是在宗教改革后,而宗教改革开始于16世纪,与图片时间不符,排除D项。
2.(2019·天津高考·4)文艺复兴时期,很多画家以希腊神话中的情节为素材进行创作。在描绘天神宙斯用一阵“黄金雨”吸引人们时,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的代表人物提香直接用从天而降的一枚枚金币来表现。提香的这一表现方式( )
A.带有画家生活环境的烙印 B.突出了文艺复兴的精神实质 C.附和了教会宣扬的道德观 D.体现了神韵写意的绘画风格 【答案】A
1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十四五世纪,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的资产阶级主张追求现世的享乐,表现在威尼斯画派代表提香身上就是“直接用从天而降的一枚枚金币”来
进行创作,这种创作方法是受到了其生活环境的影响,故选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的精神实质是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不能“直接用从天而降的一枚枚金币来表现”,排除B项;通过题干中“提香直接用从天而降的一枚枚金币来表现”,这反映出其否定教会所宣扬的道德观,排除C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神韵写意属于中国画的特征,排除D项。
3.(2019·江苏高考·15)美国学者约翰·梅里曼认为,古罗马诗人维吉尔长篇史诗《埃涅阿斯纪》的主人公埃涅阿斯是罗马公民理想人格的典范,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对此进行神学解读,他们将埃涅阿斯的旅程诠释成基督徒的灵魂之旅。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 ) A.推崇罗马神权统治 B.利用宗教表达诉求 C.否定天主教会教义 D.主张灵魂自我救赎 【答案】B
【解析】“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对此进行神学解读,他们将埃涅阿斯的旅程诠释成基督徒的灵魂之旅”表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利用宗教表达诉求,故B项正确;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是反对罗马神权统治,故A项错误;否定天主教会教义是宗教改革的内容,不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内容,故C项错误;主张灵魂自我救赎是宗教改革的内容,不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内容,故D项错误。
4.(2019.4·浙江高考·18)高举着“人文主义”旗帜,有人说:“人是能够从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有 人说:“我创造了我自己。”还有人说:“我几乎愿意再年轻几岁,这是因为我相信在最近的将来一个黄金时代就要来临。”上述言论旨在表达( ) A.人开始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 B.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C.把人从专制和等级的藩篱中解放出来 D.依靠情感恢复人类本善的天性
2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人是能够从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我创造了我自己”,是人理性的一种体现,使人逐渐从宗教神学束缚中摆脱出来,故选B项;材料不能确定为人类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开始觉醒的标志,排除A项;专制等级更多强调外在的束缚,“从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我创造了我自己”,更多强调精神领域的束缚,排除C项;材料的主旨是人文主义及人性的解放,非本性的善恶排除D项。
5.(2018.4·浙江高考·19)针对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推崇教会文本的权威,崇拜圣徒,有学者批判道:他们“轻视人的本质,不知道我们生下来是为了什么、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往哪里去”。这反映了该学者主张( )
A.人性解放 B.政治启蒙 C.禁欲主义 D.与上帝对话 【答案】A
【解析】该学者批评教会“轻视人的本质”,肯定人的价值,体现出人性的解放,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该学者的政治观点,故B项错误;该学者批评教会“轻视人的本质”,反对禁欲主义,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该学者反对教会的禁欲主义,与主张与上帝对话无关,故D项错误。
6.(2018·海南高考·15)意大利艺术史家瓦萨里在1550年出版的人物传记中,记述了13~16世纪意大利许多杰出的建筑师、画家和雕刻家。欧洲北部城市的一位读者在写给瓦萨里的信中说:虽然我未到过意大利,但感谢上帝,我已经能阅读您的大作了。这表明( ) A.浪漫主义艺术在欧洲各地盛行 C.人文主义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 【答案】C
【解析】浪漫主义艺术在欧洲兴起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讲述意大利一些人物传记的流传,没有体现出冲破教会的精神独裁,与宗教改革无关,故B项错误;据材料“我已经能阅读您的大作了”,可得出欧洲北部城市的民众对自身价值的肯定,人文主义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故C项正确;17—18世纪启蒙运动中理性原则获得了普遍认同,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B.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觉醒 D.理性原则获得了普遍认同
3
7.(2017年新课标全国Ⅱ卷33).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
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 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答案】A
【解析】佛罗伦萨市政府扩建“小而简陋”的教堂,且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突出了市民的要求,说明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地位更加重要,故A项正确;人文主义广泛传播开始于文艺复兴之后,文艺复兴开始于14世纪,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且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说明教会权威在下降,故C项错误;新教产生于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8.(2016·上海单科·13)绘画是历史的一面镜子,能够折射出思想文化的变迁。右侧绘画最早可能作于( )
A.古典时代 B.中世纪前期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画作凸显现实中人体的美,展示人的性格和个性,是人文主义的代表画作。古典时代的绘画仍然是宗教题材,故A项错误;中世纪前期的绘画也是宗教题材,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宣扬人文主义思想,肯定人的价值,故C项正确;启蒙运动时期的绘画突出的是理性,故D项错误。
C.文艺复兴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
4
9.(2015·天津文综·3)维多里诺是14~15世纪意大利的教育家。他奉行“身心发展并重”的教育理想,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骑马、剑术、跳舞、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他还要求学生研读古罗马作品和基督教作品,视之为道德教育重要内容。这反映出( ) A.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 C.教育摆脱了宗教束缚 【答案】A
【解析】由材料内容“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能力培养”可知,该教育家有着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宗教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教育摆脱宗教束缚,故C项错误;通过材料可知,文艺复兴的影响已经扩展到了教育领域,故D项错误。
10.(2014·江苏单科·13)“佛罗伦萨人文主义派甚至采取更惊人的步骤,他们反对对财富的谴责,并且创立这样一种学说: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 ) A.鄙视贫穷 B.认为财富即道德 C.揶揄上帝 【答案】D
【解析】根据“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可见并没有鄙视贫穷的含义,故A项错误;结合“他们反对对财富的谴责”和“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说明财富不等同于道德,但可以作为显示品德的方法,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嘲弄上帝的内容,故C项错误;佛罗伦萨地区商品经济发达,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较快,反映在人们思想中必然要革除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旧观念,因此他们反对安于清贫的说教,故D项正确。
11.(2013·广东文综·19)欧洲某个时期崛起了一个富有的阶级,他们成为教会之外新的艺术资助人。于是,艺术家创作的重点转向宗教题材以外的、表达人物内心的肖像画。这里的“艺术家”是( ) A.文艺复兴时期画家 B.19世纪现实主义画家 C.法国印象主义画家 D.20世纪现代主义画家
D.反对安于清贫的说教 B.宗教制约着教育发展 D.文艺复兴尚未影响教育领域
5
【答案】A
【解析】文艺复兴时期画的风格是表现人性美的,19世纪现实主义画的风格是揭示社会现实的,法国印象主义画的风格是表现光与色的。20世纪现代主义画的风格是反理性的、夸张的,是表现人的苦闷、彷徨的。故选A。
12.(2013·山东文综·16)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 【答案】C
【解析】否定性选择题,李贽生活在明朝中后期,中国有资本主义萌芽但尚未出现资产阶级,故C错误,答案选C 。其他都正确。
13.(2013·上海单科·12)1.(2016·上海单科·13)绘画是历史的一面镜子,能够折射出思想文化的变迁。右侧绘画最早可能作于( )
A.古典时代 B.中世纪前期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画作凸显现实中人体的美,展示人的性格和个性,是人文主义的代表画作。古典时代的绘画仍然是宗教题材,故A项错误;中世纪前期的绘画也是宗教题材,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宣扬人文主义思想,肯定人的价值,故C项正确;启蒙运动时期的绘画突出的是理性,故D项错误。
C.文艺复兴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
6
14.(2015·天津文综·3)维多里诺是14~15世纪意大利的教育家。他奉行“身心发展并重”的教育理想,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骑马、剑术、跳舞、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他还要求学生研读古罗马作品和基督教作品,视之为道德教育重要内容。这反映出( ) A.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 C.教育摆脱了宗教束缚 【答案】A
【解析】由材料内容“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能力培养”可知,该教育家有着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宗教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教育摆脱宗教束缚,故C项错误;通过材料可知,文艺复兴的影响已经扩展到了教育领域,故D项错误。
15.(2014·江苏单科·13)“佛罗伦萨人文主义派甚至采取更惊人的步骤,他们反对对财富的谴责,并且创立这样一种学说: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 ) A.鄙视贫穷 B.认为财富即道德 C.揶揄上帝 【答案】D
【解析】根据“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可见并没有鄙视贫穷的含义,故A项错误;结合“他们反对对财富的谴责”和“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说明财富不等同于道德,但可以作为显示品德的方法,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嘲弄上帝的内容,故C项错误;佛罗伦萨地区商品经济发达,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较快,反映在人们思想中必然要革除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旧观念,因此他们反对安于清贫的说教,故D项正确。
16.(2013·广东文综·19)欧洲某个时期崛起了一个富有的阶级,他们成为教会之外新的艺术资助人。于是,艺术家创作的重点转向宗教题材以外的、表达人物内心的肖像画。这里的“艺术家”是( ) A.文艺复兴时期画家 B.19世纪现实主义画家 C.法国印象主义画家 D.20世纪现代主义画家
D.反对安于清贫的说教 B.宗教制约着教育发展 D.文艺复兴尚未影响教育领域
7
【答案】A
【解析】文艺复兴时期画的风格是表现人性美的,19世纪现实主义画的风格是揭示社会现实的,法国印象主义画的风格是表现光与色的。20世纪现代主义画的风格是反理性的、夸张的,是表现人的苦闷、彷徨的。故选A。
17.(2013·山东文综·16)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 【答案】C
【解析】否定性选择题,李贽生活在明朝中后期,中国有资本主义萌芽但尚未出现资产阶级,故C错误,答案选C 。其他都正确。
18.(2012·重庆文综卷·19)伊拉斯谟借“愚人”之口说道:“如果你把生活中的快乐去掉,那么生活成了什么?它还配得上称作生活吗?”根据这句话,伊拉斯谟本意是要 ( ) A.抨击愚昧 C.讽刺贪淫 【答案】D
【解析】伊拉斯谟是文艺复兴时斯的代表人物,“如果你把生活中的快乐去掉,那么生活成了什么”反映了追求现实生活的幸福的思想,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D项正确。A、B、C三项不符题意。
19.(2012·福建文综卷·19)15世纪学者奇诺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这反映了在该地( ) A.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兴起 B.人文精神得到传承 C.宗教改革思想开始转播 D.启蒙思想影响巨大 【答案】B
B.倡导平等 D.推崇人性
8
【解析】解题关键在于时间和地点,时间是15世纪地点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判断为文艺复兴。各种科目的复活其实对古希腊罗马人文精神传承。希腊罗马文化在公元前就已经繁盛,排除A,宗教改革兴起于16世纪的德国,排除C,启蒙思想兴起于17世纪,排除D。
20.(2012·浙江文综卷·20)在古代,通才式的大师频出,而进入近代后此类大师越来越少。一般认为,达·芬奇是“最后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其重要原因是( ) A.在人类历史上,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偶然性 B.古人的成就达到相当高度后,后人很难超越
C.古代学者少,评价目标集中;近代以来学者多,大师难以被公认 D.近代以来的科学把研究对象分为不同领域分门别类加以研究 【答案】D
【解析】近代以来,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自然科学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学科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研究越来越深入,同时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间渗透的程度越来越深,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凭借个人能力很难全面掌握。
21.(2011·安徽文综·18)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 ) 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 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
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 【答案】C
【解析】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说明借助古代的思想文化成果,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说明其产生根源是经济根源,与这一论断相吻合的是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故C符合题意。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但启蒙思想没有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没有借助古典文化。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
9
排除B。人文主义反对天主教,所以“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的提法是错误的。排除B。启蒙思想本身就含有人民主权的含义,这个提法也不能体现题干“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所以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的提法不符合题意,排除D。
22.(2011·上海单科·4)拜占庭帝国瓦解前后,许多学者和艺术家迁居意大利半岛,从而大力推动了该地区( )
A.波斯文化的传播 B.伊斯兰文化的传播 C.古希腊文化的研究 D.基督教神学的研究 【答案】C
【解析】根据题目信息“意大利半岛”,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其为古希腊文明的发源地。波斯文化应在两河流域,伊斯兰文化为西亚阿拉伯地区,基督教神学在西亚巴勒斯坦。
23.(2010·上海文综·9)一位哲人说过:“这(文艺复兴)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产生了巨人的时代”。下列人物中属于这个时代的巨人有( ) ①但丁 ②马丁•路德 ③米开朗琪罗 ④达•芬奇 ⑤伏尔泰 (2)①③④ C.②③④ 【答案】A
【解析】题干要注的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人物,②是宗教改革时期启蒙运动时期的人物,所以选A。
的人物,⑤是
B.①②③ D.②③⑤
【三年模拟】
1.(2019·陕西渭南模拟)文艺复兴中的艺术把握了人文主义的精髓,提出了愈完善就愈接近自然的基本原则,艺术中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为精确观察而进行的实验、透视法所带动的数学方法的兴起,促进了观察实验与数学方法的各自发展,并将二者相结合。这说明( ) A.文艺复兴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建立
10
B.文艺复兴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建立 C.近代科学是文艺复兴的有力武器 D.近代科学直接体现了对人的关怀 【答案】 B
【解析】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建立,故A项错误;题干表明在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的推动下,“观察实验与数学方法的各自发展,并将二者相结合”,说明文艺复兴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建立,故B项正确;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有力武器,故C项错误;近代科学不是直接体现了人文主义,它是通过一系列的科学与技术来体现对人的关心,故D项错误。
2.(2018·山西大同模拟)文艺复兴时意大利政治思想家康帕内拉写有《太阳城》一书。书中的太阳城居民实行普遍的义务劳动,一切产品和财富均为公有,由公职人员分配。书中还提出劳动光荣,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主张对儿童进行普遍的社会教育。这些思想深刻影响了( ) A.理性主义思想 C.浪漫主义思想 【答案】B
【解析】康帕内拉思想一定程度反映了社会不公平的现象,体现了理想主义色彩,为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借鉴,故B项正确。
3.(2019·广东茂名模拟)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宗教主题占主导地位,而世俗主题的绘画也在增加,通常是富人或贵族的肖像画,不过更多的普通人也出现在绘画中。造成绘画主题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转变 B.人们的宗教信仰发生改变 C.中世纪传统艺术被抛弃 D.教权被世俗政权所取代 【答案】 A
B.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D.西方社会福利思想
11
【解析】“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人文主义兴起的时代,社会价值观也在发生变化,故A项正确;“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信仰没有发生变化,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宗教主题占主导地位”是中世纪绘画主题的延续,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教权与世俗政权的权力区分,故D项错误。 4.(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批判了教会的虚伪腐败,但他们还是十分宗教化的,并没有发展到否定上帝至尊地位的程度。这说明文艺复兴( ) A.未能彻底冲破神学束缚 C.并未认识到人的重要性 【答案】A
【解析】 材料中“没有发展到否定上帝至尊地位的程度”表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批判的是教会的虚伪腐败,未涉及基督教会的基本理论和根基,未能彻底冲破神学束缚,故A项正确。
5.(2019·湖南百校联盟摸底考试)14、15世纪,意大利城市里有许多出色的教育家,他们不仅擅长教书授徒,而且善于著书立说,通过著作展示其修养和学问。意大利城市还拥有欧洲最好的学校,这些学校均得到贵族和富商们的慷慨资助。这有助于( ) A.人文主义的传播 C.理性主义的产生 【答案】A
【解析】文艺复兴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教育家的教书授徒有利于人文主义的传播,故A项正确。 6.(2019·天津和平区模拟)某一时期,意大利人对于那种表现追慕上帝的峭拔的建筑风格感到厌倦,便想起了古希腊罗马时代那些建筑,于是“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据此可知,当时的意大利( ) A.复古思想盛行 C.人性得到复苏 【答案】 C
【解析】材料中“意大利人对于那种表现追慕上帝的峭拔的建筑风格感到厌倦,便想起了古希腊罗马时代
B.宗教观念淡化 D.生活方式单调
B.宗教改革的深入 D.浪漫主义的萌芽
B.受到了教会的压迫 D.推动了神学的发展
12
那些建筑”,并结合所学可知,文艺复兴者崇尚人文主义,故C项正确。
7.(2018·河北衡水中学冲刺模拟)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普遍主张,人就应该公开地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只要能实现幸福的目标,采取什么样的手段都无所谓。这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 A.人文主义成为社会主流 B.是欧洲人文主义的中心 C.肯定了人的价值和欲望 D.促进了理性主义的传播 【答案】 C
【解析】据“人就应该公开地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只要能实现幸福的目标,采取什么样的手段都无所谓”可知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肯定了人的价值和欲望,故C项正确。文艺复兴时期教会仍占主导地位,人文主义是为新兴资产阶级所信奉,故A项错误;材料未突出意大利在文艺复兴中的地位,故B项错误;启蒙运动将人文主义发展为理性主义,故D项错误。
8.(2018·湖北黄冈冲刺演练)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宣称:“人能够由于承认上帝而把他吸引到自己灵魂的狭窄范围以内来,但也能由于热爱上帝而使自己的灵魂扩展到他的无限大之中——这就是在尘世上的幸福。”这表明文艺复兴( ) A.强调人和人性的价值 B.论述了天赋人权思想 C.是人类自我意识首次觉醒 D.将人类从神权中解放出来 【答案】 A
【解析】材料中“在尘世上的幸福”反映了人文主义,故A项正确。
9.(2018·江西南昌考前预测卷)瑞士史学家布克哈特认为:“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是人类意识的全面觉醒时代,是西方文化世俗化决定性阶段,是世界现代文明各种特征发展的起点,现代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
13
都同这一时代发生着联系。”这一时代( ) A.发现“自我”探究哲学意义上的“人” B.坚持以世俗国家权力代替宗教权力 C.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理想政治制度 D.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答案】D
【解析】材料中“是人类意识的全面觉醒时代,是西方文化世俗化决定性阶段”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故D项正确。
10.(2019·湖北百校联盟全国卷联考)意大利学者彼特拉克(1304~1374年)认为:在上帝的创造物中,人占据最高地位,因而对上帝的认识达到一定度就可以了,应该把人作为思考的对象。这说明他( ) A.具有反宗教的理性精神 C.开启了文艺复兴的先河 【答案】D
【解析】彼特拉克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与材料中“对上帝的认识达到一定度就可以了,应该把人作为思考的对象”相符,故D项正确。
11.(2019·广东深圳模拟)文艺复兴后,高耸入云、冷峻阴沉的哥特式建筑不再流行,建筑师们热衷于重现古希腊的柱式以及古罗马的穹顶拱券,从而营造出欢快充实的空间感受。这表明当时( ) A.建筑的宗教功能和意义被弱化 B.几何学发展彻底改变了设计理念 C.复古风格成为建筑领域的主流 D.市民阶层追求世俗化的生活体验 【答案】 D
【解析】从冷峻阴沉的哥特式建筑到营造出欢快充实的空间感受,这反映的是这一时期人民的思想解放,
B.注重人的哲学化研究 D.意欲使人摆脱神学束缚
14
即追求现世的幸福和现世的享乐,故D项正确。
12.(2018·河北衡水金卷压轴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古典人文思想究天人之际,立意其高远而又不偏不倚。……国人特殊的思维方式,使他们往往会转换不同的角度来综合性地观照同一种事物,以求更加完满地把握其中的内蕴,不会将其中某个方面加以无限放大来挤占其他的方面。对于人性的开展与实现,他们给出的人性空间既有超凡出世的神圣维度,也有食色性这些与动物性接壤的维度;既有与众人合作组成和睦家庭社会的内涵,也有与自然万物达成一片的内涵;既有感性的层面,也有知性的层面,更有感知意识所不能及的玄妙的层面。这种上下左右都没有封畛的全方位开放的人性,……对于生活在不同境地的人都有一种普适性。
材料二 在文艺复兴以来西方人文主义图景中,人性与神性、人性与物性之间始终存在着一道填不平的鸿沟。……从人本出发,则会将神本、物本遮蔽;从神本出发,也会将人本遮蔽;从物本出发,就会反过来与人本、神本相冲。因其不能兼容,自然彼此间存在着排异反应,总是处于相冲相克之中。……它对人存在的理解中,向上的一极没有包含神圣的维度,向下的一极没有包容自然万物,因此势必将人生神圣的维度让渡于宗教,将自然的和谐割让给科学。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孔见《从三点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与西方近代人文主义思想的异同点。(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与西方近代人文主义思想对各自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13分)
【答案】(1)同: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重视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培养了探究精神。
异:中国强调天、人、社会、自然之间的贯通与和谐;西方将神、人、自然对立。中国重视纵横的联系与包容;西方缺乏和谐包容精神。中国着眼于普适性;西方着眼于彼此之间的斗争性。
(2)中国:形成了“天人合一”、人与社会及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培育了内在精神的圆融贯通;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持续发展;为不同境遇的人群提供了适合自身的文化理念。
西方:形成了众多流派的人文主义思想;使西方近代社会不断出现思想发展的高峰;为社会发展不断注入
15
新的活力。
13.(2019·湖南雅礼中学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明末清初的思想启蒙(16~17世纪) 明清启蒙运动是在复兴“三代之制”的旗帜下展 文艺复兴是通过对希腊罗马灿开的。如黄宗羲等曾以《左传》中民为“神之主”、烂的古典文化的重新高扬而进行的《孟子》中“民贵君轻”的思想来批判君主专制:“古一场以人文主义精神反对封建主义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精神的斗争。正如伏尔泰指出:文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复兴的重大意义不在于简单复古,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早期启蒙运动犹如在理学的磐在于“创新”。文艺复兴把人的自由石下畸形生长的一株弱草,发生的范围主要局限在少与解放推到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人数进步思想家中,其影响也未超出少数清醒的地主阶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 级知识分子及江南一带的士子阶层。 ——摘编自刘念慈《试析中国早期启蒙运动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异同》
上表为中国明末清初的思想启蒙与欧洲文艺复兴的对比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12分)
【答案】 示例一 论题:中国明末清初的思想启蒙与文艺复兴运动都以“复兴”古代思想的形式来反对封建主义。
阐述:在明末清初尖锐的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刺激下,启蒙学者以理想化的“三代之制”去衬托“今世之弊”,用传说中的氏族民主制去批判封建君主专制,以“百家争鸣”的诸子学风去声讨盛行于明清的文化专制。14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处于萌芽阶段,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对希腊古典文化的重新高扬,用人文主义精神反对封建主义精神,进步的思想界还未形成全新的思想体系。
总之,当资本主义尚处于萌芽阶段,往往借助古典文化对抗强大的封建主义。
欧洲文艺复兴(14~17世纪) 16
示例二 论题:中国明末清初的思想启蒙与文艺复兴运动在性质和影响上大相径庭。
阐述:从性质来看,中国早期思想启蒙运动没有超越儒家思想的范畴,是对儒家思想的发展;而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从影响来看,中国早期思想启蒙运动虽然冲击了当时的封建专制,但未提出新社会制度构想,未能动摇封建统治的基础,对社会的影响力有限,未能推动社会的转型;文艺复兴运动使人们从封建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发展,对新航路开辟、欧洲宗教改革和自然科学发展影响重大,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做了必要的思想文化准备,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转型。 总之,中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差异带来了二者在性质上与影响上的不同。 (“示例”仅供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