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东饰资讯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辛艳国

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年第05期

1 前言

美术是重要的艺术门类,也是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美术教育是陶冶青少年审美情操、传承中外文化艺术的重要手段,对激发人类创新精神、拓宽人生发展空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高中美术课程作为高中艺术教育的必修课程,承担着提高高中生整体素质,发展高中生审美能力,培养高中生艺术创新精神和艺术实践能力的重要任务,其教学改革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何将其应用于高中美术教学,成为高中美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大课题。

2 高中美术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课程特点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是由其课程特点决定的。首先,高中美术课程具有扩展性的特点,即美术教材所包括的内容极为有限,教材内容很难满足教学需求,需要借助网络资源进行扩充[1]。并且,在升学压力影响下,学校安排的美术课时较少,这就需要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优势,对美术教学进行课外扩展。其次,高中美术课程具有技能性的特点,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标准中设置了绘画、雕塑、书法、篆刻等选修课程,受师资力量所限,高中美术教师很难对每个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技能指导,因此,这些技能性较强的课程就需要借助网络或者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实施。

高中生年龄特点 初高中生作为在网络普及化和常态化大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的社会群体,其道德观念、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深受网络的影响。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的及时性、互动性、自主性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高中生的业余生活,开拓了高中生的视野。作为“95后”的主力军,当代高中生对包括网络在内的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先天的认同感和依赖感。并且,由于初中生尚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阶段,也是培养审美情操的关键阶段,面对现实世界和网络虚拟世界中形形色色的所谓“艺术作品”,他们尽管可以进行主观评价和判断,但是很容易受到舆论的影响[2]。作为培养高中生审美情操的主要阵地,高中美术课程有义务、有责任告诉高中生哪些是美的,如何欣赏美,美在哪里。

教育学相关原理 首先,教学心理学实验证明,视觉刺激和听觉刺激分别占到人的感知活动的85%和5%,是人类最主要的感官刺激。因此,充分调动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形象直观、图文并茂、声像兼备的特点营造生动活泼、富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其次,近年来,以维果斯基、皮亚杰和布鲁纳等人的思想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是教学工作的中心,是知识意义的构建者,教师的作用是辅助和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进。同时,它强调情景构建、协作学习和学习环境对新知识构建的重要性。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所在恰是互动性、自主性和场景化,符合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要求。 3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有利于丰富教学资源 高中美术课程设置了可供学生选择的五个学习模块: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和现代媒体艺术。每个模块的教学都需要大量的素材和实例[3],但是教材只提供了有限的艺术作品素材,仅靠枯燥的文字说明来进行美术教学显然是不可行的,照本宣科的理论灌输无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艺术作品的美,凭空的想象也无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名品佳作的好。然而,高中学生接触陈列在博物馆、美术馆或收藏家家中的艺术珍品实物的机会也寥寥,而网络是信息的海洋、知识的海洋,并且大部分网络资源都是开放的,高中美术课程的教学可以利用全面详实的网络资源,在保障不侵犯知识产权的前提下,经过整理分类和后期加工处理,变为高中生美术课程的教学素材。比如,很多博物馆、美术馆开通了网上参观业务,教师、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到世界各地的艺术佳作,高中美术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这些网络资源来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

有利于培养高中生的审美能力 培养高中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是高中美术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是培养高中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高中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层次还较浅,虽然已经走出了“画得像”才是“画得好”的误区,但是对艺术作品蕴含的情感、内涵及其人文背景的理解还很不透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艺术作品创作情景进行再现,比如,在进行著名画作的赏析教学时,可以先通过视频短片对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介绍,然后结合作品特点,搭配符合其意境的背景音乐,让学生通过全方位的感官刺激来感受作品的“美”。以《开国大典》为例,可以借助电影《开国大典》《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的相关片段,让学生对新中国建立过程中的曲折历史进行回顾,再通过多媒体设备对作品进行放大赏析,在赏析过程中可以将《人民万岁》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体会作品所体现出来的恢弘场面和热烈气氛。

有利于培养高中生对美术的兴趣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的美术也源远流长,书法、篆刻、陶艺、剪纸等艺术形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在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下,如何将这些艺术形式传承下去,成为我国建设文化强国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美术课程承担着让学生了解美术、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的义务。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让高中生对这些艺术形式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形象化的图像、色彩和声音使高中生通过多种感官刺激感受艺术的魅力,有利于培养他们对这些艺术形式的兴趣[4]。比如,可以通过视频短片向学生展示我国历史悠久的篆刻文化,让学生了解篆刻艺术的起源,让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讨论我国各篆刻流派的特点,比较不同的篆刻工具、篆刻材料的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通过幻灯片向学生展示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等篆刻名家的作品,让高中生感受篆刻的艺术美,激发和培养他们对篆刻艺术的兴趣。 4 有利于开展个性化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现代信息技术还可以帮助高中美术教育工作者开展个性化教学。比如可以通过即时通讯工具或社交网站等网络平台建立各种兴趣小组,为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提供一个课外交流学习的平台,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引导学生正确欣赏名家名作,科学练习扎实的基本功。还可以定期在小组内举行知识竞赛和技能比拼,激发学生对相关艺术形式的热情,强化美术技能。另外,现代休息技术还可以增强师生间的互动,进而增进师生感情。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师生间的交流不仅限于课堂上的时间,通过社交类网站或者即时通讯工具,教师可以在课外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课业辅导,学生也可以随时向教师反馈学习情况。师生间的交流也不仅限于学习层面,作为师长,教师也可以解答学生在学习生活各方面的疑难困惑,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将很大程度上增进师生间的感情,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程津锋.信息技术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快乐阅读,2012(12):57.

[2]王丽,付琳,张素秋.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8):58-59.

[3]陈娅丹.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美术教育的有效整合分析[J].新课程学习,2013(3):19. [4]付琳,王丽,张素秋.高中美术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6):99-10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