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简论现代展示空间的设计意识

来源:东饰资讯网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李克 盛伟 陈忠存 李瑞勇

简论现代展示空间的设计意识

  本世纪20年代,德国“包豪斯学校”一批世界级的艺术设计大师温德路、康定斯基、克利、纳吉等就开始了设计法则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其内容包括对自然的研究,技术结构表现技法、空间、色彩和构成的研究。他们将现代艺术各派别的艺术原理、美学思想应用于现代造型设计之中,集合成为单一的艺术设计体系,并提出了“视觉语言”的观点,着力寻求设计语言的世界性。包豪斯学校诞生的一整套完整的艺术设计思想与教学体系创立了现代设计理论,为以后的美国及其他西方发达国家认识社会环境设计意识化问题奠定了基础,从而使现代设计意识步入了对人与空间的关系进行重新认识的历史阶段。这种设计意识活动首先反映在建筑、环境设计之中,随着艺术和工程技术设计的不断结合,本世纪60年代后期,这种设计艺术观念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社会性和各种信息语言功能;这些方面表现在今天的展示空间设计意识中,就更加突出了社会意识效应,并被赋予了极高的商业、经济、科技、文化信息意义。

自1851年5月英国伦敦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开始,随着国际性的博览会的不断举办,展示设计以其特有的意识活动范畴逐步发展为相对独立的学科领域,建立起了一种综合性的、既具有主导方向又旁及诸多相邻学科,呈现出某种模糊性的全新设计系统。通过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加强了现代展示设计学的发展,使之具备了视觉认识的整体品格。

展示设计所涉及的内涵,包括一切人类知觉能接触到的有态物质。这种形态构成,决定了展示与空间的关系。众所周知,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同物质一样,它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是永恒的。相对论证明了空间是无限与有限的统一,就宇宙而言,空间是无限的,而就具体的个别事物而言,其空间又是有限的;空间的本质“空间力”存在于透明的、自由散乱的物质中,就像磁力线一样,如果没有任何限定,空间是无法被触知的;所谓空间的知觉,是对限定物之间关系的诸要素相互作用力的综合认识,是一种潜在的运动意识。

人的认识来源于对外界物象空间特性的把握——知觉。知觉是依赖于视、听、动、平衡觉的综合作用,在大脑皮层中形成的复杂的暂时神经系系统的产物。外部刺激信息不断地经过整理、记忆和经验判断,成为一种连续的赋予了意义的认识。人的认识又起反作用对空间物象进行修正,使之越来越完善。这一过程充分满足了知觉心理的意识活动。这种影响人类意识活动的空间媒介形式——空间结构(一种非平面体系的结构),在某种意义上正是人类意识交流的媒体。50

人类意识活动对现代展示空间设计活动和规律是具有审美意义的,形式美是艺术活动审美意识的物化形态。综观世界展示博览之精华,开放的广阔空间与独立的大型构成是最能主导气氛、活跃视觉感知的设计艺术形成。1985年,在日本的筑波城,举办了“国际科学技术博览会”。博览会给人以一片宁静的展示空间,设计大师们发挥现代高科技技术和材料的作用,充分体现了现代科技的进步:(1)在音像设备上,出现了超大屏幕电视(荧光屏25×40米),广泛地利用组合录相屏幕或组合幻灯幕墙;(2)采用激光照明,或作为指示方向的文字、符号显示,或作为装饰;(3)展示了多种机器人;(4)天棚与地面上用光带作为参观路线道引;(5)采用筒形建筑,在顶部装幻灯机,向底层的凹球面上投映真实感极强的幻灯片,例如雷电、星空自然景观,人在顶部向下俯视,十分壮观,有身临其境之感;(6)场区内设有儿童游戏场、空气电话、垃圾箱、休息区、公厕和几种交通车辆(火车、汽车、高架电车等);(7)在展示建筑上,游戏场上设置了能使人产生错视的形象。设计者有意识地创造出了一种全新展示空间,众多的展馆采用堆积、并列、叠合、平衡等立体构造成形式,建造组合出一个个开放的、非凡独特的大型现代展示群落,从而构造了人们视觉心理的第一展示空间效果。这种氛围,有助于参观者根据视觉经验进行丰富的心理联想。

封闭的环境设计,可进一步充分调动人们的联想。设计师进而以现代多媒体技术(影视计算机技术)和立体构成技术(薄壳、析板、塔架、悬索等技术),共同构造出了又一个展示时空——第二展示空间。任何一类展示,其共同特征都是在有限的时空区间集中容纳和传播大量的信息,刺激以连续、分散、密集、强化等不同方式置于相应时空位置,构成一个具有起伏变化的有机整体。

岛式设计意识,是以全开放的形式面向观者的一种展示设计方式。通常由几件独立的展体在屿区(展区)内有机的组合而成,或以多层次展体为中心,结合周边的附属展体共同构成较完善的信息交流体。半岛式设计意识,则以部分开放的形式面向观者。其设计特征,是以墙体为依托,与较小的独立展体相协调,完成组件空间的构成。它的信息交流范围较岛式设计弱。通道展示和墙体展示,超大屏幕视屏墙,令人在漫步视屏走廓时,视觉心理上有一种进入设计时空的感受。多媒体展示空间,以光盘、磁盘、磁带、联网等技术方式,将大量的不能进入展示会现场直接演示和表达的信息,在展示空间有限的屏幕上进行视觉语言和人机对话交流,亦可向展区外的终端进行查询和对话。此类展示的一个突破,即可使高层建筑物室内展示增强展示空间,由顶部向底层的凹面投射真实感极强的幻灯片,参观者俯视之犹如身临其境。以上设计意识,均以引导意识活动为其设计思想。

一切展示的目的,决不仅仅是让观者来读说明书、参阅展示项目的照片,或了解你嘴里所说的能提供的服务。尽管在某种程度上这类展示可以解释现象,但人们并不能完全通过它来理解展品的实用价值;它展示的仍然仅仅作为表象,远远地与我们保持着距离,而观者想知道的却是那些表象后面的更深层的意义。因此,现代展示中使用的现场操作的方法,其功能不仅仅只是加深观者对展示物的印象,触摸和目睹其使用过程,会使你内心更加信赖这种展示物的功能空间。

因此,空间设计是直接接触以展示内容为内涵的最小展示单元——第三展示空间。在此空间,人与物的空间距离最近,结合力也就最大,意识活动最活跃(兴奋),人们可以对其所感兴趣的展示物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或体验。独立的有特色的展体结构,能够突出表意的造型特征。如医疗设备展示以现代实验、治疗室的外延展示方法,在展区内以展体构造出一个开

51

放的现代实验、治疗环境,实验、治疗台(展台)上先进的医疗实验和治疗研究设备。使观者进入了科研氛围之中,展示设计意识诱发了观者的参与意识。又如展示最新设计的急救车辆,以真实的样车为展示体,以声光影像合成达到静中求动的视听效果,高架布光制造的外围较暗的环境有一种空灵感,车辆停放在满布岩石、沙砾、卵石的展台上,形象地展示出该车为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发挥效用的急救交通工具,射灯照射突出主体造型、色彩、喷漆均属上乘的车体,给人一种设计精美之感。但是设计不仅是外部形态的精美塑造,更是内部空间的塑造,因为人们利用的是急救车的内部空间。开启车门,展示出车内舒适稳定的驾驶环境和科学先进的急救装备,配之以车旁连续播放的急救车使用和车况介绍的录相资料,观者对此车的认知是不难想象的。用户所需要的不只是产品本身,而是它的功能,他将按照功能的必要程度来支付相应的金额,这才是展示设计意识的目的和意义。

展示的另一个空间设计的要素,是当观者认可了他们所感兴趣的展示物的功能后,如何去提示和引导他们此时的意识活动去认知品牌、公司形象标志,或通过醒目刺激的标识吸引观者。这也是展示空间设计需要苦心设计经营的重要部分。

展示设计是设计者意识活动的表现形式,设计中赋予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表象性。像美国的拉斯维加斯将古埃及金字塔形象搬到了美国原野之上。构成了展示意象思维的结果;又如充满东方古国神韵的龙狮、明清建筑牌楼、汉字金石纹样等装饰出现在展示空间中,它传达出一种有特色的文化信息,而在这种信息环境中展示的东方医药学精华——中医学,对观者的印象是何等清晰。金属构架干净、简洁的线条,可以强调出内空间。直接、宏大、有力的现代氛围,标识在构架上的现代设计意识的美学特征,就是以多层空间构造为设计思想,以大容量信息传递为设计手段,以引导观者意识活动为设计方向,以刺激观者的参与、促进营销为目的全方位设计观念。

当今人们的行为特征,是具有最明显的功能与精神需求相结合的倾向,人的本质力量正通过空前发展的当代社会日益有力地表现出来,人的意识活动也就被充分地体现出来。纵观世界工业、科技和经济发展史,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展示艺术所起到的作用,所有发达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都与重视并大力扶植展示业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展览会、展销会对于发展科技和经济、创造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由此可见,展示设计意识正影响着人们的意识活动。现代展示空间的设计者,不惜耗费巨资寻求着更有效的途径来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展示目的。人们置身于新颖绚丽、优雅美妙的展示空间,在赏心悦目的美的昭示下,其接受心理与行为的效果是显而易见及不言而喻的。这充分揭示了展示设计意识的创造力与丰富性及其对“两个文明”建设的意义。

①林福厚:《展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展示》1990年第2期。②吴国欣:《造型语义与产品设计》,《实用美术》1990年第37期。

(责任编辑 牟 进)

5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