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扎根于土壤,艺术起源于文化。摇滚乐作为一种音乐艺术,其产生于发展必定离不开文化的发展。
早期美国的音乐文化主要分为白人文化与黑人文化,其中白人文化主要受影响于英国移民从欧洲带来的歌剧和民间歌谣;黑人,多数是被殖民者带到美洲大陆,被压迫、没有人身自由,也就是这样才产生了黑人音乐的两大源头布鲁斯(多用于寄托思想之情)和灵歌(内容大多反映黑人遭受残酷奴役,带有宗教色彩)。
1880年代,乐谱出版行业开始兴起,大量出版社涌入“百老汇大街”附近。在当时现场演出是传播歌曲的主要途径,要是音乐作品公演后受到了好评,出版公司便会立即出版乐谱,以便得到更好的传播。各大出版社齐聚一堂,为了推销自家的乐谱,公司都会聘请好乐师,在公司门前弹奏自家的音乐作品,每当人们走过这条街,总是能听到“叮叮”作响的弹奏声,于是他们将这条巷子叫做叮砰巷,叮砰巷歌曲的名字也因此而来。
因为叮砰巷位于百老汇附近,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百老汇的蓬勃发展,叮砰巷歌曲开始和百老汇产生了密切的关系,音乐剧独特的发声技巧,还有布鲁斯乐队的伴奏,曲风柔和轻松,重旋律,节奏较为舒缓,“主歌-副歌”两段体和AABA的曲式结构对后续流行音乐的影响深远,这些都是早期叮砰巷歌曲的特点。
乡村音乐,白人音乐文化的代表之一;起源于欧洲的民谣,在1920年以前只在民间流传,1920年后,得益于广播业的发展,乡村
音乐开始走出农村,逐渐变得流行起来。广播行业对乡村音乐的发展影响巨大,在二战期间,乡村音乐传播的越来越广,影响力开始逐步上升。帮助乡村音乐提升影响力的除了广播行业以外,还有唱片公司。当时,为了推进南方地区的市场,唱片公司聘请了许多音乐制作人,来到乡村采风录音,然后将录音压制成唱片进行售卖。
乡村音乐是美国发展历史最深远的音乐之一,不同地区所呈现出的乡村音乐都各有特色,例如南部阿巴拉契亚山脉地区的山地音乐(Hillbilly Music),禁酒令被废除后出现的酒吧音乐(Honky-Tonk),西部地区的牛仔歌曲(Cowboy Songs),肯塔基州山区出现的蓝草音乐(Bluegrass),二战后的纳什维尔之声(NashvilleSound)等等,这些风格各异的乡村音乐为早期摇滚乐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摇滚音乐的多变也像是继承了乡村音乐,短短70余年,发展出了数十上百种风格。如今的乡村音乐在美国的音乐市场依旧占有很大份额,是美国流行元素的一个组成部分。
说完了白人文化的代表,我们将视线转到被压迫的黑人群体。在当时,黑人作为奴隶,自由被大幅度限制,但是在音乐这一方面上“奴隶主”们却比较宽容,因为很多时候白人需要黑人的音乐来取乐,一些拥有音乐天赋的黑人通常能被拍卖到更好的价格,于是奴隶主们允许黑人奴隶在干活的时候唱歌,但交谈是不被允许的,这时,黑人们就开始用着白人听不懂的俚语演唱,进行交流,同时也通过歌声来抒发自己的内心的苦闷。慢慢的,一种原始的歌唱形式——布鲁斯,在白人仅有的“宽容”中诞生了。
1920年代,黑人群体进入城市,布鲁斯开始有着较好的发展,但不久后的大萧条,给布鲁斯在内的众多音乐行业造成巨大打击,布鲁斯的发展开始停滞。转机出现在1941年,美国宣布参加“二战”,也就是这一年罗斯福总统发布命令,禁止“在国防工业和政府机构中存在种族歧视”,并建立公平就业委员会。就这样布鲁斯重新开始回暖,直到“二战”结束,经济回暖,在马迪·沃特斯(Muddy Waters)、B.B.金(B.B.King)等人的推动下更加的城市化,商业化。1940年末,《公告牌》(Billboard)不再使用“种族唱片”这种带有种族歧视词汇,开始改用“节奏布鲁斯”(Rhythm&Blues)来称呼黑人音乐,这也就是R&B节奏布鲁斯的名字由来。
早期的节奏布鲁斯受到了来自摇摆乐(Swing)的影响,说到摇摆乐,就不得不提到同样是发源于布鲁斯的的爵士乐(Jazz),爵士是由拉格泰姆(ragtime)转变而来,拉格泰姆起源于新奥尔良和圣路易斯,是布鲁斯音乐依照其切分音循环主题与变形乐句等法则结合而成,是真正意义上美国第一个黑人音乐,爵士则是将拉格泰姆转变的更加适合于舞蹈,早期的爵士乐正是作为舞曲而出现。然而1940年代,经济的飞速增长,年轻人与中产阶级需要更多适合跳舞的音乐,于是,摇摆乐就出现了,摇摆乐比爵士乐更适合跳舞,其曲调动听、活泼节奏鲜明,每个小节有四拍,所以又被称为“四拍子爵士乐”
现在摇滚乐的三大源头“节奏布鲁斯”、“乡村音乐”、“叮砰巷歌曲”就都介绍完了。在1950年代,在音乐市场交叉下诞生了摇滚乐(Rock’n’Roll)。
艾伦·弗里德(Alan Freed)
克利夫兰电台的DJ,是摇滚乐的命名者,Rock'n'Roll是他根据一首节奏布鲁斯歌曲的歌名《我们要去摇,我们要去滚》(We’reGonna Rock,We’re Gonna Roll)而创造出来的。在那个种族歧视非常严重的时代,为了避免白人听众对白人电台播放黑人音乐产生意见,弗里德故意将这种音乐称为“Rock’n’Roll”。本来他想用这个名称来掩盖黑人音乐的种族印记,出乎意料的是这个做法竟然让白人接受了黑人音乐。
比尔·哈利(Bill Haley)
比尔·哈利最早是演唱乡村音乐,然后在1940年开始对节奏布鲁斯产生了兴趣,并融入在自己的作品中。1950年,他成立“骑马人”乐队,并开始用乡村音乐的感觉来演唱节奏布鲁斯。1953年,他把乐队改名为“彗星”乐队,并有意识地把乡村音乐与强劲有力的节奏布鲁斯结合在一起。1955年他与乐队的作品《昼夜摇滚》作为电影《黑板丛林》的插曲,面世就取得了巨大的轰动,哈利也一炮走红,成为了当时最火的摇滚明星,《昼夜摇滚》的出现也让摇滚乐走向了新的篇章。
推荐曲目:
\"Bill Haley-Rock Around the Clock\" 埃尔维斯·普莱斯利(Elvis Presley)
埃尔维斯·普莱斯利外号“猫王”,1950年代最具影响力的摇滚歌星,素有“摇滚乐之王”的称号。1954年7月,他在“太阳”
公司推出了自己的第一首单曲《That’s All Right》。这是一首黑人的节奏布鲁斯歌曲,但是普莱斯利在演唱中融入了福音歌的声调,并唱出了乡村音乐的味道。歌曲一经推出便登上了乡村歌曲排行榜第4名,唱片售出近两万张,从此猫王就踏上了走红的道路。1960年,退伍后的普莱斯利开始重新返歌坛,推出专辑《Elvis Is Back!》再次获得成功,然而此时美国的摇滚乐坛正处低迷,猫王也没有延续之前的摇滚曲风。
婚姻破裂和高强度的工作,让猫王身心俱疲,身体状况越发低下。1977年6乐18日猫王被发现倒在自己家中的浴室,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因心脏衰竭病逝,终年四十二岁。
对于猫王的争议一直都没有消失,有的人将他视作神一般的人物,而有的人觉得他只是一个滥交磕药的瘾君子。一个时代造就一个人,在时代洪流面前作为个人能做的实在太少,在这里我不对猫王的私生活做任何评价,只讲猫王在摇滚乐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猫王作为摇滚巨星,在摇滚乐发展中起到了相当正面的效果,他证明了摇滚并不单纯是“冲动”的青少年文化,猫王的这种表现让“摇滚”这种不被认可的青少年文化开始融入美国社会主流。与此同时,猫王对美国黑人与白人的文化进行了良好的结合,在那个种族歧视十分严重的年代,为缓解重注矛盾也起到了一定的缓和作用。
推荐曲目:
\"Elvis Presley-Love Me Tender\" \"Elvis Presley-Jailhouse Rock\"
\"Elvis Presley-I Want You,I Need You,I Love You\" \"Elvis Presley-Always On My Mind\" 小理查德(Little Richard)
小理查德,黑人歌手,1932年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的梅肯,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牧师,他从小就参加了唱诗班,经常在教堂中演出。他的演唱风格是粗犷的,多数为呼喊式,舞台风格也是充满激情。小理查德的歌曲对60年代英国摇滚乐起到了启发作用,1962年英国期间,披头士乐队的保罗还交流过有关唱法的问题。
推荐曲目
\"Little Richard-Tutti Frutti\" \"Little Richard-Lucille\" 查克·贝里(Chuck Berry)
查克·贝里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美国黑人音乐家、歌手、作曲家、吉他演奏家。查克贝里是摇滚乐发展史上最有影响的艺人之一,他的吉他演奏风格鲜明,作品融合了布鲁斯与乡村音乐的元素,善于创作与青少年息息相关、充满时代感的音乐。很多后起的艺人,特别是海滩男孩、披头士和滚石乐队,都翻唱他的歌曲,模仿他的吉他演奏风格。
查克·贝里的歌词创作和吉他演奏都对摇滚乐产生过重大影响。贝里的歌词,与当时一般摇滚乐的陈词滥调或无意义的音节相比,水平显得要高,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50年代美国新一代青少年的心理和要求。
推荐曲目:
\"Chuck Berry-Maybellene\" \"Chuck Berry-RollOver Beethoven\" “Chuck Berry-School Days” “埃弗利兄弟”(Everly Brothers)
“埃弗利兄弟”是山地摇滚的代表乐队由唐·埃弗利和菲尔·埃弗利两兄弟组成,是一个白人组合,1957年开始走红,他们将轻快的乡村音乐和节奏布鲁斯相结合,创造了一种轻松的山地摇滚风格,他们在演唱时注重和声,以优美的二重唱而闻名。埃弗利兄弟出生在一个乡村家庭,父亲是乡村音乐演奏家,早年这两兄弟受到了猫王的影响,喜欢上了节奏布鲁斯。
推荐曲目
“Everly Brothers-Bye Bye Love” “Everly Brothers-Wake Up Little Susie” 巴迪·霍利(Buddy Holly)
巴迪·霍利白人歌手,1936年出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拉布克,从小受到乡村音乐的影响。1949年,霍利和他的同学组建了一个二重唱组,开始演唱乡村歌曲,随着“猫王”的成功,霍利开始转向摇滚乐。1957年,他又组织了一个名为“蟋蟀”(The Crickets)的乐队,随后录制了专辑《That’ll Be The Day》,销量超过一百万张。巴迪·霍利的演绎生涯非常短暂,只有短短八年时间,1959年,他与他的乐队在演出途中,飞机遇到了风暴,坠机身亡,享年仅22
岁,虽然去世的早,但是巴迪霍利的作品成就非常巨大,对后世的摇滚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曲风也被大量复制。
推荐曲目:
“Buddy Holly-That'll Be the Day”
“Buddy Holly-True Love Ways”(你们绝对听过的神曲) “Buddy Holly-Peggy Sue” “胖子”多米诺(Fats Domino)
Fats Domino,原名Antoine Dominique Domino,是家中八个孩子里最小的一个。美国R&B和摇滚钢琴家、创作型歌手。多米诺是温和摇滚的代表人物,温和摇滚的旋律性较强,节奏感较弱,其实温和摇滚最早只是在摇滚如日中天那段时间借由摇滚的名号进行的推广与宣传,很多所谓的“温和摇滚”其本质就是“叮砰巷”风格的流行音乐,所以也有人将温和摇滚贬低为“廉价摇滚”(Schlock Rock)。
多米诺对钢琴有着很深的造诣,他的作品中,摇滚风格的钢琴乐音,以及其Doo Wop的演唱方式进行伴唱,非常有个人特色。
推荐曲目:
“Fats Domino-Blueberry Hill” “Fats Domino-The Fat Man”
时间来到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摇滚乐刚刚走过四五个年头,经历了短暂的高峰之后,它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开始走向衰落。
唱片公司和广播电台之间的行贿、受贿现象,使摇滚乐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从摇滚乐诞生开始,电台的宣传对摇滚乐的传播产生
了重要影响,很多唱片公司为了推出旗下歌手,不惜重金去讨好各大电台的DJ,而这些DJ收了贿赂,在节目中大肆推广行贿方的“产品”。这样一来,电台的节目就操纵在了少部分人的手中。1959年,这种现象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关注,联邦贸易委员会、纽约地区代理机构,以及美国众议院立法检察委员会先后对行贿、受贿现象进行了调查,并且对事发者采取制裁。1962年,DJ艾伦·弗里德也因受贿被判入狱。一桩桩贿赂事件,使很多摇滚听众对摇滚乐的实际价值产生质疑,很多人开始慢慢的远离了摇滚。【参考《欧美流行音乐简史》-尤静波】
巴迪·霍利的离世,猫王退役归来便开始走往温和曲风,小理查德停止了摇滚活动,埃弗利兄弟也进入了海军预备役,此时的美国乐坛已经没有新的东西能够让摇滚乐迷们兴奋了,再加之社会舆论的压力,美国摇滚乐就此一蹶不振,这一现象直到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进入美国市场才被打破。
美国摇滚乐低迷期间,出现了一些过渡性音乐,一种将冲浪运动与摇滚乐相结合的冲浪摇滚(Surfing Music)在当时具有较大影响,“沙滩男孩”乐队(The Beach Boys),美国摇滚乐团,成立于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县霍桑市,是冲浪摇滚音乐的经典代表乐团。乐团以精准的合音,以及反映着加州青年文化、关于车和冲浪的歌曲著称。
至此,早期摇滚乐(1950-1960年代)就已经介绍完了,在这段时间内,有着摇滚乐的产生和迅速引爆欧美的流行音乐市场,以王者的姿态树立在了当时年轻人们的心里;也有着急速的没落,各种丑闻
的出现,还有各大摇滚大师组团的离席,造成了早期摇滚这过山车一般的发展历程。沉寂的美国摇滚正在蓄势待发,等待着一个契机爆发,这个契机就是1962年披头士乐队进入美国市场,瞬间占领美国流行音乐市场,这就是摇滚史上的大事记——“英伦入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