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9329612 U(45)授权公告日 2019.08.30
(21)申请号 201920409689.1(22)申请日 2019.03.28
(73)专利权人 安徽慧艺线缆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238331 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高沟镇
新沟工业区(72)发明人 吴义华 胡宏山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聚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2339
代理人 刘囝(51)Int.Cl.
H02G 3/04(2006.01)H02G 3/3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09329612 U(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缆桥架(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电缆桥架,包括壳体、活动顶盖、固定板、凸台、螺杆、若干散热孔、若干导风结构,壳体上端设有一开口,壳体开口的右侧向外水平延伸形成有一抵挡板,活动顶盖的左端与壳体开口的左侧铰接,固定板的顶端与活动顶盖的右端铰接,固定板近活动顶盖的一段设置有一段用于与抵挡板贴靠的弹性拱起,固定板另一段设置有一通孔,凸台成型于壳体的右侧,凸台设有内螺纹,螺杆的螺纹端穿过通孔并与凸台螺纹相连,螺杆的自由端还螺纹连接有一用于将固定板压紧在凸台上的螺母,若干散热孔开设于活动顶盖上,各导风结构设于活动顶盖上并位于对应的散热孔的上方,不仅解决了顶盖一侧无法固定的问题,同时提升了电缆桥架的散热效果。
CN 209329612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便于安装的电缆桥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端设有一开口,所述壳体开口的右侧向外水平延伸形成有一抵挡板;活动顶盖,所述活动顶盖的左端与壳体开口的左侧铰接,用于封堵和开启壳体开口;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端与活动顶盖的右端铰接,所述固定板近活动顶盖的一段设置有用于与抵挡板贴靠的弹性拱起,所述固定板另一段设置有一通孔;
凸台,所述凸台成型于所述壳体的右侧,所述凸台上设有螺纹孔;螺杆,所述螺杆一端穿过所述固定板上的通孔与凸台螺纹相连,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还螺纹连接有一用于将固定板压紧在凸台上的螺母;
若干散热孔,若干散热孔开设于所述活动顶盖上;若干导风结构,各导风结构与散热孔一一对应,所述导风结构设于活动顶盖上并位于对应的散热孔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电缆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水平置有一横板,所述横板上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电缆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电缆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底部设置有可填充降温材料的承接台,所述承接台上开设有若干导热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电缆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为六角螺母。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电缆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结构包括一导风板,所述导风板的一侧与活动顶盖通过转轴转动相连,所述导风板与散热孔之间连接有一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一端与所述导风板内侧相固连,另一端与所述散热孔内壁相固连,所述导风板与活动顶盖之间设有对应卡接的卡槽和凸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电缆桥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导风结构的压缩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时,所述导风板与活动顶盖之间的角度为45°。
2
CN 209329612 U
说 明 书
一种便于安装的电缆桥架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桥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电缆桥架。背景技术
[0002]随着现代技术发展,电力施工领域的开展,在电力施工过程中,将需要通过电缆桥架对铺设电缆进行固定和整理。
[0003]电缆桥架用于室内外电缆铺设时,通常会在电缆桥架上设置顶盖,但是现有的电缆桥架的顶盖防雨、防尘、通风散热效果很差,从而缩短了电缆的使用寿命。[0004]而且当有大规格桥架临墙敷设时,靠墙的一侧因空间小不能容纳操作人员,操作人员无法施工,从而导致这一侧的顶盖无法固定。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电缆桥架,不仅解决了顶盖一侧无法固定的问题,同时提升了电缆桥架的散热效果,从而提高了电缆桥架内部电缆的使用寿命。[000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电缆桥架,包括壳体、活动顶盖、固定板、凸台、螺杆、若干散热孔、导风结构,所述壳体上端设有一开口,所述壳体开口的右侧向外水平延伸形成有一抵挡板,所述活动顶盖的左端与壳体开口的左侧铰接,用于封堵和开启壳体开口,所述固定板的顶端与活动顶盖的右端铰接,所述固定板近活动顶盖的一段设置有用于与抵挡板贴靠的弹性拱起,所述固定板另一段设置有一通孔,所述凸台成型于所述壳体的右侧,所述凸台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杆一端穿过所述固定板上的通孔与凸台螺纹相连,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还螺纹连接有一用于将固定板压紧在凸台上的螺母,若干散热孔开设于所述活动顶盖上,各导风结构与散热孔一一对应,所述导风结构设于活动顶盖上并位于对应的散热孔的上方。[0007]优选地,所述壳体内水平置有一横板,所述横板上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电缆槽。
[0008]优选地,所述壳体内底部设置有可填充降温材料的承接台,所述承接台上开设有若干导热孔。[0009]优选地,所述螺母为六角螺母。[0010]优选地,所述导风结构包括一导风板,所述导风板的一侧与活动顶盖通过转轴转动相连,所述导风板与散热孔之间连接有一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一端与所述导风板内侧相固连,另一端与所述散热孔内壁相固连,所述导风板与活动顶盖之间设有对应卡接的卡槽和凸筋。
[0011]优选地,当所述导风结构的压缩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时,所述导风板与活动顶盖之间的角度为45°。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0013]1、当有大规格电缆桥架临墙敷设时,首先将电缆桥架左侧靠墙实施,再盖上活动
3
CN 209329612 U
说 明 书
2/3页
顶盖,固定板对应的弹性拱起朝上的弧面与抵挡板的底面贴靠,同时螺杆端部穿过通孔与凸台螺纹相连,螺杆自由端拧入螺母以将固定板压紧在凸台上;[0014]2、通过上述固定结构从而可以有效的解决了活动顶盖一侧无法固定的技术问题;[0015]3、同时通过在活动顶盖上设置散热孔与导风结构,从而提升了电缆桥架内部电缆的散热效果,并且防雨、防尘效果好,极大地提高了电缆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风结构的示意图;[0018]图3为图1在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0019]图中:10、壳体;11、抵挡板;20、活动顶盖;21、散热孔;30、固定板;31、弹性拱起;40、凸台;50、螺杆;60、导风结构;61、导风板;62、压缩弹簧;70、螺母;80、横板;81、电缆槽;90、承接台;91、导热孔。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021]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0022]参照图1、图2、图3,一种便于安装的电缆桥架,包括壳体10、活动顶盖20、固定板30、凸台40、螺杆50、若干散热孔21、若干导风结构60,所述壳体10上端设有一开口,所述壳体10开口的右侧向外水平延伸形成有一抵挡板11,所述活动顶盖20的左端与壳体10开口的左侧铰接,用于封堵和开启壳体10开口,所述固定板30的顶端与活动顶盖20的右端铰接,所述固定板30近活动顶盖20的一段设置有用于与抵挡板11贴靠的弹性拱起31,所述固定板30另一段设置有一通孔(图中未示出),所述凸台40成型于所述壳体10的右侧,所述凸台40设有内螺纹,所述螺杆50一端穿过所述固定板30上的通孔并与凸台40螺纹相连,所述螺杆50的另一端还螺纹连接有一用于将固定板30压紧在凸台40上的螺母70,若干散热孔21开设于所述活动顶盖20上,各导风结构60与散热孔21一一对应,所述导风结构60设于活动顶盖20上并位于对应散热孔21的上方。[0023]在这里,由于弹性拱起31具有一定的弹性,从而可保证弹性拱起31与抵挡板11两者之间的贴靠强度,进一步保证了活动顶盖20盖合的固定可靠。[0024]参照图1,在壳体10内水平置有一横板80,在横板80上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多个电缆槽81,通过电缆槽81可以使得电缆的整个放置过程井然有序,相互之间不会发生打结缠绕的现象。
4
CN 209329612 U[0025]
说 明 书
3/3页
参照图1,在壳体10内底部设置有可填充降温材料的承接台90,在承接台90上开设
有若干导热孔91,导热孔91的内边缘处可填充降温材料,能够进一步提升电缆桥架的散热效果。
[0026]优选地,所述螺母70为六角螺母,当然本技术方案并不限定螺母70为六角螺母,也可以为碟形螺母,只要以基本相同的技术手段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都在本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7]参照图1、图2、图3,所述导风结构60包括一导风板61,所述导风板61的一侧与活动顶盖20通过转轴可转动相连,所述导风板61与活动顶盖20之间连接有一压缩弹簧62,所述压缩弹簧62一端与所述导风板61内侧相固连,另一端与所述散热孔21内壁相固连,所述导风板61与活动顶盖20之间设有对应卡接的卡槽(图中未示出)和凸筋(图中未示出),当出现雨天时,通过卡槽与凸筋的相互配合从而可以将导风板61盖合在活动顶盖20上,防止雨水进入壳体10内,在导风板61盖和的过程中,导风板61对压缩弹簧62进行压缩,反之,可以掀开导风板61使得卡槽与凸筋之间相互脱离,此时压缩弹簧62恢复形变,并对导风板61产生一支撑力,所述导风板61打开的角度为45度,这样可以更好的将风通过导风板61从散热孔21导向壳体10内部。
[0028]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形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的变换或相应的改动,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5
CN 209329612 U
说 明 书 附 图
1/3页
图1
6
CN 209329612 U
说 明 书 附 图
2/3页
图2
7
CN 209329612 U
说 明 书 附 图
3/3页
图3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