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知识:
①初步学会探索酶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方法 ②探索淀粉酶是否只能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 (2)能力:
①学习实验探究的方法
②初步掌握评价和报告实验结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变被动地接受式学习为主动地探究式学习。
②.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细心谨慎的学习态度和细致入微的学习方法。
③能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环境、社会等实际问题相联系,并运用到生活中去,发展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①了解酶的特性之一:专一性。
②探究淀粉的结构进一步理解实验的原理和应用。
难点:①配置斐林试剂
②实验中加入试剂的量的控制
三、 实验所需仪器
滴管、试管、火柴、试管架、温度计、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烧杯
四、实验试剂
质量分数分别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和蔗糖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斐林试剂(也可以用班氏试剂)
五、实验原理
淀粉和蔗糖都是非还原性糖。它们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都能水解成还原糖。还原性糖能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用淀粉酶分别催化淀粉溶液和蔗糖溶液,再用斐林试剂鉴定溶液中有无还原糖,就可以看出淀粉酶是否能催化这两种化学反应。 六、实验步骤
(1)取两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然后向1号注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和2mL新鲜淀粉酶溶液。向2号注入2mL蔗糖溶液和2mL新鲜淀粉酶溶液。
(2)轻轻振荡这两支试管,使试管内的液体混合均匀,然后将试管的下半部浸到60℃左右的热水中,保温5min。
(3)取出试管,各加入2mL斐 林试剂(边加入斐林试剂,边轻轻振荡这两支试管,以便使试管内的物质混合均匀)。
(4)将两支试管的下半部放进盛有热水的大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煮沸并保持1min。
(5)观察并记录两支试管内的变化。
序号 项目 1 2 3 4 5 6 7 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 注入蔗糖溶液 注入新鲜的淀粉酶 保温5分钟 加斐林试剂 水浴加热 记录实验结果 试管 1号 2mL - 2mL 60℃ 2mL 煮沸并保持1min 变红 変紫 2号 - 2mL 2mL 60℃ 2mL 七、注意事项:
(1)制备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必须完全冷却后才能使用,如果用刚煮沸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进行实验,就会因温度过高而破坏淀粉酶的活性。
(2)两支试管保温时,应控制在60℃左右,低于50℃或高于75℃,都会降低化学反应的速度。
(3)如果2号试管也产生了砖红色沉淀,可以考虑以下原因。 ①蔗糖溶液放置的时间是否过长。因为蔗糖溶液放置时间过长,蔗糖容易被溶液中的微生物分解成还原性糖,影响实验的结果。这时应改用现配制的蔗糖溶液。
②试管是否干净。如果上一个班的同学做完实验后未能将试管清洗干净,这次实验又接着用,就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为此,教师必须要求
学生在实验结束后,一定要将试管洗刷干净,并倒置控干。教师在实验前应对试管统一进行检查,以杜绝上述情况的发生。
③蔗糖本身是否纯净。如果蔗糖不纯,就可能出现产生砖红色沉淀的现象。为保证蔗糖纯净,实验前教师可先配制少量的蔗糖溶液,并用斐林试剂检验一下,确无砖红色沉淀产生,则为纯净蔗糖。
八、实验结果
九、教学反思:
1、 加热时间过长试剂会变黑,是因为温度过高,会使Cu(OH)2变
成黑色的CuO。
2、 淀粉溶液也可用土豆代替,需注意土豆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会氧化变黑。
3、 适当运用彩色粉笔,使板书清晰明了。 4、 当实验有对比时,运用表格,比整段步骤更好。 5、 明确实验时所用的试剂与对应试剂的注意事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