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对一 B.一对多 C.多对多 D.多对一 9、下面对3NF的叙述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A )。
A.3NF模式中不存属性对侯选键的传递依赖。
B.3NF模式不存在非主属性对侯选键的部分依赖。 C .如果模式R是3NF,那么R一定是2NF。
D.任何一个关系模式都可以既保持函数依赖又无损地分解为一系列3NF集。 10、在( A )组织结构中,记录是按查找键值升序或降序顺序存储。
A.顺序文件 B.堆文件 C. 散列文件 D. 聚集文件 11、以下RAID技术中,存取速度最快的是( C )。
A.RAID 1 B.RAID 5 C. RAID 0 D. RAID 10
12、下面关于SQL Server“索引”概念的不正确叙述是( A )。
A.任何一个表都必须建索引。 B.一个表只能有一个聚集索引。
C.非聚集索引的索引顺序与主文件的记录存储顺序不保持一致。 D.索引能提高查询速度,但索引不是建的越多越好。
13、下面关于SQL Server数据库系统表的不正确叙述是( B )。
A. 数据库的数据字典信息存储在系统表中。 B . 用户可以直接查看、修改系统表中的数据。 C .数据库每个表的定义信息都存放在系统表中。 D.系统表必须存储在主文件中。
14、下面关于事务的ACID属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D )。
A.事务对数据库的所有操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元。这些操作要么全部执行,要么什么也不做。
B.一个事务独立执行的结果,应保持数据库中数据的一致性。确保单个事务的一致性是由应用程序员编写事务程序来实现的。
C.在多个事务并发执行时,系统应保证其结果与这些事务先后单独执行时的某一结果是一样的。
D.一个事务完成后,系统不一定立即将其对数据库的更新写入磁盘,因此,如果系统出现故障,就会丢失它对数据库的更新并且无法恢复。
15、下面的并行调度会出现的错误是( C )。
时间 事务T1 事务T2 数据库中数据 t0 READ(A) A t1 READ(A) t2 A=A+2 t3 WRITE(A)
t4 COMMIT t5 READ(A)
A. 读“脏”数据 B.丢失修改 C. 不可重复读 D.幻影读
16、下面关于SQL Server数据库系统故障的不正确叙述是( C )。
A.系统故障是指计算机系统出现故障不能正常运行,但磁盘没有问题。 B.系统故障将造成内存数据丢失,事务非正常中止。
C.出现系统故障时,未提交事务对数据库的更新不会写入此盘。 D.对于系统故障,DBMS可根据事务日志将数据库恢复到故障点。
17、下面对SQL Server数据库的完全恢复模型的不正确叙述是( C )。
A.使用完全恢复模型可以将数据库恢复到上次备份的即时点。 B.对简单恢复模型的数据库,系统自动收缩其日志文件。 C.对完全恢复模型的数据库,系统自动收缩其日志文件。
D.完全恢复模型的数据库支持如下备份方法:数据库完全备份、数据库差异备份、日志备份。
18、下面关于SQL Server完整性机制的不正确叙述是( C )。
A.“关系图”用来创建表与表之间的外键约束。
B.检查约束(CHECK)是对字段取值格式、范围加以限制。 C.可以将任何字段设置为主键约束。 D.主键不允许取空值。
19、下面对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A )。
A.对程序员来说,没有必要了解分布式数据库中数据是如何分片的。
B.分布式数据库从物理上看数据分布在不同的地点上,从逻辑上看数据仍是一个整体。 C.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具有场地自制性特点。 D.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具有场地协作性特点。
20、下面对DDBS分布透明性的不正确叙述是( A )。
A.分片透明性是最高层次的分布透明性,位于分片模式和分配模式之间。
B.当DDBS具有分片透明性时,用户编写程序只须对全局关系进行操作,不必考虑数据的分片及存储场地。
C.当DDBS不具有分片透明和位置透明性,但具有局部数据模型透明性时,用户编程时必须指出片段的名称和片段的存储场地,但不必指出场地上使用的是何种数据模型。 D.当DDBS不具有分片透明性,但具有位置透明性时,用户编程时必须指出片段的名称,而不必指出片段的存储场地。
二、填空题(在每个的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内容,每空2分,本大题共20分。)
1、逻辑层次上的数据模型有三个要素:( 数据结构 )、数据操作、数据完整性约束。
2、DBMS的主要功能有:数据库的定义功能,( 数据库的操纵功能 ),数据库的保护功能,数据库的维护功能,数据字典。
3、构成了关系代数运算的完备运算集合的运算有:并、差、( 笛卡尔积 )、选择、投影五个运算。
4、关系模型的“参照完整性规则”要求:“不能引用不存在的( 元组 )”。 5、在向一个表中插入元组时,对于未指定默认值且不允许取( 空值 )的字段必须赋值。 6、设X→Y为R上的一个函数依赖,若对X的任意一个真子集A,都有( A不能决定Y),则称Y完全函数依赖于X。
7、在( 顺序 )文件组织结构中,记录是以查找键的顺序存储的。
8、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防止( 不合法的用户 )使用数据库中的数据,避免数据的泄露、更改或破坏。
9、触发器是一个能由系统自动执行对数据库修改的语句。一个触发器由三部分构成:事件、( 条件 )、动作。
10、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在定义各类分片时必须遵守下面三个原则:完备性条件,( 可重构条件 ),不相交条件。
三、判断题(在你认为正确的题号前的下划线处打√,错误的打×,
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16分。)
___√__1、SQLServer2000规定基本表的一行不能跨“页”存储。
___√__2、SQLServer2000规定每个数据库的文件组个数不能超过256。 __F__3、在对关系代数表达式进行优化时,应尽可能早地执行选择操作。 ___√__4、可以通过视图来查询、更新数据库中的数据。 __√___5、封锁的粒度越大,系统的并发性就越低。 __√___6、不要用更新频度高的字段创建聚集索引。
__F__7、SQLServer2000规定:如果事务使用Serializable隔离级别,那么,该事务不会凡发生“丢失更新”、“读脏数据”、“不可重复读”等问题。 ___√__8、数据分片时,一个片段可以分配到多个场地上。
四、计算题(每小题4分,本大题共24分。) 现有一教学管理系统,ER模型如下:
m m
n n
n 1
逻辑模型如下: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民族) 教师(教师号,姓名,民族,职称)
课程(课号,课名,课程介绍,课程类型,先导课号) 教学班(课号,班级号,学年,学期,限制人数)
教师教学(教师号,课号,班级号,学年,学期,周学时,开始周,结束周) 选课(学号,课号,班级号,学年,学期,成绩) 说明:
1、“周学时”、“开始周”、“结束周”、“限制人数”字段的取值类型为整数型。“成绩” 字段的取值类型为实数型。其它字段的取值类型为字符型。 2、“成绩”字段可以取NULL值。 请用SQL语句做如下操作:
1、查询学号为 ’200617001’ 的学生,选修课程类型为 ’专业课’ 且不及格的课程的课号、课名。
Select 课号 ,课名 From 选课,课程
Where 选课.课号=课程.课号 and 学号=’ 200617001’ and 课程类型=’专业课’ and 成绩<60
2、统计教师号为‘2002016’的教师,在2008年,上课名为“数据库原理”课的总学时。 Select 周学时×(开始周-结束周+1)as 总学时 From 教师教学,课程
Where 教师教学.课号=课程.课号 and 教师号=’ 2002016’ and学年=’2008’ and 课名=’ 数据库原理’
3、查询选课门数超过5门的学生学号、选课门数、平均分。 Select 学号,Count(*) as 选课门数,avg(成绩) as平均分 From 选课
Group by 学号
Having Count(*)>15
4、请为自己选上‘2008’学年、第‘2’学期、课号为‘180012’、班级号为‘02’的课。 insert into 选课 (学号,课号,班级号,学年,学期)
values (‘学生学号’,’ 180012’,’02’,’2008’,’2’)
5、把‘2008’学年、第‘1’学期,选修课名为‘数据库原理’、成绩低于60分的“蒙古族”学生的成绩提高10分。 Update 选课
Set 成绩=成绩+10
Where 学年=’2008’ and 学期=’1’ and 成绩<60 and 课号 in ( Select 课号 From 课程 Where 课名=’ 数据库原理’)
and 学号 in (Select 学号 From 学生 Where 民族 like ‘蒙%’)
6、删除2004级,所选课的课程都及格的学生的选课信息。 Delete From 选课
Where 学号 in ( Select 学号
From 选课
Where 学号 like ‘2004%’ Group by 学号
Having min(成绩)>=60)
五、数据库设计题(本大题共20分。) 1、(8分)
设关系模式R(职工号,日期,日营业额,部门名,部门经理),
该关系用来统计商店每个职工的日营业额,以及记载职工所在的部门和经理是谁。如果规定:每个职工每天只有一个营业额;每个职工只在一个部门工作;每个部门只有一个经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根据上述规定,写出模式R的基本FD和候选键。 (职工号,日期)→日营业额
职工号→部门名 部门名→部门经理
候选键为:(职工号,日期) 3分
⑵ 说明R是否为2NF,如果不是请将R分解成2NF。 不是2NF,因为存在部分依赖。 1分
⑶ 说明R是否为3NF,如果不是请将R分解成3NF。 不是3NF,因为存在传递依赖。 1分 分解如下:
R1(职工号,日期,日营业额) 1分 R2(职工号,部门名) 1分 R3(部门名,部门经理) 1分 2、(12分)
为学校图书馆的图书管理业务设计一个数据库,该图书馆的业务规则如下:
⑴ 图书馆有若干个书库,每个书库有若干架位(书架),每个架位可存放若干本书。 ⑵ 图书馆要记录每种图书的如下信息:图书品种号,书名,出版社,出版日期,书价,图书简介,中图分类号。
⑶ 一种图书图书馆要采购若干本,然后典藏到各书库中。每本书在图书馆内有唯一编号。 ⑷ 图书馆把读者分成若干类型,不同类型读者的借书数量、期限不同。
⑸ 图书馆要记录每个读者的如下信息:借书卡号,姓名,密码,性别,身份证号,停借否,挂失否,读者类型。
⑹ 图书馆要记录读者的借还书情况,具体如下:借书卡号,书号,借书日期。 请根据以上信息设计该数据库的ER模型,并将其转换成关系模型。
中图分类(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名称) 中图分类(分类号,分类名称)
图书品种(品种号,ISBN号,分类号,书名,第一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单价) 馆藏图书(书号,品种号,库房号,架位号) 库房(库房号,面积,电话,校区,负责人 ) 库位(库房号,架位号)
读者(读者号,姓名,身份证号,密码,读者类型号,挂失否,停借否) 读者类型(读者类型号,最大借书数,最长借书天数) 借阅(书号 ,读者号 ,借书日期,还书日期) 6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