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环境与幼儿教育 试卷 B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2、活动环境创设的最终目的是能有效地激发幼儿发现的欲望,探究的兴趣,实现幼儿的主动发展。
3、保证幼儿每天有两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其中一小时的运动时间要分段进行。活动时要注意高密度、低强度,每次时间不宜过长,并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调节活动内容与活动量。
4、学前教育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幼儿发展为本。课程应满足每个幼儿对幼儿对安全与健康、关爱与尊重的基本需要,并为幼儿提供平等的学习与发展机会;课程应与幼儿阶段的学习特点与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课程应尊重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个体差异,体现个别化教育。
二、名词解释(每题 10分,共20分)
1、幼儿园课程:
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生活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2、个别学习活动:
主要是让幼儿获得更多的认知经验与生活经验,需要个人独立地摸索、探索,自主地学习、练习。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幼儿园活动环境与幼儿发展的关系?
良好的幼儿园活动环境是幼儿发展的基石, 幼儿是在参与活动环境创设的 过程中、在与活动环境互动中得到发展。促进所有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全面和谐发展是学前教育工作的目标,因此,要从生活习惯、规则意识、学习能力、情感与自我意识、审美情趣等方面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同时也要为幼儿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所需要的能力奠定最初的基础。
2、运动环境的创设中激发幼儿运动的兴趣的 6大关键要素?
1.材料自由组合,挑战、激发幼儿运动的兴趣
2.材料丰富多样,挑战、激发幼儿运动的兴趣
3.场地的充分、合理利用,挑战、激发幼儿运动的兴趣
4.明确挑战目标,挑战、激发幼儿运动的兴趣
5.创设运动情景,激发幼儿运动兴趣
6.提供自选材料,鼓励孩子自由选择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
专业资料整理
WORD格式
结合案例阐述“幼儿园学习环境创设与利用对推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意义,实践中如何实施更为有效? (一)选材及实施中关注孩子身心发展的全面和谐。
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幼儿园不得以举办兴趣班、特长班和实验班为名进行各种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活
动,不得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教基二[2011]8号)
实施《指南》应把握: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
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 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
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
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二)活动设计与组织中关注年龄差异、个体差异。
集体、小组与个别活动相结合,教师要充分发挥教育机智,抓住最佳教育时机,以适应幼儿个体差异。 (上
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
实施《指南》应把握: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 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
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三)创设有利于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学习环境。
创造条件让幼儿通过直接体验来学习,使他们充分感受到学习、探索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 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
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
(四)环境创设中关注孩子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的培养,不能单纯地追求知识技能的学习。强调活动的教 育价值,注重活动的过程体验,优化教与学的方式。整体地考虑活动的预期目标与活动的展开过程,使幼儿在
获得经验的同时,发展认知能力,丰富情感体验。
专业资料整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