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及产后出血的影响观察

来源:东饰资讯网
家庭心理医生 2015年2月第2期 Fami IY psychoIogicaI doctor 心理卫生 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及产后出血的影响观察 闫芙蓉 (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300)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 理状态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初产妇1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6例,对照组给 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产前抑郁及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产后24h出 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O.05)o结论;对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产妇的抑郁及焦虑状况,减少产后出血的 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产妇心理状态;产后出血;影响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2—0047-01 产科常见并发症之是一产后出血,严重者会导致产妇死亡,产妇产时的良好 2.1两组产妇产前焦虑及抑郁评分比较如表2所示,观察组产前抑郁及焦 心理状态可以使分娩顺利进行。抑郁及焦虑情绪会造成难产的发生,严重威胁着 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产妇的身心健康 。笔者通过对该院收治的66例初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 表1两组产妇焦虑及抑郁评分比较(分) 较满意,现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6月一2014年6月收治的初产妇132例,所 有产妇均为单胎,头位,宫颈良好、头盆相称、骨盆正常,同时排除精神病史、 2.2两组产妇产后24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如表2所示,观察组产 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者;年龄24—35岁,平均年龄28.6±1.8岁;孕周38_42周, 后24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平均孕周38.5±0.6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6例,两组产妇在 (P<O.05)。 年龄、孕周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具有 表2两组产妇产后24hH ̄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 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 预:(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热情接待产妇,主动与产妇交流,帮助产妇尽快熟 悉医院环境,运用专业的语言将孕期保健、分娩前的准备、分娩的过程、分娩配 合方法、新生儿照顾及产后保健等知识详细向产妇介绍;让产妇明白妊娠和分娩 3讨论 是正常生理过程,打消产妇紧张、焦虑及恐惧等不良情绪,帮助产妇树立分娩成 分娩是指胎儿脱离母体,从而成为独自存在一个个体的过程,共分为三个产 功的信心。(2)环境护理:病房安静舒适、温馨安全,光线温和,张贴健康宝宝 程,对产程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有产妇的产力、胎儿、产道及产妇的心理因素, 图片 ,为产妇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环境。(3)产程护理:实施专人全程分娩 这些因素相互影响、相关作用。产科常规护理的主要内容是:完成医嘱、基础护 陪护,及时给予产妇心理、生理及情感上的支持,缓解其分娩疼痛;为增加产妇 理,产妇的心理需求及支持没有得到重视,产妇往往紧张、焦虑、抑郁,使子宫 的心理支持,准许其丈夫进入产房;助产士密切监测产程的进展及胎心,第一产 收缩乏力,延长了产程,增加了出血量、产后出血及难产的发生率。本研究中, 程向产妇讲解分娩知识以帮助其分散疼痛的注意力,指导产妇进行深呼吸,为产 通过对66例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包括产前给予产妇心理护理,通过向产妇 妇按摩腰骶部;助产士在第二产程教会产妇与官缩配合屏气及用力,指导其正确 讲解分娩相关知识,在心理上给予其安慰、帮助产妇树立分娩成功的信心;通过 利用腹压,将胎儿和产妇一切正常的消息告知产妇,适时给予夸奖和鼓励” ;为 营造舒适、温馨的环境,使产妇感觉舒适、安全,大大减轻了产妇的产前焦虑和 加强宫缩,减少出血,给予镇静剂及缩宫素;根据产妇疼痛耐受性适时给予药物 抑郁,为顺利分娩打下良好的基础;护理人员在分娩过程中帮助产妇缓解疼痛, 镇痛,帮助产妇安全、舒适度过分娩期。(4)产后护理:新生儿处理完毕后抱至 适时给予其夸奖和肯定,将胎儿和产妇状况良好的信息传递给产妇,使产妇在良 产妇身边,使其与母亲接触,协助产妇学习母乳喂养并进行母乳喂养的宣教。产 好的氛围中顺利分娩。本研究证实,观察组产前抑郁及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妇由于缺乏哺乳经验,易出现焦躁不安等情绪,这种不良情绪可刺激儿茶酚胺的 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产后24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显 分泌,影响子宫收缩,加大产后出血的发生 。护理人员应指导产妇进行新生儿 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O.05)。 的喂养,帮助产妇树立信心,心情保持舒畅,以利于子宫恢复,降低产后出血的 综上所述,对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产妇的抑郁及焦虑状况, 发生。 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产妇临床前焦虑及抑郁状况、产后24h出血量、产 参考文献 [1】 官爱萍.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及产后出血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后出血发生率。 20t2,28(8):45 6. 1.4疗效标准(1)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产妇 的焦虑及抑郁状况,分数越高,焦虑和抑郁越严重。(2)产后24h出血量采用称 f2]李晓红.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及产后出血的影响fJ].中国实用护理 重和容积法计算;24h出血量>500ml为产后出血。 杂志,2012。28(21):48-49. 1.5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所得数据,并计数资料 [3】蓝根妹.护理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及产后出血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010,26(7):56.57. 2结果 【4]杨迎春.中国医学创新,2011,8(21):87培8. (上接第46页) 久痛苦的记忆,甚至到了成年期这种影响仍存在。 而是让他们在诊室中参观合作患儿的治疗,让他们受到启发和鼓励,这样有利于 目前,心理干预是临床上治疗牙科恐惧症常用的方法,可显著改善患儿的心 让他们产生相互依存的模仿作用,从而配合治疗。 理状态[4]。其中,环境适应和良好的沟通很关键。要消除患儿恐惧、焦虑、紧 1.3统计分析:对两组患儿,分别统计他们在牙科治疗过程中配合、不配合 张的情绪,医护人员就应采用合适的语言与情感交流,与患儿建立相互理解、尊 的人数,并对两组的配合率进行x 2检验,以评价心理干预的效果。 重和依赖关系,提高患儿对诊疗环境的适应能力,保证治疗能顺利进行。此外, 2结果 配合适当的肢体语言,在解除患儿恐惧、取得合作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帮助。本研 经统计学检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的性别分布、平均年龄均无显著眭差异 究中,我们对牙科恐惧症患儿综合采取以上这些心理干预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 (P>0.05),所患牙病(龋病、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分布均衡,无显著性差异(P 患儿对牙科治疗的的配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本研究显示,随着传统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两组患儿在牙科治疗过程中的配合情况见表1。 儿童牙科医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科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还要掌握一定的 表1两组患儿牙科治疗过程中配合情况(%) 儿童心理知识,If缶床诊疗过程中加强与患儿沟通,才能减少儿童牙科恐惧症的发 生,提高诊疗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慧民,冯希平.儿童牙科畏惧症[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4, 经x2检验,P<0 O1,两组患儿的配合率差异十分显著 31(4):295 296 3讨论 【2]熊腊平,毛卫华,江建林,等儿童牙科恐惧症的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 大多数儿童对医院有恐惧心理,究其原因,一是儿童对医院的环境和医护人 医学,2012,13(4):8O 86 员比较陌生,二是如果儿童有过看病或者打针的经历,恐惧感会更加厉害。据研 [3】赵鑫,秦满儿童患者牙科恐惧症原因分析[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1, 究,儿童牙科恐惧症的主要原因包括:害怕牙医,害怕把器械放进嘴里,预感治 27h(4):531 533 疗牙齿会疼痛等[3]。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影响深远,不仅使患儿口腔治疗变得困 【4]孙琴洲,宋光保,李叶膏,等.心理干预对儿童牙科恐惧症行为的影响[J]. 难,治疗效率和效果下降;而且一旦在儿童期有过这种不愉快的经历,将产生长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1,27(6):348 349 4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