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赛迪顾问-中国航天:新兴产业的助推器

来源:东饰资讯网


经济评论

中国航天:新兴产业的助推器

2013年6月11号,搭载了三名宇航员的神舟十号飞

船开启了首次应用性飞行,并将在太空开展一系列与空间站建造相关的技术试验。应该说,中国的载人航天又一次获得了突破。根据我国为航天制定的“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突出重点,讲求效益”的发展战略,未来航天事业不仅将继续凸显在高科技领域的战略地位,而且也将日益发挥对中国经济建设的推动作用,航天技术的民用化和产业化将为新兴产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一、 航天是撬动经济发展的杠杆

航天不仅是科学的探索,也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产业,还是撬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杠杆。从婴儿用的

- 1 -

尿不湿到医院重症病房监护室,从方便面中的蔬菜包到气象服务,航天活动的影响力几乎遍及国民经济中的各个领域。

航天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带动了为航天提供产品和服务(如火箭、测控设施、软件等)的产业,二是带动了航天科技与产品应用领域(如开发新型医疗器械、航天育种等)的发展。以美国为例,“阿波罗”计划花费了240亿美元,带来了上千亿美元的民用市场。美国NASA的研究与发展投入对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影响比例约为1∶14。

目前,我国已有2000多项航天技术成果移植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投入产出比高达1:10。我国航天所辐射出来的产业链规模已经达到1200亿元。航天产业作为战略性先导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显著,航天技术在转化为民用技术的过程中将释放出巨大能量,创造的商业价值难以估量。

图1 航天带动的产业类型图

- 2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航天带动的产业类型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其他产业资料来源:赛迪方略 2013,06

二、 中国航天将成为新兴产业的助推器 (一)新材料产业

新材料的研制在我国航天的发展中起着基础性作用。中国近年来开发使用的1100多种新材料中,有80%是在航天技术的牵引下完成的。从眼镜到运动器材,从装饰涂料到汽车膜,航天材料已经潜移默化地推动了许多行业的发展。未来,复合材料、精细化工材料、碳材料、功能薄膜材料等新型材料将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近年来,碳纤维复合材料以质量轻、承载重量大等特

- 3 -

点受到航空器、轨道交通设备、汽车和装备制造等下游制造业的青睐,而其最初被用于承载航天器推进系统的变轨发动机、氧化剂储箱、燃料储箱等关键设备。随着技术的发展,碳纤维复合材料将在更多的制造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神舟飞船使用的特种玻璃纤维材料,具有保温、阻燃、无毒、抗辐射等多种功能,在飞船内起着保护舱内电缆、仪器控制线以及装饰的作用。目前玻纤材料在建筑材料、汽车制造、轨道交通和石油化工等领域得到应用。随着技术的发展,玻纤有望替代金属、石棉等材料,广泛运用于工业设备、电子电器、新型建材、通讯设备和国防军工等领域。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计算机领域。我国开展各项航天活动均离不开计算机的数据管理和控制。为保证越来越复杂的任务能够顺利完成,我国所研制的计算机软硬件性能不断增强,可靠性和稳定性也大幅提升。航天事业的发展为IT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在自主可控、信息安全、云计算等领域,部分

- 4 -

1T企业通过为中国航天服务,整合资源,深耕技术研发,把控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未来,在计算机硬件方面,微型化“脐带数据处理器”和航天服医监与数管设备中使用的CPU板、模拟量板、遥测板等都可以经过改进成为民用高端产品,使产品具备抵御振动、冲击、加速度、湿热、真空等复杂环境的特性。基于这些技术,相关企业还可以通过对技术的消化吸收开发出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在计算机软件方面,网络应用软件和电子商务、政务及企业管理软件与系统等计算机辅助工程开发软件等行业将更多受益于航天的发展。

2.通信领域。通信既是航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航天发展中受益最多的领域。东方红、鑫诺、中星、亚太等系列通信卫星实现了对全国范围的覆盖,对广播通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012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正式投入运营,将为手机GPS市场、车载导航产业以及航空、铁路、海运等智能交通终端市场带来巨大商机。我国围绕北斗导航系统的相关配套产业才刚刚起步,目前仅有数百家

- 5 -

企业(大部分企业是从事GPS的生产)从事相关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将来,对由“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衍生出的新产品和新服务的需求将快速增长。赛迪顾问预计,到2020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相关产值将达到4000亿元,

(三)新能源产业

太阳能是航天器太空飞行的主要能源,我国在如何提高太阳能电池光转化效率、降低成本方面的研究投入了较大力量。神舟系列飞船最初采用的硅太阳能电池,只能吸收特定光谱范围的太阳光,转换效率不高。从神舟九号开始,飞船采用了三结砷化镓太阳能电池阵,平均光电转换率为27.56%,光电转化效率较硅太阳能电池提高了50%以上,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得益于航天太阳能电池的研制,我国在多晶硅和非晶硅薄膜电池领域的技术日益成熟,其具有转化效率相对高、成本较低的特点,可以作为民用市场的主导产品。随着更多太阳能电池新技术不断商业化,民用设备的光电转化效率将大幅提高,分布式发电系统将得到大面积推广,

- 6 -

在强大的内需推动下,我国的光伏产业竞争力将显著提升。

(四)生物产业

生物产业是航天科技与产品应用的重要领域。航天育种、太空生物制药以及一些太空生物技术的跨行业应用等都将深刻的影响生物产业。

航天育种是我国最早涉及的太空生物领域,我国已对上千个品种的种子和生物材料成功进行了航空育种,但部分物种还停留在试验阶段。随着具有大果实、抗虫害等新特性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航天育种将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率、土地利用率,并直接推动特色种植业和特色养殖业的发展。

太空制药是生物产业中新兴的领域,其主要通过药物生产细胞的基因突变,使药效提高若干倍,或借助太空环境生产出具有新疗效的药品。我国在该领域起步较晚,随着以“神舟三号”抗癌口服液为代表的太空药产业化进程加快,将来,具有新疗效、高药效、高附加值等特点的太

- 7 -

空药将拓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空间。

(五)其他产业

航天也会催生出更多新行业和新的生产服务方式。例如,卫星遥感系统已成为国土资源调查、资源勘探、海洋开发、气象预报、减灾防灾、城市规划等工作的新型辅助工具。将来,运用于航天的光电子、精密制造、自动控制等技术将改变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方式;随着载人航天的商业化步伐加快,太空旅游也可能走入寻常百姓家,其市场前景非常巨大。

- 8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