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Qiqihar Medical College,2010,Vo1.31,No.10 对新生儿科护理行为实施风险管理的分析与干预 陈月凤姚龙燕 卢 敏 探讨风险管理在防范护理纠纷和投诉中的作用。方法 将2007年1月 ̄2008年 结论 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是减少护理纠纷和投诉的重要手段 【摘要】目的2007牟下降了33 12月的护理缺陷按不同原因发生的情况分类记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08年护理缺陷发生率比 【关键词】 新生儿科 护理行为 风险管理 干预 在临床工作中,医疗护理风险无处不在,它常使医疗管理 陷入朦疗纠纷的困扰中。特别是新生儿科,服务对象是没有 表2护理缺陷发生原因 ( 一30) 语言表达能力的患儿,其生命较脆弱,疾病常具有起病急、来 势凶猛、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等特点,加上仪器设备多,护理 操作繁锁,任何一个细小环节的差错,都可能对病人造成不良 后果。为此,我科针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原因 分析,采取于预措施,杜绝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护理安 全,现将实施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的措施。 1.2不同类型护理缺陷发生的例次及构成比见表1。 表1 不同类型护理缺陷发生情况 (”一30) 我科2007年1月~2008年12月发生的护 1.4护理缺陷原因分析 理缺陷共30例,对3O例护理缺陷进行分析、比较,采取相应 1.4.1查对制度不严转抄医嘱时,未认真查对,导致执行 过程中的差错;洗澡后抱回床位,未仔细核对床号、姓名与手 圈是否相符,并且在执行医嘱前又未实行双人查对,造成输错 液、喂错奶、喂错药等一系列差错事故;护理工作量大而护理 人力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使护理人员在完成任务时没有认真 执行有关制度口j。 1.4.2观察巡视不到位对带教护生未做到放手不放眼,使 用输液泵时错调滴速,导致输液过快,加重病情;输入刺激性 较强的药物注射前又未确认穿刺针在静脉内,导致液体外渗 引起局部坏死;使用复温床时,复温探头脱落或被服遮挡,导 致不断加热,烫伤患儿皮肤;蓝光治疗时,眼罩固定不牢,患儿 1.3护理缺陷发生的原因 见表2。 作者单位;佛山顺德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广东佛山) 邮 编528300 收稿日期2010—03—13 烦躁不安,易脱出;对危重患儿的异常情况观察不仔细,病情 变化未能及时发现并通知医生,错过了病情处理的最佳时期。 1.4.3 医院感染护理操作前后或接触病人前后未认真洗 由表2可见 。一11.13>6.64,P<0.01显示干预前后 差异具有显著性。 4讨论 保持血压稳定,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 率,需要良好的遵医行为,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遵医行 为,因此医护人员要重视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生活质量。 参 考 文 献 [1]王艳,李洪珍,李华.社区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EJ3. 现代护理杂志,2003,9(9):711 社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遵医行为。由于本社区劳 务工大多来自农村初中文化程度居多,文化程度是影响患者 遵医行为的重要因素 ],患者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识,社区护 理干预帮助患者加强对疾病的认识,经常给予指导和督促,帮 助患者克服由于疾病的长期折磨而产生的懈怠情绪,及因为 经济原因而不能坚持服药、定期复查等情形,提高患者的行为 顺应性,从表1可见,患者服药遵从性护理干预后比护理干预 [2]曾开淇.高血压的概念、分级及测量EJ3.中国ll缶床医生,2001,30 (10):2—3 [3]方向华,玉文志,吴升平,等.社区干预对高血鹾和脑卒中预防效 前提高。社区护理干预使患者更好地掌握测量和控制血压的 方法,维持血压的稳定。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测量和控 制血压的方法,从表2可以看出,在进行干预后,平均血压下 果评价EJ3.中华流行病杂志,2003,24(7):541 E43李敬虹.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农村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 影响[J3.南方护理学报,2005,12(7):57 降到较理想水平状态,前后对比(P<0.01),有显著性差异。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年第31卷第1O期 手;戴手套进行操作后未立即取下手套洗手,而又触摸其他病 人;护理技术操作不规范,医疗用具未按要求消毒处理,例如: 表3 2007年与2008年护理缺陷比较(例) 血压计袖带、听诊器、输液泵;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 1.4.4医疗收费不透明 医嘱输入不认真,输错编码,不熟 悉收费标准或电脑系统出现故障,办理出院时又未认真查对, 导致出院发票与费用明细不相符;特殊治疗、检查、贵重药品 方面未做到告知,一旦治疗效果不理想,费用难以承受时极易 引起纠纷。 1.4.5 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 危重病人记录有缺项;观察内 注:应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如下:Z=一2.388,P=0.017, P<0.05,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容记录不全面;临床护理记录单与体温单记录的体温、脉搏、 呼吸不相符;医护记录不一致;出入量记录不准确;医嘱执行 后漏签名 1,5干预对策 3.1 注重细节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护理管理者应善于查找 1.5.1 实行严格的核对制度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交接班、 操作前后必须核对手圈上的姓名、床号;医嘱经双人查对无误 方可执行;护士长应根据不同时段的护理工作量和特点合理 调配和使用护理人力资源,增加护理差错高发时段护理人力 的配置,以缓解工作量大、人员紧张的情况,防止护理人员忙 中出错 。 1.5.2规范工作流程 要求带教老师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所 有操作要放手不放眼,尽量减少可能出现的护理不安全因数; 输注高渗性或刺激性药物时,要强调输液前的评估和关注输 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预先对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 患进行重点管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有关报道显示:差错原 因并不是护士知识缺乏和技术不精引起,而是由于护士没有 认真执行查对制度,没有做好最后的确认工作_5]。因此,要增 强护士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对护士进行持续有效的安 全教育。进一步修订、完善各项管理机制和流程,要求每个 人、每个班次,都要认真把好医嘱关、查对关、交接关、特殊检 查治疗关,从而降低了护理缺陷及投诉的发生率。 3.2 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确保护理安全护理管理者应 液全程,做到预防为主;使用复温床的患儿,应确保温控探头 位置正确,防止温度过高造成不良后果;对蓝光治疗的患儿要 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对护士的排 班模式实行弹性排班制,根据不同时段护理工作量的变化,动 态安排护士人数,中午时段患儿输液治疗多,增加lO:OO~ 戴好眼罩,勤于巡察,严防对患儿造成伤害;同时要密切观察 患儿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处置。 1.5.3 规范护理操作 强调正确的操作方式,每完成一项操 作必须洗手;戴手套进行的操作,在操作后立即取下手套洗 16:OO时班次,当患儿增多,护理任务繁重时,及时调配人力, 有效保证了工作需要和患儿的安全,特别是危重患儿的治疗 和护理。同时聘请专职人员负责接听电话、家属探视等接待 工作,让护士有更多的时间直接护理患儿。 手,否则不可触摸其他病人或物品E3];在洗手池旁张贴“六部 洗手法”的图片,方便洗手者参照执行;奶瓶用具高压消毒I力Ⅱ 强暖箱清洁消毒;对血压计袖带、听诊器、输液泵用后严格消 毒;在给病人输注抗生素时一定要遵医嘱,正确间隔用药时 间,以保证药物的有效浓度。 1.5.4完善收费管理组织学习医疗收费标准,正确输入医 嘱,做到应收则收,应收不漏;实行住院患者费用“一日清单” 制度,当患者家属对医疗费用产生疑问时,要仔细核对,耐心 解释;使用贵重药品超过100元时,必须要家属确认同意方可 3.3加强护惠沟通,增加信任感护士应重视做好患儿人院 时、探视时、出院时的服务。入院时做好接待,给家属留下良 好的印象,增加信任感;在治疗期间患儿如穿刺部位发生渗漏 或费用增高时,护士及时主动的和家属沟通都可能取得家属 的谅解和信任。 总之,预防和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关键是严格执行各种 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强化责任意识。增强法律意识,规 范护理文件的书写,杜绝乱收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由于安 使用。每日结算费用之前,必须由高年资护士和负责医嘱结 算护士共同查对,有效地避免了多收或漏收费现象。 1.5.5严格护理记录管理 严格按照临床护理文书规范要 求记录,写我所做,做我所写的;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病情,防 止出现医疗记录与护理记录不一致[ ;护士长每天检查急、危 重病人以及特殊治疗检查病人的护理记录是否真实,准确;每 周科内检查病历1次,根据护理记录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及时 组织学习,把好住院病人的护理记录质量关。 2结果 全措施的落实,护理投诉、护理纠纷的事件明显减少,专科护 理质量也有所提高。 参 考2006,6(10):49—52 文 献 [1]黄庆秋.护理工作缺陷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 E2]于翠香,杨桂芹,陶敏.护理差错高发时段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 E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4):59—6o E33柳秀丽,狄亚丹.香港医院感染控制特色EJ].护理管理杂志, 2005,5(1O):55—56 E43吴洁,牟利宁,孙华,护理行为导致医疗纠纷的风险因数分析 EJ3.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0):768—769 Es]张平平,云香荣,张兰芳,日本医院的发药事故管理EJ].国外医 学护理学分册,2004,23(10):443—443 实施前后护理风险事件比较,见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