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从文化差异的角度谈英语习语的翻译

来源:东饰资讯网
ISSN1009-5039OverseasEnglish海外英语OverseasEnglish海外英语zwwh@overseaen.com2010年11月http://www.overseaen.comTel:+86-551-56908115690812从文化差异的角度谈英语习语的翻译

陈岚(湛江市第二技工学校,广东湛江524001)

摘要:习语是语言精华,它从各个方面反映了一个民族或地域的文化特色。文章主要探究了中西方文化在习语表达方式上的差异性以及英语习语基本的汉译方法。关键词:文化差异;英语习语;翻译方法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39(2010)11-0248-02

DiscussingtheTranslationofEnglishIdiomfromCulturalDifferencesCHENLan

(ZhanjiangNo.2TechnicalSchool,Zhanjiang524001,China)

Abstract:Idiomislinguisticessence.Itreflectstheculturalfeaturesofanationorregionfromvariousaspects.ThisarticleexploresmainlythedifferencesofidiomexpressionwaysbecauseofChinese-Westernculturaldifferences,andmaintranslationmethodsofEnglishidiom.Keywords:culturaldifferences;Englishidiom;translationmethods

习语也称作惯用语,是不同地域或民族的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且意思精辟的、固定的词组或短句。成语、谚语、俗语、格言等语言形式也属于习语的范畴。作为一种形象化的文化载体,习语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和鲜明的特色,它涉及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地理、习俗等文化背景,而这些文化差异直接制约着语言的翻译。就翻译而言,中西方文化的共性固然值得关注和研究,但两者之间的差异更是不可忽视的。英语习语(idiom)不同于一般的英语语言,要求我们在理解和翻译习语时必须对其文化背景有比较准确而全面的了解。

表述就不足为奇了。

1.2生产生活

众所周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畜牧业也历史悠久。英国虽然国土面积不是很大,但大部分是肥沃的平原和高原,其农业和畜牧业发展得也很早。但不同的是:过去中国人的主要谷类作物是稻子、玉米,而英国人等的主要谷物是小麦、大麦和燕麦。中国人主要吃大米,而面包是英国人的主食。因而“面包”一词在英语习语中留下了诸多身影。如:breadandwater(简单的饮食/粗茶淡饭),castone’sbreaduponthewaters(做好事不图回报),one’sdailybread(每日的粮食/生计),breadandbutter(生计/谋生之道),begone’sbread(讨饭/行乞),takethebreadoutofsb’smouth(砸某人的饭碗)。而汉语中却是“鱼米之乡”、“米珠薪桂”。

1英汉文化的差异对习语表达的影响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主要指精神财富,它包括文学、教育、科学、思想、观念、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习惯等。习语是语言的精髓,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的反映。因此,英汉两种文化所表现的差异性会对彼此的习语表达产生方方面面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地理环境、生产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典故等方面来加以阐述。

1.3风俗习惯

英汉两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相去甚远。abovethesalt和belowthesalt这两个习语源于旧时西方宴会上的习俗。那时盐被视为珍品。离盐罐近的,即坐在盐罐上首的常常是尊贵的客人(abovethesalt),而普通客人则安排在离盐罐较远的地方,为下席(belowthesalt)。toeatsaltwithsb(在某人处做客)也源于此。这一点对遵循“对门为上,两边为偏”、“男左女右”、“左为尊,右为次”的中国人来说是很难理解到的。对于狗这种动物,英汉民族的态度也不尽相同。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词语大都含有贬意,象“狗腿子”、“狐朋狗友”、“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却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是宠物,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如:Youarealucky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doghashisday(人人皆有出头之日),Olddogwillnotlearnnew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等。“龙”的命运却不同,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中国人也自诩为“龙的传人”,因而就有了“望子成龙”、“龙腾虎跃”、“龙马精神”、“藏龙卧虎”之说。而龙在英

1.1地理环境

英国是个四周环海的岛国,属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人民的生活与海洋息息相关,水上交通是其命脉,自古英国的渔业和航运业就十分发达,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大多与海洋有关,与之相关的习语比比皆是。如:spendmoneylikewater(挥金如土),pouroilonthetroubledwaters(平息风波),keepone’sheadabovewater(免遭灭顶),drawwatertoone’smill(有利皆图),wateroffaduck’sback(不起作用),bywaterorbysea(乘船),takethelabouringoar(担任最繁重的工作),allatsea(不知所措),jumpship(短暂相遇的人),abadsailor(容易晕船的人)。这类关于船和水的习语有许多在汉语中没有完全对应的习语。而汉民族世代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的是土地,因而出现“挥金如土”、“土生土长”、“土崩瓦解”等

收稿日期:2010-09-26修回日期:2010-10-24

作者简介:陈岚(1969-),女,湖南长沙人,湛江市第二技工学校教师。

248翻译理论研究本栏目责任编辑:梁书

2010年11月

语中却指凶恶的人,尤指悍妇。因而“望子成龙”英译时绝不可译出“龙”的形象。再有我们知道在中世纪的英国,剑客是很有名的,因而就有用throwdownthegauntlet和pickupthegauntlet(“脱掉”和“捡起”击剑者所戴的宽口大手套)来表示“挑战”和“应战”的习语。而这种习俗是汉文化中所没有的。

OverseasEnglish海外英语grapes(酸葡萄),crocodiletears(鳄鱼的眼泪),anolivebranch(橄榄枝),theTrojanhorse(特洛伊木马)等。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英汉习语属“貌合神离”:字面意义相同或相似,真正含义(包括褒贬意义)却相去甚远,不能互译。如eatone’swords不是“食言”,而是admitthatwhatonesaidwaswrong“收回前言,承认说错”;moveheavenandearth不是“翻天覆地”,而是doeverythingonepossiblycaninordertoachievesth“全力以赴;竭尽全力”;而gildthelily(trytoim-provewhatisalreadysatisfactory“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和“锦上添花”这两个习语意思正好相反。

1.4宗教信仰

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地出现在英汉语言中。中国受佛教影响,有“借花献佛”、“临时抱佛脚”等说法。而英美国家,人们信奉基督教或天主教,相信有“天堂”和“地狱”,相关的习语如anactofGod(天灾),ahellof(非常),forthehellofit(仅为取乐),forGod’s/Heaven’ssake(看在上帝的面上),theheavensopened(大雨倾盆)等。

2.2套译法

英汉两种文化中有些习语虽然形象意义或字面意义有差距,但它们的真正含义相同或相似,这时多采用套译法,即用汉语中与英文含义相似或相近的表达方式来表现原文的意思。例如:asslipperyasaneel(像泥鳅一样滑),kllltwobirdswithonestone(一箭双雕),acatonhotbricks(热锅上的蚂蚁),theappleofsb’seye(掌上明珠),aflashinthepan(昙花一现),adropintheocean(沧海一粟)等。

但laughoffone'shead和“笑掉大牙”意思不同,前者指tolaughinanextremeway,orbeyondreasonablelimits(痛快地笑),而汉语“笑掉大牙”却是“看笑话”的意思。

1.5历史典故

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如汉语中的“围魏救赵”、“滥竽充数”、“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等等。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希腊罗马神话、传说和历史事件,如wallshaveears(隔墙有耳),meetone’sWaterloo(遭到惨败,一败涂地)、Penelope’sweb(永远完不成的工作)、aPandora’sbox(潘多拉之盒即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toeatnofish(忠诚),toburnone’sboats(破釜沉舟),apromisedland(幸福之地/光明前景),halcy-ondays(太平时代/繁荣时期),TowerofBabel(语言混乱,喧哗嘈杂),aMidastouch(发财),loavesandfishes(个人私利)等。

在英语中,有的习语源自文学作品。其表现形式一是原封未动的摘引,二是节缩而成。

①thegenieisoutofthebottle“无法控制的局面”(源于TheArabianNights《天方夜谭》中的一则故事FishermanandtheGenie《渔夫与妖魔》)

②OpenSesame“通行证/敲门砖”(源于《天方夜谭》中《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中AliBaba打开宝藏密室大门的口令)

③Achilles’heel“致命弱点”(Achilles是希腊诗人Homer所写的史诗Iliad中的主人公,他的脚后跟未沾圣水,遂成致命弱点)

④sourgrapes“酸葡萄”(源自《伊索寓言》中TheFoxandtheGrapes。狐狸因吃不到熟透的葡萄,而只能垂涎三尺地望着葡萄说“Thegrapesaresourandnotatallfitmyeating”。由此句演变来的sourgrapes,指把得不到的东西说成是不好的,聊以自慰)

2.3意译法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有些习语源于典故或具有特殊的文化背景,有些习语的真正含义要由上下文来决定。当用前两种译法不能正确表达原文意思,或出现“貌合神离”现象时,就要采用舍弃原文形象和字面意义,力求译文与原文内容相符合的意译法了。例如:

①TherecordofwasteandmismanagementisseenbysomelawmakersasthePentagon’sAchilles’heel.(有些国会议员认

为浪费与管理不当事美国国防部的致命弱点。)

此句中Achilles'heel若直译为“阿克里斯的脚后跟”,不能让大多数人理解,而译出它的隐含意义“致命弱点”更恰当。

②SheandIareinthesameboat:webothfailedtheexam.

(我和她一样,考试都没及格。)

此句中inthesameboat不是“同舟共济”之意,而是“处于同样(通常指不幸的)境地。

类似的例子还有:tocarrycoalstoNewcastle(多此一举),goDutch(均摊费用),onceinabluemoon(难得一见;千载难逢),playitbyear(随机应变),toeatnofish(忠诚),child’splay(小事一桩)等。

综上所述,英语习语是英语中的精华,也是翻译的难点。要想翻译好它们,除了要有过硬的英汉语言基本功外,还要熟悉和掌握这两种语言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因此我们平时要严谨治学,多阅读、多积累。遇到英语习语时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才能使其翻译做到既忠实原文,又生动传神。

2英语习语的翻译方法

英语习语包含了独特的英语国家的文化内涵,有些在汉语中能找到相同或相似的习语表达,有些在汉语中只能找到含义相似或相近的表达,有些在汉文化中根本没有与之对应的概念与可以借用的表达方式。英汉不同文化的差异性是两种语言翻译的难点。因此我们在翻译时,必须熟悉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风土人情、道德观念、历史地理等背景知识,并借助英语修养、汉语功底、文化语境等语言知识的帮助,透彻深刻地理解原文,然后采取相应的翻译方法,切不可望文生义。脱离了文化背景进行翻译,只会导致失误或贻笑大方。英语习语的汉译主要有以下3种方法:

参考文献:

[1]雍涛.浅析英语习语的特征及翻译[J].网络财富,2010(4).[2]谢巧静.英语习语的来源与翻译[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3]叶铭.浅谈英语习语的文化差异和翻译[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4]霍恩比.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M].李北达,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韩其顺.理解与表达[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6]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7]王天润.英语习语的翻译不可望文生义[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8]秦乐娱.语言文化差异对英语典故性成语汉译的影响[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2.1直译法

直译就是忠实原文,照字面翻译,不做太多的引申和注释。有些英语习语喻义自明,直译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文民族文化特色和语言风格,这是两种文化共性的反映。例如:awolfinsheep’sclothing(披着羊皮的狼),asslyasafox(象狐狸一样狡猾),thecoldwar(冷战),tobreaktherecord(打破纪录),bearmedtotheteeth(武装到牙齿),papertiger(纸老虎)等。而有些习语的形象或表达方式对汉语读者而言较生疏,但通过直译法移植到汉语中来,可以丰富汉译文语言。如sour

本栏目责任编辑:梁书翻译理论研究24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