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键控制点检查表

来源:东饰资讯网
 关键控制点

1、原料关键控制点

生产过程 设备 工作任务 控制水平 控制项 原料外观 检查方法 纠正措施 控制标准 检查频率 按工艺标准执行 按工艺标准执行 按工艺标准执行 按工艺标准执行 按工艺标准执行 每批次 检查方法 目视检查 退货 原料标示 原料库控制 每天 现场检查 退货 料仓标识 每天 现场检查 重新添加 原料储存条件 每天 现场检查 按报废处理 筛分检测 每批次 原料筛筛分 退货 料称砝码 无碱玻璃原料 料称定期校正 无磨损,每次使用缺失 时 称量误差大秤±1kg,中秤±0.5kg,小秤±0.2kg 26次 填写,修改规范 配方准确无误 ±1kg 1次/天(标秤);1次/月(校秤), 校正 更换 校正 检查传感器 配料系统控制 混料次数 每班 检查电脑数据 增加混料次数 配料记录 每班 检查配料记录 按照料方执行 配方 称量 上料系统每班 每班 数据检查 数据检查 目视 复检 通知主管工程师进行参数调整 改正 罐车与料仓连接 连接准确 每一车 1

控制 未用的汽车卸料管处理 上锁 每班 每车 每班 目视检查时候加盖帽 目视 目视 目视 上锁 通知维修检修 通知维修检修 通知维修 不能料仓槽罐车正常卸料 顶部不能喷料 料管不能上料管道 堵料 换向球阀及蝶阀 完好无漏每周一次 缝

2、窑炉关键控制点

生产过程 设工作备 任务 控制水平 控制项 温度控制 窑炉燃烧比 控制标准 温度标准 检查方法 纠正措施 检查频率 检查方法 通路燃烧比 窑炉工艺控制 窑炉 窑压控制 液位控制 电助熔系统 料界限 两侧投料量 窑炉定期作业 残氧测定 检查曲线调整天然气流量每两小时一次 和数据显和电极功率 示 工艺标检查电脑每班一次 调整燃烧比 准 系统数据 每周检查所有工艺标的通路 流量检测 调整氧燃比 准 异常时随时检查 及时调整换热器检测电脑±3pa 每两小时一次 开度或者是阻尼数值 风机频率调节 检查曲线0±0.5mm 每两小时一次 和数据显调整投料量 示 检查电脑通知电工及时修±5kw 每班一次 系统数据 复 4#,5#枪查看工业及时调整窑炉能每一小时一次 内 电视 量分布 ≤1付/检查电脑及时调整两侧投每天一次 天 数据 料频率 用残氧测量装置测通过调整窑炉喷残氧标量,检测是每周检查一次 枪氧燃比至标准准 否在工艺范围内 标准范围内 2

用手测窑压装置测及时查找原因,重窑压标量,是否与手测窑压 每天检查一次 新校正窑炉窑压准 DCS系统测量装置 显示数值相符 每月最少两无烧结次,视各线窑按操作规按要求定期进行垂直烟道烧结物清理 物积聚 炉具体情况觉程进行 作业 得清理周期 每月最少四换热器次,视各线窑按操作规按要求定期进行换热器清堵 使用正炉具体情况觉程进行 作业 常 得清理周期 回流水每周最少清理按操作规按要求定期进行电极冷却水清洗 速、水温一区 程进行 作业 正常 通路喷枪火焰按制定的计划按操作规按要求定期进行通路喷枪检查、清理 正常,喷清理 程进行 作业 枪无积碳 每月最少清理窑压显一次,视各线按操作规按要求定期进行窑压管清理 示正常 窑炉具体情况程进行 作业 决定清理周期 燃气压按操作规按要求定期进行燃气/氧气过滤器切换、清洗 力、热值每三月一次 程进行 作业 正常 每月一次窑压显(1/3/5线,2按操作规换热器开度检查 通知维护修理 示正常 线阻尼风机压程进行 力检查) 风机切换(余热、池窑冷却) 风机使按操作规每月切换一次 用正常 程进行 检查耐火材料腐蚀情况、换热每小时一次 器、投料机等重要设备运行情况 检查通路喷枪燃烧每小时一次 情况,通路燃气泄露按要求定期进行作业 窑炉巡检 窑炉安全作业 通路巡检 3

及时记录并汇报 窑炉运行正常 及时记录并汇报 情况 池底巡检 温度正常,无大幅度波动 流量正正常,没有断流,没有蒸汽。冬季温度不高于42度,夏季不高于50度 每两小时一次 前后侧测量,变化值不得超过5mm 无异常气体泄漏情况 吹风角度正常,池壁无明显发红现象 温度正常,前后次测量不得超过50℃ 每班两次 检查池底电助熔运行情况 测温仪测量 及时记录并汇报 测温点温度测量 每周一次 及时分析原因并制定措施 电极水温度测量 每周一次 测温仪测量 及时分析原因并制定措施 电极水套温度 每周一次 检查电脑显示数据曲线 碹顶标尺测量 及时分析原因并制定措施 碹顶测量 每月一次 做好跟踪记录,及时汇报 天然气、纯氧泄露检查 每月一次 肥皂泡沫、联系维修工将漏可燃气体气部位拆开处理检漏仪检后重新连接、检漏 查 定期巡检池壁 及时调整吹风角度 池壁吹风 每班一次 挂钩砖温度测量 每周一次 检测挂钩前后温度差超过砖温度测50℃及时汇报 量记录

3、浸润剂关键控制点

生产过程

控制水平 检查方法 4 纠正措施 负责 设备 工作任务 控制项 控制标准 检查频率 检查方法 记录 检查人 汇报谁 解决人 新配油 校称 校称 见浸润剂配每天一砝码检查 《衡器核查记录》 通知维修校准 联系浸润剂工艺员进行处理 配制工 班长 配制工 制操作规程 次 浸润剂自动配制 浸润剂手动配制 浸润剂料方下载 浸润剂质量 外观 各原料打料情况 没有错误的化学品进入预定的浸润剂 按配方表标准 每罐 目视 第一次配该种浸润剂 观测系统打料,现场检查实际打料 各原料称量情况 各原料打料情况 没有错误的化学品进入预定的浸润剂 各化学品位于正常的公差范围 每罐料 每罐料 观测系统打料,现场检查实际打料 《浸润剂配制工艺单》 班长、配制工 浸润剂工艺员 浸润剂工艺员 称量值检查 《浸润剂配制工艺单》 重新称量 班长 班长 配制工 《浸润剂配制工艺单》 浸润剂技术员再次确认配方,并确认打料正确 浸润剂工艺员 科室负责人 科室负责人 《浸润剂配制工艺单》 不调整,视情况严重性看是否需要重新配置 班长、配制工 科室负责人 科室负责人 固含量 按配方表标准 每罐 取样送至物检室检测 《浸润剂配制工艺单》 按照标准固含量加水调整,偏低情况上报 配制工 班长 班长 pH 按配方表标准 每罐 取样送至物检室检测 《浸润剂配制工艺单》 《浸润剂配制工艺单》 根据配方要求 2线浸润剂其它标准合格后打至储罐后调整,其它标准合格后打至小循环罐调整 配制工 班长 班长 油温 按配方表标准 每罐 使用温度计测量 配制工 班长 班长 预混罐清理 配制罐清理 罐体卫生 见浸润剂配每周一目视 《浸润剂定通知配制工设备班长 大班长 配制工 制操作规程 次 期作业记录》 再次清理 罐体卫生 见浸润剂配每月一,822、829、823等品种每周一次 目视 《浸润剂定通知配制工设备班长 大班长 配制工 制操作规程 次期作业记录》 再次清理 循环油 小循环罐液位液位及系统是否泄漏 回流浸润剂不能漫灌,浸润剂系统每2个小时至少一次 目视 《浸润剂巡检记录》 打油工进行处理 打油工 班长 打油工 5

检查及整个系统泄漏 浸润剂温度 温度控制 不能有跑冒滴漏 在指标范围内 2线浸润剂每4小时一次,其它线每班一次 温度检查 2线浸润剂:浸润剂油温点检表、浸润剂温度spc图;其他线:浸润剂温度spc图 调节冷却水 打油工 班长 打油工 小循环罐系统(罐体、滤网、浮球、盘管、搅拌、回油槽等)及小循环管道清理 进口小循环罐过滤模块清洗 储罐以及对应大循环管道清理 小循环整个系统卫生 见浸润剂使常规品15天;OC品种15天;812品种、921品种、823品种、829品种、810品种10天 目视 《浸润剂定通知维修工理 设备班长 大班长 维修工 用操作规程 种期作业记录》 再次进行清过滤模块过滤性能与卫生 见浸润剂使每天一目视 《浸润剂定通知打油工洗 设备班长 大班长 打油工 用操作规程 次 期作业记录》 再次进行清罐体、管线卫生 见浸润剂配每月一目视 《浸润剂定通知维修工设备班长 大班长 维修工 制操作规程 次 期作业记录》 再次清理 6

进、回油管更换 进回油管卫生 进、回油管连接处固定牢靠,线路布置规范合理,无跑冒2线浸润剂20天次一;目视 《浸润剂定通知维修再次进行更换 设备班长 大班长 维修期作业记录》 工、打油工工、打油工 822、823品种1个月一次;其它品种3个月一次 滴漏现象。 829、泵的泵的正供油顺畅,压力负荷满足要求,泵运行无异响、发热、震动,不渗油、漏油,正常检修期内无机械故障。 常规泵10-15天 新型螺杆泵3个月 目视 《浸润剂定通知维修工修 设备班长 大班长 维修工 检修 常运行 期作业记录》 再次进行检设备隐患定期巡视排查 浸润剂系统的正常运行 1、设备包括罐体、管道、管线、搅拌、泵运行完好,设备无变形 2、管道、管线连接紧固,无断裂等 1个月 目视 《浸润剂维通知维修工查 设备班长 大班长 维修工 护保养记录》 再次进行检

4、拉丝关键控制点

生产过程 设备 工作任务 控制水平 控制项 控制标准 冷却片底冷却漏板 片清洗 清洗 板无黑点,冷却片表面无氧化物上 冷却排污 漏板操作7天一按照计划表 7

漏板定期重新排污 现场漏板工 漏板现场漏7天一循环 按照计划表 漏板定期清理记录 漏板重新清洗 现场漏板工 分管主任 现场漏板工 检查频率 检查方法 检查方法 记录 纠正措施 检查人 负责 汇报谁 解决人 水排污 冷却器更换 冷却水检查 检查冷却水有无堵塞 更换 规程 循环 排污计划表 分管主任 值班主任 板工 漏板操作规程 根据现场使用情况 每班4次 目视 冷却片更换记录 重新更换 当班漏板工 现场漏板工 水管无堵塞 目视和手感 漏板工交接记录 气枪吹开堵塞的水管,或更换水管 现场漏板工 漏板班长 现场漏板工 漏板保耐火棉 检查有无增加 新漏板不贴耐火棉 每天一次 目视 温棉申请记录表 根据漏板状况,确定是否需要耐火棉 漏板现场漏板工 分管主任 现场漏板工 冷却水放料漏板 管、档板位置、玻璃形状 放料漏板流量测试 通路循环水排污 断头分析 检查循环水清澈程度 开度 水管无堵塞,料斗无堵塞 每班3次 目视 漏板工交接记录 发现堵塞,立即处理 值班主任 车间主管 现场漏板工 流量1950±100kg/day 每天一次 测量,称重 漏板工交接记录 漏板调节放料漏板开度 现场漏板工 分管主任 现场漏板工 通路循环水洁净 5天一次 目视 交接班记录 定期排污 现场漏板工 漏板班长 现场漏板工 根据形状断头种类 判断断头类型 喷雾角度,形状 喷雾量大小 喷嘴 水压表、减压阀 45度,形状良好 拉丝工艺技术标准 喷雾型号、数量 无泄漏,滴水 无浸润剂清洁计划 沉淀物,无废丝 每班2台 肉眼、显微镜观察 断头分析表 根据断头类型确认调节方法 更换喷嘴或拆卸清洗 不足标准的清洗、更换维修 更换喷嘴 现场漏板工 工程师 工艺主任 工艺主任 工艺主任 工艺主任 车间现场漏板工 各班维修工 各班维修工 各班维修工 各班维修工 各班维修工 喷雾 原丝喷雾 随时 每月一次 更换产品时 每班一次 5天一次 缠绕纱目视 无 喷雾测量测定表 无 工艺员 喷雾 量筒测量 工艺员 喷嘴 漏水、气 涂油盒清洁 目视 工艺员 目视 无 更换或维修 工艺员 停机后检查 SPC图 更换,再清洗 工艺员 值班主任 涂油器 涂油辊清洗 磨损情况 无磨损不平 3天一次,直接纱5天一次 清洁度 定期作业记录本 工艺清洗 工艺技术员 技术员 拉丝技术员 涂油盒更换 更换计划 无浸润剂沉淀物 每周一次 停机后更换 定期作业记录本 更换,再清洗 维修工 工艺主任 维修工 8

涂油辊更换打磨 涂油盒浸润剂 涂油辊丝束温度 温度 漏油 磨损情况 无磨损不平,不小于标准直径5mm 1)调整涂油器水平无滴漏 随时 目视 无 位置 2)减小进油阀 每天一次 涂油辊丝红外线检测 束温度记录本 检查工艺风、环境温度、喷雾及浸润剂温度 工艺员 操作工 断丝后打磨 用U型钳工具 无 小于标准直径5mm的报废 当班班长 车间值班主任 维修工 班长 操作工 35±5℃ 工艺主任 工艺员 铜套 运行 无晃动 随时 目视 组长记录本 工艺更换 工艺技术员 技术员 检查涂油盒内有无拉丝技术员 涂油辊上纱线接触情况 集束轮使用情集束轮 况 当班集束轮使用情况 参数 工艺拉丝机 附件 工艺附件 流量 集束轮是否转动或者更换 对应纱线品种 是否与纱线接触 分布均匀,无斑纹,纱线与涂油辊表面接触良好 不同品种对应不同集束轮规格与型号 对应班组使用,当班炉位更换或者转动 理论流量值左右 无划痕、结皮 无磨损、E间距合适 2线拉丝工丝饼成型 艺技术标准 每班一次 目视 定期作业记录本 每班一次,换产品时 目视 工艺记录本 杂物,检查工位几何位置,调整下集束位置 工艺操作工 技术员 拉丝技术员 重新更换 工艺员 班长 维修工 油泥结皮随时更换 目视 定期作业记录本 重新更换 引丝工 班长 引丝工 每天一次 每天一次 每天一次 记录 电子表格 调整 工艺员 工艺主任 工艺主任 工艺主任 漏板工 排线钢丝 用频闪灯 无 spc图/E更换 工艺员 操作工 滑梭 用频闪灯 间距检查记录表 丝饼成型更换 工艺员 操作工 合股纱 集束喷雾 集束喷雾 每周一次 米尺 检查记录表 调整横移进 工艺员 工艺主任 工艺员 雾化是否良好 无滴漏,无堵塞 随时 目测 组长记录本 发现堵塞,滴漏立即处理 跟班工艺技术员 维修工 跟班维修工 五天一铜棒 铜棒更换 定期更换 无油污,无划痕 循环清理,随时清理 9

目视 定期作业 定时清理 跟班工艺技术员 维修工 跟班维修工 排线喷雾 811-2,3排线钢丝 排线钢丝 定期更换 无划痕,无变形 小时一次,611-3,四小时一次 滑梭 上下压条 上下压条 滑梭更换 一班一更换 定期更换 领用记录表 清洗,打磨,整形 集束喷雾 雾化是否良好 无滴漏,无堵塞 随时 目测 组长记录本 发现堵塞,滴漏立即处理 跟班工艺技术员 维修工 跟班维修工 跟班工艺技术员 维修工 跟班维修工 跟班停机检查 定期作业 定时清理 工艺技术员 维修工 跟班定期更换 无划痕 跟班维修工 运行良好,无松动 运行良好,无松动 随时 目视 定期作业 定时清理 组长 维修工 跟班维修工 所看炉台引丝上车 上车效率 不得低于上班炉台效率 定期作业 定期作业更换 本班炉台的定期作业更换 涂油盒、涂现场炉位卫生 干净整洁 油辊,集束轮及周边卫生干净整洁 所看炉台拉丝上车 上车效率 不得低于上班炉台效率 定期作业 上车 称重 称重合格 定期作业更换 本班炉台的定期作业更换 线团称重合格,不合格及时反馈调整 S隔板,铜现场炉位卫生 干净整洁 棒、排线轴及周边卫生干净整洁 物放纱更换 及时对满随时 目视 10

现场整改更换 运纱工 班长 运纱工 每班一次 现场整改目视 /班长交接班记录 清理 上车工 班长 上车工 随时 目视/电脑 随时 目视 定期作业记录本 每班一次 电脑查看 漏板效率记录本 严格作业 上车工/班长 班长 上车工 随时 目视 现场整改/班长交接班记录 清理 引丝工 班长 引丝工 随时 目视 定期作业记录本 每班一次 电脑查看 漏板效率记录本 严格作业 引丝工/班长 班长 引丝工 引丝 更换 引丝工 班长 维修工 更换 上车工 班长 维修工 现场整改/班长交接班记录 调整 上车工/引丝工/漏板工 班长 漏板工 流线 车的更换 车进行更换/更换品种 上下纱车输送 过秤及纱/班长交接班记录 现场整改随时 目视 /班长交接班记录 现场整改随时 目视 /班长交接班记录 过秤 运纱工/组长 班长 运纱工 输送 运纱工 班长 运纱工 输送 输送 过秤 过秤 团尾丝的清理

5、烘干关键控制点

生产控制水平 过程 工作 控制项 控制标准 任务 原丝磅称显示数一标签与重量 称致 重 标标签品种与纱签混纱 团品种相符一品致 原种 丝污接油污、灰尘 无油污、灰尘 纱 收 碰伤纱团放置 纱团规范放置 纱 纱团长度<15-20丝尾过长 丝厘米 尾 进出品种记录、时间按操作规程执炉填写 行 进记炉录 前 纱团纱团靠立杆车印纱 放3-5厘米 置 检查方法 检查频率 检查方法 纠正措施 责任人 检查人 汇报谁 解决人 每车核对 目视 复秤 烘干工 烘干班长 烘干工 每车核对 每车检查 每车检查 每车检查 目视 确认、检烘干工 烘干班长 烘干工 测 查找污染源 目视 烘干工 烘干班长 烘干工 目视 查找碰烘干工 烘干班长 烘干工 伤原因 目测 修剪 烘干工 烘干班长 烘干工 每车检查 目视 严格要求 烘干工 烘干班长 烘干工 每车检查 目视 重新放置 烘干工 烘干班长 烘干工 11

纱满车纱 车进炉时待合车纱 间 品种混烘 核对 温度温度 控制 固化固化时间 时间 蒸减压后压力 汽压分汽包蒸汽压力 力 611/OC-SE/OC-P系列 烘干硬质合股纱 热工源 艺直接纱 控制 含水含水检测 检测 ≤6小时/执行各线烘干工艺标准 ≤10小时/执行各线烘干工艺标准 标签品种与炉台品种相符一致 按各线生产品种的烘干工艺标准执行 按各线生产品种的烘干工艺标准执行 0.00-0.65Mpa 每车检查 每车检查 每车检查 目视 目视 按时间顺序近炉 按时间顺序近炉 推下轨道重新进炉 烘干工 烘干班长 烘干工 烘干工 烘干班长 烘干工 目视 烘干工 烘干班长 烘干工 每班四次 自动调整热烘干工 烘干班长 烘干工 控制 源开、关 测温仪检测 目视 目视 自动控制 自动控制 自动控制 同一整车干纱、湿纱称重对比 目视和风速检测 目视和风速检测 仪表查看 ≤15天一次 校正温度 调整 调整 调整 调整 调整 烘干班烘干班车间主任 长 长 烘干班烘干班车间主任 长 长 烘干班烘干工 烘干班长 长 烘干班烘干工 烘干班长 长 烘干班烘干工 烘干班长 长 烘干班烘干工 烘干班长 长 每班一次 每班一0.65-0.8Mpa 次 每班一蒸汽 次 蒸汽、蒸汽热每班一风混合 次 蒸汽、热风、每班一蒸汽热风混合 次 标准要求 7天全覆盖检测 反馈拉丝车间调整 烘干工 烘干班长 烘干工 大清炉 清炉 小清炉 定期作业标准 300天±10天 重新清理 烘干工 烘干班长 烘干工 定期作业标准 15天±2天 每班四次 重新清理 联系电工及时维修 烘干工 烘干班长 烘干工 微波 微波电流 550-850 烘干工 烘干班长 维修工 12

补风口 纱团色度 烘干纱调出理 炉后 含水检测 纱团丝尾 烘干炉提升门链条 烘干炉提升门电机减速机 循环风机 补风口开度 标准要求 每班二次 黄纱 标准要求 随时 不合格落实罚目视 款并整改 调整烘干温度/目视 烘干时间 严格要求 烘干工 烘干班长 烘干工 烘干工 烘干班长 烘干班长 调理时间 按各线的烘干操作规程执行 随时 目视 烘干工 烘干班长 烘干工 含水抽测 标准要求 每台炉每班一次 用木材水分测试仪抽测 目测 反馈拉丝车间调整 烘干工 烘干班长 烘干工 丝尾过长 长度<15-20厘米 每车检查 修剪 烘干工 烘干班长 烘干工 排查链条扣磨1次/3个检、维修标准 损,加注润滑油 月 目视 维修或更换 维修工 烘干班长 维修工 设备保养 观察加油孔油1次/3个检、维修标准 位,加注机油 月 目视 维修或更换 维修工 烘干班长 维修工 震动、异响,加1次/3个检、维修标准 油润滑油 月 目视 维修或更换 维修工 烘干班长 维修工 13

烘干炉对推进、拉出电推机减速机、提升1次/3个进检、维修标准 齿轮和链条加注月 拉润滑油 出系统 拉臂式15天±2传加注润滑油 检、维修标准 天 输轴承 目视 维修或更换 维修工 烘干班长 维修工 停炉检查 维修或更换 烘干工 烘干班长 烘干工

6、DUCS关键控制点

生产过程 设备 工作任务 冷却片清洗后 耐火棉 短切漏板 冷却水检查 控制水平 控制项 清洗 检查有无增加 控制标准 检查方法 检查频率 纠正措施 检查方法 按照计划表 重新清洗 漏板技术员 漏板技术员 漏板技术员 漏板技术员 漏板技术员 拉丝技术员 拉丝技术员 拉丝技术员 漏板维护工 漏板维护工 漏板维护工 漏板维护工 漏板维护工 切机维护工 切机维护工 切机维护工 检查人 整改人 无结焦物 7天一次 新漏板补贴耐火棉 水管无堵塞 水管无堵塞,料斗无堵塞 每天一次 每班一次 每班1-2次 每天一次 随时 更换产品时 每班一次 检查冷却水有无堵塞 冷却水放料管、档板漏板 位置、玻璃形状 根据漏板状况,目视 确定是否需要耐火棉 气枪吹开堵塞的目视和手感 水管,或更换水管 目视 发现堵塞,立即处理 短切空气喷雾根据形状断头断头种类 判断断头分析 类型 喷雾角60度,形喷雾 度,形状 状良好 喷雾型喷嘴 喷嘴 号、数量 喷雾喷雾压力 标准要求 装置 肉眼、显微镜根据断头类型确观察 认调节方法 目视 目视 压力表刻度 14

更换喷嘴或拆卸清洗 更换喷嘴 调节减压阀

器 漏水、气 涂油盒清洁 涂油辊清洗 涂油辊 涂油短盒浸切润剂 涂油涂油器 辊 涂油辊上纱线接触情况 涂油区温度 导丝轮运行 导丝轮更换 导丝轮防护 切机换面 水压表、减压阀 清洁计划 无泄漏 无浸润剂沉淀物 无磨损不平 标准要求 无滴漏 分布均匀,无斑纹 每班一次 每周一次 断丝后清洗 清洗后 随时 目视 停机后检查 更换或维修 更换,再清洗 拉丝技术员 拉丝技术员 拉丝技术员 拉丝技术员 拉丝技术员 拉丝技术员 切机维护工 切机维护工 切机维护工 切机维护工 切机维护工 切机维护工 磨损情况 直径 漏油 浸润剂分布 清洁度 用U型钳工具 目视 清洗 小于40mm的报废 1)调整涂油器水平位置 2)减小进油阀 检查涂油盒内有无杂物 检查工位几何位置,调整下集束位置 随时 目视 是否与纱线接触 纱线与涂每班一油辊表面次,换产接触良好 品时 每天一次 每班一次 7天一次 每天清理一次 每次换产品 每班三次 目视 拉丝技术员 切机维护工 温度 标准 大于45度,检查红外线检测 喷雾及浸润剂温度 目视 检查维修 拉丝技术员 拉丝技术员 拉丝技术员 拉丝技术员 拉丝技术员 切机维护工 切机维护工 切机维护工 切机维护工 切机维护工 切机维护工 切机维护工 切机维护工 切机维护工 通路效率 有效率 切机导丝轮 定期更换 防护罩使用 换面 无结皮 目视 更换 防护 无长丝 无长丝 无粘结物 目视 目视 防护 换刀 切机切丝状况 运行 切机 切机卫生 切机运行 切机运行 清洁 平整 单纤维 每次换刀 每次换无磨损 刀 每天一技术标准 次、改产品 调节切机压力调拉丝技目视 整刀棍和胶辊之术员 间啮合度或换刀 拉丝技目视 清理 术员 拉丝技目视 更换 术员 调整温度漏板通拉丝技实验室测试 路温度和切机转术员 速 15

造粒机 皮带机 造粒标准40±每班一机频频率 0.2HZ 次 率 造粒每班一机倾倾斜度 仰角3度 次/更改斜度 产品 造粒随时检机漏有无漏料 无漏料 查 料 定期滚筒内清定期作无积料 作业 理 业时 造粒机造随时检粒状检查 标准样本 粒情查 况 无跑偏、皮带随时检皮带状态 漏料、停运行 查 止 定期定期作皮带状态 无积料 作业 业时 燃烧器温度 工艺控制标准 每班四次 目视 调整 短切技术员 短切技术员 短切技术员 短切技术员 短切技术员 短切技术员 短切技术员 短切技术员 短切包装工 短切包装工 短切包装工 短切包装工 短切包装工 短切包装工 短切包装工 短切包装工 目视 调整液压装置 目视 按照计划表 调节清理 清理 目视 卫生清理 目视 按照计划表 清理维修 清理 检查软连接、流化床内部筛面有无堵塞、热电偶有无损坏 检查软连接、流化床内部筛面有无堵塞、热电偶有无损坏 调整流化床下方气垫 调节频率 调节频率 清理或更换 清理 清理 调整清理 清理 电脑监控 3区上部温度 烘干均匀 热风流量 流化床 流化床运行 冷风机频率 热风机/冷风机滤网 收尘管道 工艺控制标准 标准 工艺控制标准 标准 无毛羽堆积 每班四次 每班四次 每班四次 每班四次 每班两次 每班一次 每班四次 每班一次 定期作业时 电脑监控 短切技术员 短切技术员 短切技术员 短切技术员 短切技术员 短切技术员 短切技术员 短切技术员 短切技术员 短切包装工 短切包装工 短切包装工 短切包装工 短切包装工 短切包装工 短切包装工 短切包装工 短切包装工 目测 现场和电脑查看 现场和电脑查看 目视 目视 目视 目视 按照计划表 16

水平管无堵塞 磁铁上面无铁屑 磁铁 所有产品经过磁铁 炉内无积定期作业 料,网板无堵塞

无大量长每班四丝堆积 次 产品检查 无大量毛毛羽 无堵塞 羽堆积 定期网板无积定期作网板清洁 作业 料、堵塞 业时 震动磁铁上面每班四筛 出口无铁屑 次 磁铁 磁铁 产品经过每班一磁铁 次 震动每班一筛频频率 70-100hz 次 率 产品按等级分分类 每托 分类 类 产品重量 1000+1KG 每一托 重量 定期定期作下料系统 无积料 包作业 业时 装磁铁上面每班四机 无铁屑 次 下料磁铁 口 所有产品每班一经过磁铁 次 产品标签 信息准确 每一托 标签 收尘每班一 连接管道 无堵塞 管道 次 除下料每班一尘下料刮板 下料正常 口 次 器 定期无毛羽堆定期作 收尘系统 作业 积 业时 收尘执行技术每班四 收尘压力 运行 要求 次 执行技术每班一计磅秤 2吨 要求 次 量器电子执行技术每班一50公斤 具 秤 要求 次 工艺控制每班一含油 标准 次 工艺控制每班一产含水 标准 次 品产品测质量 工艺控制毛羽 每班3次 试 标准 工艺控制色度 每班3次 标准 长丝

目测 目视 按照计划表 目视 目视 目视 目视 复称 按照计划表 目视 目视 一次只能打印一托 目视 目视 按照计划表 现场和电脑查看 标准砝码校验 标准砝码校验 国标 国标 毛羽机 色度仪 17

清理 清理 清理 清理 调整清理 调节频率 查找原因 多退少补 清理 清理 调整清理 重新打印 清理 更换刮板 清理 调节频率 校验 校验 调整涂油转速 调整烘干温度 检查工艺参数 调整烘干温度和烘干时间 短切技术员 短切技术员 短切技术员 短切技术员 短切技术员 短切技术员 短切技术员 短切技术员 短切技术员 短切技术员 短切技术员 短切技术员 短切技术员 短切技术员 短切技术员 短切技术员 短切技术员 短切技术员 实验室技术员 实验室技术员 实验室技术员 实验室技术员 短切包装工 短切包装工 短切包装工 短切包装工 短切包装工 短切包装工 短切包装工 短切包装工 短切包装工 短切包装工 短切包装工 短切包装工 短切包装工 短切包装工 短切包装工 短切包装工 短切包装工 短切包装工 实验室检验员 实验室检验员 实验室检验员 实验室检验员 堆积密度 单纤维 长度 细丝 粘丝 长丝 工艺控制标准 工艺控制标准 工艺控制标准 工艺控制标准 工艺控制标准 工艺控制标准 每班3次 每天一次 每班一次 每班3次 每班一次 每班一次 量筒 显微镜 直尺 振筛机 振筛机 直尺 调整水分 调整漏板温度和切机转速 调整切刀压力和更换刀辊 调整切刀压力和更换刀辊 调整切刀压力和更换刀辊 调整切刀压力和更换刀辊 实验室技术员 实验室技术员 实验室技术员 实验室技术员 实验室技术员 实验室技术员 实验室检验员 实验室检验员 实验室检验员 实验室检验员 实验室检验员 实验室检验员

7、络纱关键控制点

生产过程 过程控制项 控制标准 检查频率 即时 检查方法 检查方法 记录 各线现运行的直接纱/合股纱出炉记录 《制品车间工艺自查表》 《制品车间工艺自查表》 纠正措施 发现异常原丝及时隔离并反馈 培训职工标准后监督检查 培训职工标准后监督检查 温湿度异常及时反馈当班班长或巡检员 温湿度异常及时反馈当班班长或巡检员 温湿度异常及时反馈当班班长或巡检员 培训职工标准后监督检查 培训职工标准后监督检查 责任人 辅助工 辅助工 辅助工 原丝接收 各线《络纱操作规程》 抽查 原丝调理 各线《络纱工艺技术标准》 即时 抽查 原丝转移 各线《络纱操作规程》 即时 抽查 络纱环境 参照《工艺环境控制标准》 即时 目视温湿度显示器 《温湿度记录表》 辅助工 合股纱:各线《络纱操作规程》 原丝确认 直接纱:各线《络纱包装操作规程》 即时 核对《原丝交接单》 《络纱情况统计表》 络纱工 包装工/测纱工 络纱工 络纱工/包装即时 核对《原丝交接单》/检测号数 / 合股纱:各线《络纱操作规程》 原丝卸纱 直接纱:各线《络纱包装操作规程》 即时 抽查 / 即时 18

抽查 /

工 原丝找头/留皮 合股纱:各线《络纱操作规程》/《络纱工艺技术标准》 培训职工标准后监督检查 培训职工标准后监督检查 络纱工 即时 抽查 / 原丝掏芯/去皮 称量设备校对 直接纱:各线《络纱包装操作规程》 即时 抽查 / 《计量设备管理规定》 每班一次 全校 《衡器核查记录》 上车/下车 检测合股纱号数 各线《络纱操作规程》 全检 《络纱情况统计表》 即时 抽检 《络纱检测记录》 大小纱搭配 各线《络纱操作规程》 即时 抽查 《制品车间工艺自查表》 《制品车间工艺自查表》 工艺线卫生 各线《络纱操作规程》 即时 按各线制定的不同品种的频次进行更换 按各线制定的校对频次进行校对 按各线制定的定期作业进行检查保养 19

抽查 包装工/去皮工 在误差范围测纱外即时校对 工 发现异常及时反馈当班班长或工艺络纱员,自行检工 查合股纱团数量 检测异常数据及时反馈巡检分管主任或员 长白班工艺员 培训职工标络纱准后监督检工 查 培训职工标络纱准后监督检工 查 瓷眼更换 各线《络纱操作规程》 抽查 《制品车间工艺自查表》 培训职工标准后监督检查 维修工 滴胶流量:各线《玻璃纤维产品内控标准》 《络纱情况统计表》 抽查 《滴胶流量校对记录》 滴胶系统 培训职工标准后监督检查 在标准范围外的及时校对准确 络纱工 巡检员 滴胶设备:无油污、锈蚀,运行正常 抽查 《制品车间工艺自查表》 培训职工标准后监督检查 维修工

络纱机工艺参数核对 各线《络纱工艺技术标准》 即时 按各线规定的称重频次执行 按各线规定的检测频次执行 按各线规定的检测频次执行 抽查 《制品车间工艺自查表》 纱团称重 各线《络纱操作规程》 抽检 《络纱情况统计表》 抽检 《络纱情况统计表》 分束率/硬挺度检测 各线《玻璃纤维产品内控标准》 抽检 《络纱检测记录》 各线《络纱操作规程》 纱团标签张贴 外加工产品:《T30标准》 即时 抽检 《制品车间工艺自查表》 《制品车间工艺自查表》 即时 抽检 成品包装 各线《络纱包装操作规程》 即时 抽检 《制品车间工艺自查表》 培训职工标准后监督检查 称重异常及时反馈班长或巡检员进行张力调整 温湿度异常及时反馈当班班长或巡检员 检测异常数据及时反馈分管主任或长白班工艺员 张贴不及时(错误)考核责任人 张贴不及时(错误)考核责任人 发现不符合标准的培训职工标准后监督检查 络纱工 络纱工 络纱工 巡检员 络纱工 包装工 包装工/测纱工

8、退捻关键控制点

生产过程 设工作备 任务 原丝原接收 丝接原丝收找头 调理 原丝调理 控制项 原丝称重计量 控制水平 控制标准 原丝标识与实物相符 检查方法 纠正措施 检查频率 检查方法 每车检查 目视 及时反馈 细丝、毛丝尾≤2cm,找出合格tex数的丝头,无每班2次 丝、丝尾 碰伤、毛丝。 原丝调理时间 调理时间:原丝4Kg(6-10h)、原丝8Kg(12-16h),分 每班2次 区域调理 目视 及时修正 目视 按照标准使用 20

原丝饼挂车 确认原丝饼种类、规格及调理时间,选用原丝无污染、丝头在纱的右侧,原丝与同一种类、丝筒内相结合 同一规格并达到调理时间的原丝饼。 每班2次 目视 按照标准上车 管纱生头标准,钢领在始纺位置,纱线缠绕在奶瓶管上6每车检查生头 压线规范 到8圈 1次 生产接头操放线 作 纱线放线与钢领板平行 空气接头机接头,接头牢固,放线时纱每次接头线拽紧,等到钢领到达纱线接头位置时。 后检查 每次落纱之后检查 目视 改正 目视 重新接头放线 管纱奶瓶纱防操作规范、纱面无污染、毛羽、杂丝夹落纱 护,无疵点 入等疵点 捻线机运捻行 线机 捻线机卫生 温温湿湿度控度 制 奶瓶纱成型 成型良好,各品种按照运行工艺参数调整 目视 修复 检查面板参数,及时修正 清理 每班1次 目视 卫生清洁 无油污、结皮、毛羽 每次落纱之后检查 目视 温湿度 当年的9月20日至次年的4月20日温每2小时度:23-28℃ 湿度:40-60% ,其他时一次 间 温度:18-24℃ 湿度:40-60% 现场温湿及时调整 度表检测 A级与合格区分,工号标工号张贴规范,A级与合格区分,工号张贴规范,按照品每次落纱目视 及时改正 识 张贴 按照品种种张贴对应的工号。 之后检查 张贴对应的工号。 根据每个不合格号号数检测号数每个奶瓶纱区10米检测号数。A级:号纱的检测电子天平数记录并检检测 值 数±5% 合格:号数±7% 号数值区称量 及时反馈 测分 分类 产品检查,及时分类 按品种等级分类 每托 目视 分类 分拣 包产品装 包装 每层包装后检验确认 防止混纱 按照品种、等级、管型区分包装 每托检查 目视 21

产品标签 标签 信息准确 每一托 一次只能重新打印 打印一托

9、检测关键控制点

生产过程 工作任设备 务 控制项 控制水平 控制标准 检查方法 纠正措施 检查频率 每班1次 检查方法 国标 调整涂油转速 见含油 SDBX/ZY-46-2017文件 见含水 SDBX/ZY-46-2017文件 见毛羽 SDBX/ZY-46-2017文件 见色度 SDBX/ZY-46-2017文件 见堆积密度 SDBX/ZY-46-2017DUCS文件 产品产品质测试 见量 单纤维 SDBX/ZY-46-2017文件 见长度 SDBX/ZY-46-2017文件 见细丝 SDBX/ZY-46-2017文件 见粘丝 SDBX/ZY-46-2017文件 见长丝 SDBX/ZY-46-2017文件 见物理检含油 SDBX/ZY-01-2017测直接产品文件 纱、奶测试 瓶纱产见含水 品质量 SDBX/ZY-01-2017

每班1次 国标 调整烘干温度 每班4次 毛羽机 检查工艺参数 调整烘干温度和烘干时间 调整水分 调整漏板温度和切机转速 调整切刀压力和更换刀辊 调整切刀压力和更换刀辊 调整切刀压力和更换刀辊 调整切刀压力和更换刀辊 调整涂油转速 调整烘干温度 每班4次 色度仪 每班4次 量筒 每天1次 显微镜 每班1次 直尺 每班4次 振筛机 每班4次 振筛机 每班1次 1次/炉台/2周 1次/炉台/2周 22

筛分仪 国标 国标 文件 见SDBX/ZY-51-2017文件 见SDBX/ZY-51-2017文件 见SDBX/ZY-51-2017文件 见SDBX/ZY-51-2017文件 见SDBX/ZY-01-2017文件 见SDBX/ZY-01-2017文件 见SDBX/ZY-01-2017文件 见SDBX/ZY-51-2017文件 见SDBX/ZY-51-2017文件 见SDBX/ZY-51-2017文件 见SDBX/ZY-51-2017文件 见SDBX/ZY-01-2017文件 见SDBX/ZY-01-2017文件 见SDBX/ZY-51-2017文件 ±1kg 强度 3天1次 强力机 检查工艺参数 浸透 3天1次 树脂 检查工艺参数 毛羽 每周1次 毛羽机 检查工艺参数 调整漏板温度和切机转速 调整涂油转速 单纤维 每周1次 显微镜 含油 每天1次 国标 含水 每天1次 国标 索氏提取器、磁力搅拌器 剪切 调整烘干温度 萃取 物理检产品测合股测试 纱产品质量 每周1次 检查工艺参数 分散 每周1次 检查工艺参数 浸透 3天1次 树脂 检查工艺参数 毛羽 每周1次 毛羽机 检查工艺参数 调整漏板温度和切机转速 调整涂油转速 单纤维 每周1次 显微镜 含油 半成品产品产品质测试 量 每天1次 国标 含水 每天1次 国标 调整涂油转速 号数 原丝 产量称量 地磅校验误差 每天1次 每次过称 23

测纱干 砝码检查 检查工艺参数 按照地磅校验程序进行校验

外观检验 校称 外观络纱/检验 奶瓶 号数抽测 标签张贴 校称 湿法毡 取样 标签张贴 取样 疵点漏检 校称误差 校称误差 号数合格率 准确率 校称 取样规范性 准确率 罐车原料取样 吨袋原料取样 制备样品 熔样 外观 水分 粒度 成分 化工原料取样 外观 零漏检 〈1kg 零漏检 100%合格 零错误 〈 0.05g 国标规定的公差范围 零错误 取样规程 取样规程 样品制备规程 原料检验规程 工艺质量标准 工艺质量标准 工艺质量标准 工艺质量标准 化工原料取样方法 外观检验管理考核规定 化工原料技术标准 化工原料技术标准 化工原料技术标准 物资检验标准 物资检验标准 物资检验标准 物资检验标准 物资检验标准 物资检验标准 物资检验标准 物资检验标准 物资检验标准 每班一次 每班三次 每托 每托 每托 每班 每卷 每卷 每罐车一次 每批一次 每批一次 每批一次 每批一次 每批一次 每批一次 每批一次 每批一次 每批一次 每批一次 每批一次 每批一次 每车一次 每车一次 每车一次 每车一次 每车一次 每车一次 每车一次 每车一次 每车一次 24 外观督查已过称纱车 砝码检查 目视 取样检测 目视 砝码检查 现场检查取样规范性 目视 现场查看 现场查看 现场查看 标准 标准 标准 标准 标准 现场查看 现场查看 标准 标准 标准 现场检验 现场查看 现场检验 现场检验 现场查看 专用设备检验 现场查看 现场查看 现场查看 学习外观疵点,改正,避免漏检 按照地磅校验程序进行校验 改正 按照等级判定标准执行、整改 改正 维修校准 重新取样、复测 改正 不定期督查取样规范性 不定期督查取样规范性 按样品制备规程随时检查 抽查熔样规范性 目视 按批次督查 按批次督查 按批次督查 不定期督查取样规范性 目视 按批次督查 按批次督查 按批次督查 不定期督查仓库 不定期督查仓库 不定期督查仓库 不定期督查仓库 不定期督查仓库 定期督查仓库到货物资 定期督查现场使用 定期督查仓库 定期督查仓库 玻璃原料检验样品制备 样品检验 取样

化工原料检验样品检验 固含量 PH 粘度 托盘、压盖 物资检验纸支撑 PVC收缩膜 奶瓶管 水分 外观 尺寸 尺寸 外观 承重力 外观 尺寸 外观 纸筒 燃气检测 取样 检测 尺寸 外观 尺寸 罐车取样 热值 物资检验标准 物资检验标准 物资检验标准 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每车一次 每车一次 每车一次 每车一次 每车一次 每周一次 现场查看 现场查看 现场查看 标准 标准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定期督查仓库 定期督查仓库 定期督查仓库 不定期督查取样规范性 不定期督查取样规范性 跟踪程序执行 不合不合格不合格品格品品处理 处理 处理

10、机电关键控制点

生产过程 控制水平 检查方法 纠正措施 工设作控制项 备 任务 控制标准 检查频率 检查方法 一线拉丝:20±2度湿度>90% 拉二线拉丝:20±2度,湿度丝大于90% 车间三线拉丝:21±3度,湿度每两小温湿度 拉大于70% 时一次 丝五线一工段:20±2度,湿二度>70%, 层 五线二工段:18±2度,湿度大于70%。 空一、三及五线电机无振动、空调 异响、异味,三角带无打滑、调运行情每班一松动现象 电况 次 二线送风机及加压风机无机 振动、异响、异味。 油压、冷凝温冷冻水及冷却水进、出水温制度、蒸差不大于5度,冷凝温度与每两小冷发温度冷却水出水温度≤3℃,蒸时一次 机 及氟利发温度与冷冻水出水温度昂充装≤3℃。 量 检查曲线和现场温湿度显示 冬季:调整表冷器进水阀门及蒸汽阀门的开度夏季:调整表冷器进水阀门的开度及制冷机冷冻水出水温度 打开风机门查看 停运风机检查 目测 根据温度变化,及时调整冷却水水温,温差高时清洗冷凝器及蒸发器。 25

空调挡水板挡挡水效水果 板 喷淋水箱水水质 箱 喷淋 废丝抽风机 防尘袋 喷头 挡水板有无脏、堵 每班一次 目测 用高压水枪清洗 水箱内干净无杂物 每班一次 每班一次 目测 打开排污阀置换水 喷头喷水为雾状,无脏堵,破损。 目测 停运喷淋泵清洗更换 频率、电流根据频率变化而变化,电流、三角带无松动 三角带 防尘袋压差 每四小时一次 目测 根据电流变化及时调整频率 <200Pa 储罐运行时温度为:-140——-162℃,液位为:1000³-8000³,压力:0.25-0.33MPa 汽化后的燃气压力0.3-0.4MPa 计量撬温度:10-40℃,压力:0.165-0.190MPa 每天一次 每小时一次 每小时一次 每小时一次 目测 目测及数据查看 现场检查 电脑或到现场查看 目测及数据查看 目测及数据查看 目测及数据查看 目测及数据查看 目测及数据查看 接近200Pa时立即更换防尘袋 储罐温储度、液罐 位、压力 汽LNG 化压力 器 计温度及量压力 撬 氧油位、压压力、机 温度 鼓油位、风压力、机 温度 真油位、氧空压力、站 泵 温度 液压力、氧温度、储液位 槽 氧气 浓度 油位:50%-80%,压力:每小时0.2-0.3MPa,温度:30-50℃ 一次 油位:50%-80%,压力:每小时0.1-0.3MPa,温度:30-50℃ 一次 油位:50%-80%,压力:每小时0.1-0.3MPa,温度:30-50℃ 一次 压力:0.4-0.6MPa,温度:-196--60℃,液位:5000-15000m³ 浓度为:93-94% 每小时一次 每小时一次 26

有异常自动报警停机 有异常自动报警停机 有异常自动报警停机 压力偏高时,安全阀自动泄压 浓度低时,关氧压机进气阀;浓度高时,开氧压机进气阀

送氧阀管道 压力 压力:0.195-0.218MPa 每小时一次 目测及数据查看 压力过低时液氧自动补充,压力过高时自动排放 空压站 储气罐 冷却水 空油位、压压力、机 温度 压力 油位:在低油位线与高油位线之间,压力:0.65-0.82MPa,温度:≤98℃ 压力:0.65-0.82MPa 每小时一次 每小时一次 现场查看 现场查看 电话询问DCS室 目测 目测 压力低时多开空压机,反之,少开空压机。 压力偏高时,安全阀自动泄压 根据温度变化开或关冷却塔风机及调整冷水泵频率 压力低时升高喷雾泵频率,反之降低喷雾泵频率。 压力低时调整大恒压供水泵频率 压力低时升高小恒压供水泵频率,反之,降低小恒压供水泵频率。 水温 水水池水池 位 喷循雾压力 环水 水 自来压力 水 室内消压力 防水 根据温一、二线:27±2℃,三线:度变化31±1.5℃,五线:25±1℃ 随时调整 每小时保持高水位 一次 压力:0.4-0.5MPa 每小时一次 每小时一次 压力:≥2公斤 目测 压力:0.2-0.3MPa 每小时一次 目测

11、仓储关键控制点

仓储部 工作任仓库 务 温度控制 湿度控制 化工库 入库 出库 安全库

控制水平 控制项 温度 湿度 数量、质量 数量、质量 控制标准 5--30度 20---70 质检检验 检查频率 每日4次 每日4次 入库时 出库时 每日1次 27

检查方法 纠正措施 检查方法 温度计 湿度表 实物核对 实物核对 实物核对 冬季供暖夏季通风 通风、洒水 不合格退货 最低库存 根据品种工存 原料 入库 包装 出库 入库数量 成品 出库数量 数量、质量 数量、质量 各品种数量 艺部提供 质检检验 账物相符 每车 每日 入库时 发货时 质检检验 核对出库单 核对账物 核对发货单明细与派车单是否一致 不合格退货 与生产车间核对 与质检核对 及时调整 品种等级数品种数量 量与发货单一致

12、原料车间关键控制点

生产过程 设备 工作任务 矿石卸料 矿石储量 矿石成分 矿石使用 布料 破碎 除铁 预均化转料 皮带运行 配料 校称 皮带秤下料 控制项 分区 矿石储存量 成分控制 搭配比例 布料 控制机械铁 下料配比 皮带状态 校称误差 皮带秤卡料 碎石库转料 振动 控制水平 控制标准 分区存放 大于3个月 标准 工艺单数据 布料小车往复布料 清理 执行5:3:2 无跑偏、漏料、停止 误差0.02以内 皮带秤不能卡料 检查方法 纠正措施 检查频率 每天一次 每天一次 500-1000吨1次 每天一次 每班 每班 每班 2小时1次 根据情况校验 碎石 检查方法 目视 根据报表 国标 检查上料记录 目视 目视 根据下料量 目视 链码检查 电脑监控 对照转料记录 电脑监控 转移至正确区域 催促供应进货 反馈并处理 调整临时配方 改正 立即清理 立即更改 清理维修 校准 通知巡检人员处理 立即处理 堆场 立磨 立磨运行

碎石库转料 目标仓正确 每班 2小时1次 振动≤3mm 28

立即调整处理 分离器运行 参数设定 一破电流 二破电流 粒度高 参数正确 电流 标准 符合工艺要求 连续10S不超过70A 2小时2次 1小时1次 1小时1次 1小时1次 1小时1次 1小时1次 1小时1次 每班一次 2小时一次 4小时一次 每班一次 每班一次 每班一次 每班一次 水分高的矿石 每班一次 每班一次 每2小时1次 每天1次 每仓一检 29

实验室数据 对照标准 电脑监控 电脑监控 电脑监控 电脑监控 电脑监控 目视 调整分离器转速或者系统风量 重新设定参数 减小破碎量 减小破碎量 减小破碎量 利用循环水降温 利用循环水降温 立即清理 中控 电流 不得连续10s超过60A 18±4A ≤80℃ ≤105℃ 清理 二破斗提电流波动 电流 减速机电机温度 主电机轴承温度 干式磁选机除铁 温度 温度 控制机械铁 控制机械铁 控制机械铁 料位 均化时间 料位 均化时间 矿石水分 大破块度 二破块度 立磨粒度 立磨成分 半成品成分 双向螺旋处除铁 均双向螺旋提升机处化除铁 系统 半成品仓料位 半成品仓均化时间 成品仓料位 成品仓均化时间 清理 目视 立即清理 清理 ≤9米 ≥3小时 ≤8米 ≥2小时 标准 标准 标准 标准 标准 标准 目视 电脑监控 电脑监控 电脑监控 电脑监控 目视 卷尺 卷尺 水筛 国标 国标 立即清理 立即处理 立即处理 立即处理 立即处理 扣矿石重量 调整鄂板间隙 调整鄂板间隙 调整分离器转速 调整立磨配方 搭配转料 产品检测 产品质量

成品 标准 每天一次 国标 调整中心值

13、毡线关键控制点

生产过程 工段 控制水平 检查方法 纠正措施 工作任务 控制项 控制标准 检查频率 检查方法 记录 检查人 负责 汇报谁 含水值 纤维质量 含油量 0.03-0.05% 7%-10% 每托使用前 每托使用前 核对质检数据 上料记录 上料记录 通知物检室复测 配料工 班长 班长 解决人 班长 核对质检数据 核对合格标签通知物检室复测 配料工 班长 配料 纤维型号 型号匹配 准确 每托使用时 内容与工艺标准中要求是否一致 上料记录 更换 配料工 班长 班长 料仓内料仓 料仓液位 20%-50%,更换品种除外 每小时一次 配目视 - 加料 配料工 料工 配目视 - 调整纠偏螺丝 配料工 料工 称重水校准检查 校验记录 维修技术员 班长 配料工 皮带 皮带 皮带正常运转无偏差 每小时一次 配料工 维修技术员 校称 校称 〈10kg 每月一次(15号) 通知维修校准 浸润剂配方 配方正确 配方正确 每次配制前 核对工艺标准中的粘结剂配制单元 粘结剂配制记录 操作工再次确认工艺标准中粘结剂配制单元,并确认下料正确 操作工再次确认工艺标准中粘结剂配制单元,并确认下料正确 维修技术员 控制室操作工 配胶工 配胶工 班长 配胶工 配胶工 班长 配胶工 浸润剂 浸润剂使用 各原料使用量 <1kg 每次配制时 观测桶内量,现场实际使用量 粘结剂配制记录 主混罐与各储存罐的管线 符合工艺标白水 粘度 准中的粘度要求 清理或纤维素滤网 更换滤网 是干净的滤网 查漏 不漏料 每班一次 在浸润剂输送时,观察到各罐的阀门及管路是否漏料 每两小时一次 生产日志 调整增稠剂泵开度 班长 配配胶工 胶工 - 通知维修进行维修 配胶工 班长 数据检测 配胶工 每两小时一次 换备用滤网,将取下的滤网进行清理,待用 - 清理或更换新的过滤网 30

符合工艺标固含量 浸润剂质量 Ph 准中的浸润剂单元要求 符合工艺标准中的浸润剂单元要求 每罐浸润剂 按照固含量测试 粘结剂配制工艺单 粘结剂配制工艺单 按照标准固含量进行微调 配胶工 班长 技术员 每罐浸润剂 按照固含量测试 按照标准ph进行微调,加水或醋酸 配胶工 班长 控技术员 工艺参数设定 参数正确 生产参数符合工艺文件要求 制每次开机前 按照工艺标准核对 生产日志 重新核对,设定准确参数 控制室操作工 室操作工 控制室操作工 工艺参数调整 班长或值班人员通知 不允许私自调整,调整项符合工艺要求 符合工艺要求 根据克重检测仪随时校正 根据克重检测仪随时校正 根据毡面松紧调整 生产日志 目视 - 目视 - 调整供料阀与上料速度 控制室操作工 班长 每次调整时 按照工艺标准核对 生产日志 核对调整原因,比对工艺文件 控制室操作工 班长 控制室操作工 控制室操作工 控制室操作工 克重 主控室 生产控制 可燃物含量 符合工艺要求 单次调整不允许超过0.005 调整工作罐胶水固含量 根据毡面过渡时的松紧程度进行调整 控制室操作工 班长 网带速度增益值 调整准确 目视 控制室操作工 班长 控班长 符合工艺标温度控制 温度 准中的固化单元要求 制每小时一次 检查设定值和实际数据显示 - 检查风门及设定温度 控制室操作工 室操作工 控制室操作工 电器设备 正常 运行中的设备无异常 运行前与运行中网带处每两小时一次 目视 巡检记录 通知维修进行维修 控制室操作工 班长 成维修技术员 网带 正常 于正确位置,张力符合工艺要求 每次开机前 目视 - 调整张力与纠偏 成型操作工 型操作工 成型操作工 成型 抽吸 正常 抽吸运行正常无堵塞 符合工艺标每次开机前与运行中 每小时一次 每两小时目视与手触 巡检记录 通知维修进行维修 成型操作工 班长 维修技术员 控制室操作工 成型白水 含气 准中的含气要求 数据监测 生产日志 - 调整消泡剂与分散剂的添加量 再次清理 成型操作工 成型操作班长 成滤网

正常 无堵塞 目视 31

一次 工 型操作工 操作工 工艺参数设定 符合工艺标正确 准中的卷曲单元要求 操作工再次确认每次开机前 目视 生产日志 工艺标准中卷曲单元参数,并确认设定准确 每次接班与生产前 主操作 主操作 主主操作 幅宽调整 卷取 毡面 准确 误差±2mm 测量 - 调整切刀位置 主操作 操作 主操作 整卷产品中无遗漏 存在的异常及时记录与反馈 符合操作规程 随时 目视 产品质量控制记录 及时通知班长进行调整 看毡工 班长 班长 包装 正确 随时 目视 - 核对工艺标准中的包装要求 主主操作 操作 控主操作 克重 标准 符合检验标准 每轴产品完成后 产品质核对质检数据 量控制记录 调整供料阀开度 班长 制室操作工 控控制室操作工 可燃物含量 标准 符合检验标准 每轴产品完成后 产品质核对质检数据 量控制记录 制调整循环胶固含量 班长 室操作工 控制室操作工 产品测试 含水 标准 符合检验标准 每轴产品完成后 核对质检数据 - 调整烘干温度与风量 班长 控制室操作工 控符合检验标准 每轴产品完成后 产品质核对质检数据 量控制记录 制调整克重、可燃物含量及脱水 班长 室操作工 产品质核对质检数据 量控制记录 控调整克重、可燃物含量及脱水 班长 制室操控制室操作工 控制室操作工 控制室操作工 横向拉力 标准 纵向拉力 标准 符合检验标准 每轴产品完成后 32

作工 版本 A 日期 描述 编辑 审核 批准

备注:以上关键点责任单位在工艺标准、检验标准、质量标准、管理考核制度等梳理制定过程中,必须有明确规定;并制定 严格的自查、互查、定期组织检查、规定与措施。具体实施要求详见(第七条:完善质量监督检查制度)

。 3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