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八年级生物学试卷

来源:东饰资讯网
2013年下学期梅林中学生物学第五单元第一章测试卷

制卷人湖南省湘潭县 王正光

班级: 姓名: 学号:

教师寄语:试卷不仅是一张纸,更是一种责任和心灵的承诺;考场不仅在教室,更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落;我承诺: 诚信考试 祝您成功!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后面的表格中的相应位置中) 1.水螅的刺细胞分布最多的部位是( )

A.水螅的神经网上 B.消化腔内 C.触手和口的周围 D.体壁上 2.蛔虫最发达的器官是( )

A.运动器官 B.感觉器官 C.生殖器官 D.消化器官 3.河蚌是水生动物,所以它的呼吸器官是( )

A、贝壳尖端的口 B、肺 C、紧贴贝壳的一层呼吸膜 D、鳃 4.用肉眼观察蚯蚓,区别其前后端的最突出标志是 ( ) A.刚毛 B.体节 C.环带 D.体表颜色 5.涡虫的消化器官包括( )

A.口、咽和肠 B.口、肠和肛门 C.口、咽、食管 D.口、小肠 6.下列哪一项是乌贼已退化的贝壳 ( ) A.腕足 B.外套膜 C.海螵蛸 D.墨囊

7.下列几种动物中,不属于软体动物门的是 ( )

A.蜗牛 B.海螺 C.水蛭 D.珍珠蚌 8.昆虫的感觉和摄食中心是( )

A.头和颈 B.头部 C.胸部 D.腹部

9.在水中,鲫鱼的口和鳃盖后缘交替地张开和紧闭,这是鲫鱼在进行下列哪项活动( )

A.呼吸 B.消化 C. 循环 D.排泄 10.下列动物中属于两栖动物的一组是( )

①蚊子 ②扬子鳄 ③蟾蜍 ④青蛙 ⑤海龟 ⑥蜻蜓 ⑦水蛭 A.①② B.⑤⑥ C.④⑦ D.③④ 11.下列动物中有颈的是( )

A.鲫鱼 B.蝗虫 C.青蛙 D.蜥蜴 12.下列动物中营自由生活的扁形动物是 ( ) A、血吸虫 B、涡虫 C、海葵 D、猪肉绦虫

13.水螅常常可以捕到与自己身体差不多大小的猎物,这主要依靠 ( ) A、刺细胞 B、触手的缠结 C、发达的肌肉 D、口的吞噬 14.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

①体表有鳞片或甲 ②完全用肺呼吸 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 ④卵生,卵夕有坚韧的卵壳 ⑤皮肤裸露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④⑤

15. 在无脊椎动物中,昆虫分布范围最广泛,活动范围最大,主要原因是昆虫有( )

A.足 B.外骨骼 C.触角 D.翅 16.蚯蚓体表刚毛的作用是( )

1

A.防御敌害 B.协助运动 C.捕杀小动物 D.协助呼吸 17.河蚌身体里的外套膜的作用是( )

A.保护河蚌柔软的身体 B.防止水分进入河蚌的身体 C.防止水分散失 D.帮助消化

18.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相似之处是( )

A.体表外有外骨骼 B.身体分部

C.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 D.靠体壁进行气体交换 19.蚯蚓在粗糙的纸板上可以爬行,而在玻璃板上几乎不能爬行,其原因是( )。 A.玻璃板摩擦力大 B.蚯蚓不能在土壤之外爬行 C.蚯蚓的运动要借助刚毛的活动 D.玻璃板不能粘住蚯蚓的身体

20.鲫鱼在水中游泳时,它的口和鳃盖后缘相互交替地张开和闭合,它是在( ) A. 吃食物 B. 排出口腔中的饿废物 C. 感知水流 D.呼吸 21.我国著名的四大家鱼是指( )

A. 青鱼 草鱼 鲤鱼 鳙雨 B. 青鱼 草鱼 鲤鱼 鲫鱼 C. 青鱼 草鱼 鲢鱼 鳙鱼 D. 青鱼 鲢鱼 鲤鱼 鳙鱼 22.胭脂鱼是一种观赏鱼类,其体态优美色彩鲜艳呈胭脂红,它的呼吸器官是( ) A.皮肤 B.鳃 C.鳔 D.侧线

23.你捉到了一些蚯蚓,但明天上实验课时才会用.那么今天晚上你用下列哪种处理方法能够让蚯蚓存活时间最长( )

A.将蚯蚓放在装有干木屑的烧杯中,用纱布盖上

B.将蚯蚓放在留有少量水的矿泉水瓶中,并拧紧瓶盖 C.将蚯蚓放在装有小石子的花盆中,并喷洒大量的水 D.将蚯蚓放在有湿润土壤的烧杯中,用纱布盖上

24.“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下列对兔子以植物为食的生活习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 B.牙齿分化为门齿、犬齿和白齿 C.消化道上有发达的盲肠 D.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25.“美人鱼”的学名儒艮,母兽给幼兽喂奶时常浮出水面,类似人类的哺乳,你判断美人鱼属于( )

A.鱼类 B.两栖类 C.哺乳动物 D.软体动物

26.老师找到四个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其中所涉及到的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的成语是( )

A.[蛛]丝[马]迹 B.[鸡][犬]不宁 C.[鹬][蚌]相争 D.[虎]头[蛇]尾 27.“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诗中的莺和燕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①体表被覆羽毛 ②前肢变为翼 ③体内有气囊 ④胎生哺乳 ⑤体温恒定 ⑥变态发育.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⑥

28.某同学捉到一只活青蛙,并把它放到有较多水的浴缸中,准备精心饲养,观察蛙的活动,可第二天蛙就死掉了,蛙死的原因是( ) A.水温 B.饥饿 C.惊吓 D.无法呼吸 29.2013年是农历蛇年,蛇是一种体表具角质鳞片,能适应陆地生活环境的动物,它属于( )

A.哺乳动物 B.软体动物 C.爬行动物 D.节肢动物

30.李明同学为了探究鲫鱼“浮头”的原因,取来两只相同的鱼缸甲、乙,并设

2

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试选出最合理的一种( )

A.取大小、活力相当的两条鲫鱼,分别放入盛有等量河水的鱼缸甲、乙中,甲中泵入空气,乙中不作处理,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B.取一大一小活力相当的鲫鱼,分别放入盛有等量河水的鱼缸甲、乙中,甲用玻璃封闭,乙不作处理,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C、取大小、活力相当的两条鲫鱼,分别放入甲、乙中,甲中加适量河水,乙中加等量煮沸后冷却的河水,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D.取大小、活力相当的六条鲫鱼,平均投放于甲、乙中,甲中加适量河水,乙中加等量煮沸后冷却的河水,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序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每题2分,共10分) 1、水螅的刺细胞位于外胚层,它有麻醉小动物的作用。 ( ) 2、涡虫的身体长约1~1.5厘米,背腹扁平,形状像柳叶,前端呈三角形。头部的背面有两个眼点,能够辨别光线强弱。 ( ) 3、蝗虫在生长过程中必须蜕皮的原因是外骨骼损坏,需形成新的外骨骼( ) 4、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身体表面都有坚硬的贝壳。 ( ) 5、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属于两栖动物。 ( ) 三、连线题:(每题2分,共10分)

腔肠动物 身体表面有外套膜

鱼 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有外骨骼

环节动物 身体分节,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节肢动物 用鳃呼吸的脊椎动物 软体动物 身体表面有刺细胞 四、非选择题(共50分)

1、请仔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有关问题: 小蝗虫到池塘边玩耍,遇见鲫鱼正在无聊地吐泡泡.鲫鱼开腔道:“旱鸭子, 你敢把头没在水中一个钟头吗?”小蝗虫满不在乎地说:“敢!但你敢到岸上呆一个钟头吗?”鲫鱼想了想说:“敢!”心里却想:“等轮到我时,你早已憋死啦.”青蛙跑来作证,于是小蝗虫将头深深浸入水中,一个小时后,小蝗虫安然无恙地抬起头,鲫鱼顿时傻了眼.青蛙催促道:“鲫鱼先生请便吧.”鲫鱼不得已,跳到岸上,不一会儿便死去了. ⑴ 鲫鱼失败原因是:它不知道蝗虫呼吸时,气体出入身体门户着生在 部位; ⑵ 岸上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比水中的溶氧量要高得多,鲫鱼为啥还会憋死? ⑶ 如果参与赌博的鲫鱼换成青蛙,青蛙会死亡吗?

为什么? 2、如右图是蝗虫外部形态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3

⑴ 蝗虫身体是由① 、② 和③腹部构成. ⑵ 体表有 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⑶ 蝗虫和蜈蚣形态差异很大,但在分类上它们同属于无脊椎动物中 动物。 3、鱼的鳃、青蛙的肺和皮肤、蜥蜴的肺都能与外界进行气体

交换,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4、右图是家鸽体内气囊分布示意图,请分析回答图中序号结构名称 ① ② ③ 其中能

进行气体交换的是 五、走进自然

资料1 不吃田鸡,保蛙护农

田鸡即青蛙,常被见利忘义之徒从水田中捕捉后到市场出卖,使之成为一些人的下酒菜。蛙类是益农动物,一只青蛙一个夏天可消灭害虫上万只。中国有一句农谚:“蛙满塘,谷满仓。”

另外,吃田鸡有碍身体健康。蛙肉中常常寄生一种曼氏裂头绦虫,其幼虫可随着人们食用蛙肉而进入人体的软组织和内脏,三周后便能发育成一米左右的成虫,使寄主腹痛、呕吐,软组织发炎、溶解、坏死,严重的还 能导致瘫痪或失明。另外,由于农田中施用了大量农药,毒素在昆虫体内聚集,蛙吃虫后,又进一步将其富集于蛙体。

据卫生部门测定:蛙肉内的有机磷含量是猪肉的31倍,农药残存物毒性大大超过猪肉,以致近年频频出现畸形蛙。因此,不论从保护动物、农业生态,还是从身体健康方面看,食用田鸡都是错误的。 资料2 如果采集一些蛙卵放到鱼缸中培养,应当为蛙卵发育提供什么样的环境条件?1、蛙卵发育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充足的氧气等条件,所以,培育蛙卵的水环境应是水质清澈,向阳温暖,水中最好放一些水草。2、蛙卵发育成蝌蚪后,应用一些碎饭粒或碎菠菜喂蝌蚪。还应饲喂煮熟的蛋黄和水蚤等动物性饲料。还应经常换水,保持水质的清洁。3、当蝌蚪长出四肢时,应在水中放置一块石块或木板,以便蛙能登陆到陆上生活。

阅读完资料后,你认为应该如何保护青蛙? 资料3 竭泽而渔,出自《吕氏春秋〃卷十四〃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他的意思是:使河流干涸而捕鱼,难道会没有收获吗, 但第二年就没有鱼了;烧毁树林来打猎,难道会没有收获吗? 但第二年就没有野兽了。用欺骗和作假的方法,即使现在侥幸有用,以后却不会再有第二次了,这不是长久之计

阅读完资料后,谈谈你对鱼类资源的利用的看法。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