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异常处理流程
1 目的:
为了使品质异常发生时处理过程有据可依有规可循,使重大品质异常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有效改善,防止相同问题重复发生,降低品质成本,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本公司或客户需求
2 范围:
来料检验、制程控制、出货检验
3 定义:重大品质异常是指品质问题严重有必要开具《品质异常报告》,并由品质部进行特别跟进的质量事件
3.1来料检验
3.1.1当进料检验需要品质工程师确认时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2制程控制
3.2.1 制程外观不良达10%时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2.2 制程组装不良达8%时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2.3 制程性能不良达3%时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1 / 4
3.2.4 制程条件不能满足工艺需求而导致停线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2.5 制程连续3天重复出现的品质问题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3出货检查
3.3.1 出货检查外观不良达 5%时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3.2 出货检查性能不良达2% 时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3.3.3 出货检查连续3天同一款产品重复出现同一个的品质问题开具《品质异常报告》
备注:以上描述的不良范围每个月月底按照品质异常汇总进行修订,逐步强化。
4 运作流程:
4.1 在生产过程中,当作业人员发现产品出现品质异常时第一时间通知生产组长确认,由生产组长开出《品质异常报告》给到生产主管确认后交予生产文员进行编档之后交品质工程师。
4.2《品质异常报告》的填写必须清楚地写明事件发生的日期、时间、地点、批量数、批号、 异常数量、不良率、异常状况的描述
4.3 品质工程师对异常的现象进行初步确认,并在《品质异常报告》签收,然后找到PIE,由PIE对异常进行分析处理。
2 / 4
4.4 PIE接到《品质异常报告》后,需在一个小时内对原因进行分析及给出临时方案,如一个小时完成不了,需上报上级主管给予协助处理,现场原因分析清楚后,PIE针对生产 实际状况制订临时方案,临时方案里面必须包括仓库原材料库存,生产在制品,成品的处理,并将临时方案填写至《品质异常报告》中;
4.5 由PIE,品质,采购对临时方案进行评审确认是否可行,如异常是设计或者制程不良时,无需采购对临时方案进行评审,当异常为来料不良时,才需采购对此加工方案进行评审)。
4.6 生产部按照评审合格的的方案进行实施。由PIE对异常临时解决方案进行指导,品质部持续跟踪处理结果是否可行。
4.7 品质工程师按照PIE给出的原因分析找到相关责任部门,要求半个工作日内(采购部因需与供应商沟通,可与品质部协商延长此时间,但需在报告上注明。)给予出长期纠正预防措施。(涉及到来料问题,需采购联系供应商解决,并由PIE及品质工程师对供应商回复进行跟进验证).
3 / 4
4.8 品质工程师依《品质异常报告》进行跟踪验证、确认效果
4.8.1 责任部门是否在规定时限内实施改进措施
4.8.2责任部门是否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改进措施
5 报告存档:
5.1 IQC发出的《品质异常报告》由品质部自行存档.
5.2 生产发出的《品质异常报告》由生产自行存档,但需复印一份给到品质部留档。
5.3 FQC发出的《品质异常报告》由品质部自行存档.
5.4 《品质异常报告》每月月底由品质部进行汇总发送到相关部门。
6 相关表单:
6.1 《品质异常报告》
---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